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大学阶段既是学习掌握知识的黄金时段,也是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大学生要抓住这一人生关键时期,既学知识,又学做人。

(一)塑造健全人格的动力——明确目标

为理想而奋斗、不断进取,会令生活充满意义和价值感。人有所追求,思想情感有所依附,心胸就变得豁达,并能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坎坷和曲折。大学生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客观评价,确定适合自己的、恰当的追求目标,而且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经常对自己取得的进步给予肯定,巩固和增强自己的信心,使自己的心理机能处于良好的竞技状态。

(二)塑造健全人格的土壤——融于集体

好的集体是塑造完善人格的土壤。大学生应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为人处世中不以自我为中心,欣赏、赞美他人的长处,学会倾听不同的意见,培养自己求同存异、宽容博大的胸襟,并把坚定不移的原则性和因势利导的灵活性结合起来。一个人如能做到这样,必然能形成和谐的人际氛围,并产生完善的人格动力源。

(三)塑造健全人格的基础——丰富知识

广博的知识是提高自身修养、完善自我的基础,也是现代人格的基础。较高的文化素质是形成现代化人格的理想条件。可以说,勤奋学习、增长才学的过程亦是人格化的过程。荣格有句名言:“文化的最后成果是人格。”现实生活中,许多大学生的人格缺陷是源于知识的贫乏。无知容易使人粗俗、自卑,而丰富的知识则使人明智、自信、坚强、谦和、大度等。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因此培根得出了“性格决定人生”“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论断。

(四)塑造健全人格的手段——勇于实践

学习活动可以培养人格,但社会实践对大学生人格塑造更具有直观的影响。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社会生活的锻炼,才能把握自己的角色,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因此,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人格塑造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通常有义务劳动、勤工助学、社团活动、公益事业、科研活动等形式。积极参加义务劳动,能够培养大学生关心社会、责任感、耐心细致、勤奋、敬业奉献等优良品质。勤工助学是目前大学生中最普遍的社会实践行为,这反映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对大学生自立自强、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起着积极的支持作用。实践证明,在大学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学生多具有头脑灵活、思路开阔、独立性强、富于创造性、善于交往、自信、果断、讲效率等良好的人格特征。

(五)塑造健全人格的途径——从小事做起

人格优化要从每一件眼前的事情做起。一个人的言行往往是其人格的外化,反过来,一个人日常言行的积淀成为习惯就是人格。小事不仅有塑造人格的丰富意义,而且无数良好的小事可“聚沙成塔”,最终形成优良的人格,诸如一个人的坚韧、细致,乃至开朗、热情、乐观,都是长期锻炼的结果。

(六)塑造健全人格的关键——持之以恒

人格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它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自我修养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尤其是在当今这个多元价值观念并存的社会里,大学生要想形成完善的人格,就要踏踏实实,立场坚定,不丧失信心,持之以恒地反躬自省,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人格的完善。

总之,人格的完善过程就是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过程,是心理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是一项自我改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工程。这就需要大学生从健康人格塑造的目标着眼,从小事做起,在实践中不断地自省、完善,才能达到日臻完善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