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开海贸?

“既然不能增加赋税,那为何不开源节流,通过其他途径为朝廷增收?眼下北方强敌已灭,至少二三十年,不会再有兴兵南下之举。

胡贼五十年内再难以染指中原,此时正是修养民生,恢复民力,富国强民的大好时机啊。”

朱雄英直到这时才明白,自己虽然空有超越当前六百多年的眼界,可若是手中没有权力就什么都做不了,什么都无法改变。

自古有句老话叫人微言轻,就是如此。

如果登临帝位是为了让他更好的活下去,那么接下来处理一系列问题,则是为自己生活的更好。

不争则死!

大势就是如此。

朱元璋闻言叹息一声:“开源节流谈何容易,不易,不易啊!”

朱雄英犹豫片刻,劝道:“故宋年间只有江南之地,朝廷却能年入一万万余,我大明富有四海,一无两宋岁币,二无藩镇割据,三无兄弟敌国,蒙元已灭,我们不应该比偏安一隅的赵宋王朝穷啊。”

“大孙,你是说海贸?”

朱元璋转过身子,意味深长地盯着朱雄英。

“皇爷爷都知道?”

朱雄英心中一沉,那就更不应该了啊。

时下朝廷如此艰难,老朱既然知道海贸挣钱,没有理由继续禁海才对,要知道朝廷现在最缺的,可就是白花花的银子。

而且朱棣在靖难之役后,迅速整顿军备对蒙古发动数次远征,其后包括郑和七下西洋,这些钱都是哪里来的,肯定是通过海贸啊。

至于下西洋之所以被叫停?

则是因为朱棣向来是自己吃干抹净,不给文官集团留一点油水,因此激化了上下的矛盾。

“海贸赚钱,皇爷爷当然知道,但此事爷爷怕是这辈子都见不到了啊。”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内心无比感慨。

他老了,已经没有那么强的进取心了,也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了,他只想安安稳稳的,教诲培养好朱雄英,让自己的孙子能稳稳当当的坐在皇位上。

让朱家后人,能在未来几百年一直都坐在那个位置上。

“怎么会?皇爷爷还壮硕,只要您愿意,大明的商船完全可以在南海进行贸易!”

“哈哈,爷爷老咯!”

朱雄英能说出这番话,让朱元璋感到十分欣慰。

“爷爷撑不住了,而且大明的水师战船,还远远不足以支撑扫清倭寇,至少还要等十年,爷爷才能给你打好基础。

到时候,大明水师战船万余,水军将士十数万,南海之地的财富,我大孙尽可予取予夺。”

朱元璋的嘴角微微上扬,似乎他也在谋划件大事。

“皇爷爷的意思是,您,您一直在建造大船,训练水师?”

朱雄英猛地被这番话惊醒。

这就对了!

如果不是提前准备,就凭朱棣上位那几年功夫,如何能组建出那么庞大的远航舰队?

要知道,朱棣不单单是干了组建远航舰队这一件事,他还在燕云大都修建了都城,完成了大明的迁都之举。

哪一样都劳民伤财,偏偏他都做到了。

这些钱都是从哪来的?

直到这个时候,那些原本的未知,一下子全部清晰了。

是朱元璋!

是这位开国皇帝留下的家底足够浑厚。

整个靖难之役中,大明的水师根本没有出现,战船也丝毫没有损耗,这才有了后来的朱棣,在短时间内组建出数量庞大的舰队,远航西洋的机会。

这些疑惑,现在全都清晰了!

朱雄英深吸一口气,试探着问:“孙儿敢问皇爷爷,如今我大明水师有战船多少?”

“八千左右,都在长江拱卫京师,不过能航海的大船也就一千。雄英你且放心,再有十年......”

像是说至激动处,朱元璋颤巍巍伸出手拍了拍朱雄英肩膀,语调陡然拔高:“再有十年,能航海的大船咱给你留下三千艘,届时将足够咱的大孙把国朝旗帜插遍天下......将大明的威严传至四方,咱要为你打下万世之基业!”

乾清宫内。

朱元璋声如洪钟,老迈的身子顶天立地。

许久,他才转过身面朝夜色,示意朱雄英回去继续批奏疏,但话头既然已经开了,他又怎肯放弃,仍旧尝试着劝说。

“皇爷爷,不如就先用一千艘海船出海贸易一次,用大明的东西去换外邦的粮米金银。自从元廷混乱以来,我朝初年禁海政策颁发后,海外邦国怕是已经几十年都没见过天朝上国的精美物件了。”

“一定能赚个好价钱。”

朱雄英咬了咬牙,提出自己的想法。

“你真这么想的?”

“千真万确!”

“那你要记住,如果没有万全的把握,赌徒心理不能有!海上风浪巨大,损失财货倒是可以忍受,若这千余艘大船,数万名将士葬身海底鱼腹,你可有想过,将要多少年才能重新组建船队出海?

治大国如烹小鲜,需戒骄戒躁,遇到事情切不可心急,冲动会让你错误判断,会影响你的决断,乃至影响大明的国运,影响你的小命!”

朱元璋扶着门框,看向门外的深沉夜色,继续缓缓开口:

“你父王旧部,可尽用但不可尽信,既要用他们也要防他们,等你登基之后,常家要作为第一个防范的对象!自古以来的外戚强臣,在我大明不可有,也绝不能有!”

他给朱雄英定下了第一个小目标,小心机。

防范常家!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一旦朱雄英登基,常升就是皇帝的亲娘舅,加之淮西朋党的势力,确实算得上位高权重。

“皇爷爷是怕常家造反?”朱雄英吞了吞口水道。

“造反?他们没那么大的能力!但宦官干政,后宫干政,外戚干政,都是不允许的,你谨记在心便可,一张一弛,张弛有度,自己把控好尺度就好。”

朱元璋话音刚落,候在外边的老太监便匆匆行至门口,躬身拜道:“陛下,宁妃娘娘求见!”

“宁妃?让她进来吧!”

朱元璋神色平静,向前走了两步,端坐在上位。

洪武一朝的后宫分为三个阶段,马皇后执掌后宫时期、李淑妃执掌后宫时期,还有便是这位郭宁妃执掌后宫时期。

朱元璋对郭家的信任,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就连皇城禁卫,也都交由郭宁妃的兄弟,武定侯郭英执掌。

片刻,郭宁妃进了大殿。

她先是向朱元璋问安,继而转过身朝朱雄英行礼。

礼制如此,纵使郭宁妃在后宫执掌凤印,统领六宫,但终究不是皇后,在地位上也就低了储君一等。

“向宁妃娘娘问安。”

朱雄英同样躬身还了一礼,之前是君臣之礼,而今是家中长幼之礼。郭宁妃见礼之后,便回眸望向朱元璋,出声询问:

“不知陛下,唤臣妾前来所为何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