第9章 中医疗法
- 医入盛唐:苏瑶奇遇记
- 作家Bk26v2
- 3045字
- 2024-09-15 07:31:48
(三)龙骨灸
(接上文)经过持续的龙骨灸治疗,患者畏寒怕冷的症状明显改善,腰膝酸软减轻,精神状态也变得更加饱满积极。
在治疗过程中,医师发现患者虽身体状况好转,但仍有些许自卑情绪,认为自己体质不如他人。医师深知这种消极的自我认知不利于患者的进一步康复和身心健康的全面恢复。于是,医师再次与患者深入交谈,告知患者身体的虚寒状况是可以通过持续的调养完全改善的,而且他现在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要对自己的恢复能力有信心。
医师建议患者参与一些轻度的体力活动,例如在天气较好时外出散步,或者参与一些简单的园艺活动,如在自家院子里种花种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能让患者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从而提升自信心。同时,医师还鼓励患者多与朋友相聚,分享自己在治疗过程中的体验和身体的积极变化。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医师向患者解释,积极的自我认知能够影响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进而影响身体各个器官的协调运作。当一个人相信自己能够恢复健康时,身体会更有效地调动自身的防御和修复机制。患者听后深受触动,开始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不仅身体状况越来越好,而且整个人变得更加开朗自信,重新融入到正常的生活和社交圈子中。
(四)葫芦灸
葫芦灸是借助葫芦的特殊形状进行的一种灸疗方法。葫芦内部可放置艾绒等药物燃烧,产生的温热之气通过葫芦的特殊结构作用于人体。
有一位患者患有脾胃虚寒证,表现为胃脘部冷痛、喜温喜按、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医师采用葫芦灸对其进行治疗。
将葫芦灸具放置在患者的中脘穴和足三里穴附近。中脘穴为胃之募穴,是调理脾胃的关键穴位,就像脾胃的一扇大门,主宰着脾胃的气血运行。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等功效,是人体养生保健的重要穴位。
当葫芦灸开始时,患者看到葫芦里冒出的缕缕轻烟,随后感觉到温热的气流从葫芦口缓缓流出,包围着中脘穴和足三里穴。中脘穴处的温热感像是给胃脘部披上了一层温暖的毯子,原本的冷痛逐渐缓解。足三里穴处的温热感则像是给脾胃注入了一股活力,让患者的肠胃开始蠕动起来。随着葫芦灸的持续,患者胃脘部冷痛减轻,食欲逐渐增加,开始对食物产生兴趣。腹胀便溏的情况也有所好转,大便逐渐变得成形。在治疗期间,患者的身体状况逐渐改善,面色也变得红润起来,整个人的精神状态焕然一新。
然而,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因为之前长时间受脾胃不适的困扰,对食物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即便现在身体在好转,仍然不敢正常饮食。医师察觉到这一情况后,耐心地开导患者。医师告诉患者,现在脾胃功能正在逐步恢复,适当的饮食是身体恢复能量的重要来源,如果一直过度担忧,反而会影响脾胃功能的彻底恢复。
医师建议患者从少量、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开始尝试,如米粥、山药糊等,并逐渐增加食物的种类和量。同时,为了让患者更好地克服心理障碍,医师还指导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饮食心理暗示。例如,在进食前,先深呼吸几次,然后告诉自己“我的脾胃已经好多了,这些食物会被很好地消化吸收,会让我变得更健康”。
医师也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向患者解释,长期的饮食心理恐惧会影响大脑对消化系统的调节,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而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调节大脑的神经信号,促进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在医师的鼓励和指导下,患者逐渐克服了对食物的恐惧心理,开始正常饮食,身体恢复的速度也进一步加快。
(五)火灸
火灸包含多种形式,其中直接灸法虽然疼痛较明显,但在某些病症的治疗上效果显著。
比如,有一位患有顽固性皮肤病的患者,皮肤瘙痒难忍,皮疹反复发作,多方治疗效果不佳。医师决定采用麦粒灸(直接火灸的一种)。
