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成为帝王,不二选择
- 大秦:从炼丹开始打造最强仙秦
- 扰娆
- 2070字
- 2024-09-13 08:00:16
也是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这几年明明对大秦来说有着很大功劳,却并没有第一时间坐上丞相的位置。
反而是冯去疾去世之后,他才升上来、现在他终于是想明白,是因为自己处处与皇帝的意见相左。
这一次他看到了儒家这些人,与当初的自己简直一模一样。
所以他立即是将这些人给召集过来。不想他们像倔牛一样不听话。
儒家这些人来到了李斯府上之后,王绾接待了他们。
一番饮酒之后,儒家一位大儒站出来说道:“丞相,您如今已经是贵为大秦的丞相,为何没像法家那般宣扬咱们儒家的思想,你可是从儒家走出来的。”
王绾将筷子放下:“曾经的我和你们一样,为了争夺话语权,为了让儒家成为大秦的主导思想,与李斯互相的争夺。”
“当时我们就郡县制和分封制是吵得不可开交,但最后皇帝陛下还是采取了郡县制。”
儒家的人听了之后立即是接过话:“难道分封制不好吗?郡县制只能培养出一群阿谀奉承之辈,分封制才能够最大保留上古的礼仪。”
“将皇帝的皇子分封到各地,让他们镇守一方,一旦有事,立即可以勤王,这是对朝廷的保障,难道陛下看不到这其中的好处吗?”
儒生听那个人说完之后,立即是接过话。
“对啊,这可是利国利民之好事,皇帝的子侄们,分到了土地,必将感怀陛下的隆恩。一旦中枢有难,他们必定率兵前来相助。”
“如今实行郡县制,各级官员都是从异姓之人选拔上来,他们身怀异心,又不懂礼仪教化,在下面为非作歹,又没人向皇帝陛下通报真实的情况,百姓们生活的如此困苦,皇帝陛下却又不知道,这便是郡县制最大的危害。”
“而我们所提出来的分封制,不仅遵循上古的礼仪,也是为天下着想,为何陛下就不采纳,为何陛下就分辨不清楚好与坏?”
王绾赶紧的制止:“最好不要在这里乱放厥词。”。
“尔等可知陛下所设立的黑冰台机构有多厉害,他们甚“五一零”至已经渗入到了京城各府衙之中,一旦有异动,能够立即将所有的情报汇报到陛下那里。”
下面一些儒生不耐烦道:“王丞相咱们现在都是同一根绳上的蚂蚱,您就不要跟我们打哑谜了,一次性说完。”
王绾却是摇头:“我现在跟你们不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我承认儒家有很多好的作为,但近几年我终于是参透了,为何陛下会对儒家如此的不招待。”
因为儒家过分强调了所谓的礼仪。
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些个纲常。皇帝陛下的胸怀,可不是这些人能够揣度的。甚至包括他王绾自己。
眼下皇帝陛下要的是整个天下的发展。而不仅仅只是统治阶层。
“就拿如今打压贵族来说,要不了多久,天下便会变成百姓的天下,百姓会极端的拥护陛下,吾等的思想将没有作为。”
儒家的人听了之后七个不服八个不忿。有好几个人啪的把酒杯往案桌上一放。
“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朝堂之上的百官以及天下的百姓,如此的没有礼仪?如此的没有秩序吗?”
“我等的职责是要教化天下的百姓,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开始改变,要知道礼节,要知道君臣有别,要知道低贱百姓与贵族之间是跨不过去的鸿沟。”
“要让百姓们知道贵族就是从出生开始就是贵族,而他们这些百姓从出生开始就是得为贵族服务。”
又有一个人接过话来。
“对的,如此这般,才能够让整个天下有序运行,百姓做百姓的事,贵族做贵族的事,百姓就种田,贵族就治国,各有分工,绝了百姓想要造反的心思。”
王绾听到这帮人的话后,心里面只有一个词腐儒。
知道陛下为何对儒家的思想都不屑一顾吗?
知道陛下为何要搞报纸,要让百家将所有思想都刊登到报纸上去,然后分发到天下。
让百姓来选择一种作为正统思想。你们以为只是为了选出诸子百家来吗?儒家有人站出来反对。
这就是陛下没有眼光,就是为了打压其他的家。“太天真!”王绾给了一个回复。他缓缓解释。
皇帝陛下的目的绝对不仅仅只是为了宣扬诸子百家的思想。
而是推行全民教育。
报纸的出现,国师的想法必定是普及知识。是要让天下百姓有学识有涵养。懂得思考,而不仅仅是被思想控制。
如果连这一点都没有想清楚的话,想要在这这场战争之中赢,完全没有可能。
最好是搞明白皇帝陛下想要的是什么。
“你们千万不可以小看了陛下的决心,也千万不可以小瞧了国师的能耐。”
下面那些儒家们都是左耳进右耳出。
对于王绾的劝告有些不上心。他们甚至轻蔑的在想着。
皇帝陛下放着那么多的大事情不去做。反而是一直琢磨着土豆红薯。曲辕犁。
这哪里是个皇帝啊。
这就是一个过家家的人啊!
但是儒家当今的掌门人孔家有人却是听了进去。孔府之人可以说是最懂得圆滑之道的。
自古以来,有封建王朝存在的朝代,孔家之人都能够及快速的成为帝王的不二选择。
他们是有着非常圆融的处事方法。
特别是当今的这一位儒家的掌门人更是如此....听完了王丞相的话之后,他心里面是琢磨。如今的皇帝陛下绝对不是之前鲁国的国君。
现在的皇帝陛下明显是想要恢复百家争鸣时候那种盛况。
而如果儒家在这种盛况之下,不进行迎合。
儒家一定会被其他家给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所以他站了起来。
手中还端着一杯酒,冲王绾敬了一杯。
“王丞相所说的非常好!”
儒生一听掌们人如此说话,当即是脸上不好看。他们纷纷的看着儒家的掌门人。这可是孔老夫子的后代啊。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来?难道是想要改变孔老夫子的思想不成?
孔府的这个人,却是说道:“王丞相说的对,我们要识时务。”
哼!儒生们哼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