麦粒灸是将艾绒搓成麦粒大小的艾炷,直接放在穴位皮肤上点燃施灸。医师选取了曲池穴和血海穴。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有清热祛风、调和营卫的作用。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肺气的宣发肃降与皮肤的健康密切相关,所以刺激曲池穴可调节皮肤的气血运行。血海穴为足太阴脾经穴位,有养血润燥、祛风止痒的功效,血液的滋养对于皮肤的正常状态至关重要。
当进行麦粒灸时,艾炷点燃后,患者感到穴位处一阵刺痛,但这种刺痛很快被一种温热感所取代。随着艾炷的燃烧,患者感觉皮肤下仿佛有一股力量在推动气血的运行。曲池穴处的温热感似乎在调节着皮肤的新陈代谢,让皮肤的瘙痒感有所减轻。血海穴处的温热感则像是给干燥的皮肤注入了滋润的源泉,让皮肤变得不再那么干燥粗糙。经过几个疗程的麦粒灸治疗,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明显减轻,皮疹发作次数减少,皮肤的色泽也逐渐恢复正常。
但在治疗期间,由于皮肤病的反复和之前治疗的挫败感,患者对这次治疗也持有一定的怀疑态度,这种消极情绪影响着他对治疗的配合度。医师察觉到这一情况后,与患者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医师向患者详细解释了麦粒灸的原理,以及他目前症状减轻的积极意义,让患者明白治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保持耐心和信心。
医师还建议患者记录自己每天的皮肤状况,包括瘙痒程度、皮疹情况等,通过对比这些记录来直观地看到治疗的效果,从而增强对治疗的信心。同时,医师鼓励患者加入一些皮肤病患者的互助小组,与其他有类似经历的患者交流心得。在小组中,患者听到了很多成功治愈的案例,这极大地鼓舞了他的信心。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增强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修复能力。患者心态转变后,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皮肤病的症状得到了更显著的改善。
(六)石灸
石灸是利用加热后的石头来进行灸疗的方法。石头具有良好的蓄热性能,能够长时间保持温热。
有一位患者患有肾阳虚衰证,表现为腰膝冷痛、夜尿频多、畏寒肢冷等症状。医师采用石灸疗法。选用经过特殊处理的温热石块,放置在患者的肾俞穴和命门穴部位。
肾俞穴为肾之背俞穴,是肾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就像肾脏在背部的一扇窗户,与肾脏的功能息息相关。命门穴为人体生命之门,与肾关系密切,被视为人体阳气的根本所在。温热的石块作用于这两个穴位,如同给肾脏注入一股温热的能量。
当石块放置在穴位上时,患者立刻感受到一股深沉而持久的温热。这种温热不像其他灸法那样迅速上升,而是缓缓地渗透进穴位深处,就像温水慢慢滋润干涸的土地。肾俞穴处的温热感让患者感觉腰部的冷痛逐渐减轻,仿佛肾脏得到了滋养。命门穴处的温热则像是给身体的阳气点燃了一把火,让患者的畏寒肢冷症状得到改善。随着石灸治疗的进行,患者腰膝冷痛减轻,夜尿频多的症状得到改善,夜晚起夜的次数逐渐减少,睡眠质量也相应提高。同时,患者的畏寒肢冷情况也有所缓解,手脚开始变得温暖起来。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因为长期肾阳虚衰,身体的不适让他变得有些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医师认为这种心理状态不利于患者的全面康复,于是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医师告诉患者,积极的社交生活能够调节人的情绪,改善心理状态,而良好的心理状态又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医师建议患者从一些简单的社交活动开始,比如与邻居打个招呼,参加家族的小型聚会等。随着身体状况的好转,再逐渐扩大社交范围。同时,医师还提醒患者的家人多创造一些让患者与亲朋好友相处的机会,给予他更多的关心和鼓励。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解释,社交活动能够刺激大脑分泌一些有益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等,这些物质能够改善人的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从而对身体的康复产生积极的影响。患者逐渐听从了医师的建议,开始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他发现自己的心情变得更加舒畅,身体的恢复速度也加快了,最终彻底摆脱了肾阳虚衰带来的困扰,恢复了健康活力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