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麸糠

修业里。

高欢府邸。

后宅。

别苑。

琉璃屏风、妆台梳镜,桌上两枝红烛,把一层淡淡的晕黄洒了满室,如梦似幻。

高英洗漱完毕,坐在妆台前梳理着一头乌黑的秀发,镜中粉靥如花,身上一袭月白色的罗裙,一条细细的带子系着,纤腰下是丰隆浑圆的臀儿,坐在锦墩上绷得紧紧的,凹凸有致的美妙曲线毕露无遗。

房间里内外各有一个火盆,火炕也已烧起,温暖如春,所以并不寒冷。

“太后尚未安寝耶?”

高欢推门而入,毕恭毕敬,拱手行礼。

高英翻了个好看的白眼,无奈叹息,配合着高欢玩这种好似无聊,但着实刺激的小游戏。

她仪态端庄的挺直腰杆。

声音也变得威严起来。

神情冷漠,恰到好处激起男人的征服欲望。

“高爱卿夤夜到此,所为何事?”

“回太后的话,臣后日就要启程前往北方赈灾,今夜特来太后处辞行。”

……

(此处省略一万字,我知道你们不喜欢看,所以就不写了。)

清晨。

天边泛起了鱼肚白。

鸡鸣阵阵。

后半夜才寂静下来的房间内再度响起了喧嚣的风儿。

良久。

风声渐止。

高欢穿戴整齐走出高英卧房,不忘转身行礼:“微臣告退。”

房间内。

高英连动手指的力气都没有了,眼神迷离,口中呢喃:“真北地虎狼也……”

……………………

十月初四。

高欢前往北方赈灾。

随行之人中,还有莫名其妙赖着一同前往的长孙稚。

虽然此次是赈灾,但为了防范灾民抱团洗劫州郡发生叛乱,他从洛阳城外驻军中挑选了八千骑兵作为随扈。

其中还有最为精锐的一千具装骑兵。

必要时,这一千人精锐骑兵能击溃十万农民军!

大军浩浩荡荡出发。

旌旗飘飘。

杀气腾腾。

知道的是赈灾,不知道还以为是灭国……

东阳门上。

胡太后穿着一身便装,身边是同样穿着便装但东张西望满脸好奇的元诩。

“看出来了吗?”

“什么?”

元诩猛然回头,脸上满是茫然。

胡太后叹了口气,半蹲下来问道:“太原郡公是忠于国家,还是忠于你这个皇帝?”

元诩摇头。

毕竟他刚才只顾看好玩的了,根本没关心高欢大军开拔的事情。

胡太后抬头望天,轻声呢喃:“大军随扈,他这是不放心你我啊……高公,看来是铁了心要做霍光了。”

……………………

冀州(河北省衡水,山东省德州、东营等地)。

刺史府中,前任黜置大使元琛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走来走去。

他已经得到了高欢要来取代他,赈济百姓的消息。

重要的是。

高欢不仅仅是本人前来,还带来了数千大军!

这让他越发惶恐。

毕竟前后两个消息有时间差,前一个消息传来的时候是两天前,而后一个消息则是今日清晨!

利令智昏。

他担心高欢取代他后查账,于是派兵截杀高欢去了!

如果成了还好。

但问题是,不可能成功!

毕竟高欢随扈的军队是洛阳城的禁军,虽然那些人的战斗力大不如前,但吊打他手下的州郡兵还是轻轻松松!

让他唯一感到庆幸的是,并非是他直接发号施令,而是让人秘密下达命令。

因此,只需要提前处死相关之人,就能阻断高欢彻查到他头上!

三日后。

当高欢抵达冀州时,旌旗飘飘,身后甲士枪尖上挑着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

这种肃杀之气,让那些混在灾民中的野心家瑟瑟发抖。

毕竟来人是高欢!

老熟人了。

上次高欢平定法庆之乱,顺手在隔壁的南皮县外筑造了十座京观,那里距离此地相隔不远,纵然这时候人口流动性几乎没有,但消息传播的速度却无比快!

一时间,所有人都知道‘高砍头’来了!

元琛就等在刺史府外。

高欢下马,气势汹汹向府内走去。

旋即升堂。

州刺史、郡太守、县令等大小官员站了满满一屋子。

高欢旁边,被简拔为录事参军的高盛开始安排赈灾事宜。

其实赈灾很简单。

统计人口,发放口粮。

当然了,要做到这点首先需要有还能运转的基层组织。

北魏实施三党制已经很多年了。

虽然北方六镇依旧是军镇,但河北各州郡早就推广开了三党制,党长、邻长、里长一应俱全,可以说只要高欢需要,他甚至能直接管理某一户人家!

片刻之后。

高盛念完了简单的章程。

同为录事参军的高乾开始带兵抓人。

毕竟高欢遇袭,这件事必然要杀一个人头滚滚。

所有人都瑟瑟发抖。

但他们并不慌张。

其实大家都知道,下令的人是元琛,干事的士兵是元琛的定州郡兵,和他们冀州、瀛洲、幽州、沧州的官吏没有太大关系。

伴随着阵阵惨叫。

高欢轻笑:“本官此次前来赈灾,只做三件事。治贪,治贪,还是治贪!”

元琛面色煞白。

那些官员也差不多是如出一辙的如丧考妣。

高欢继续说道:“三日内,有良心发现退赃者既往不咎,三日过后依旧冥顽不灵者,休怪本官不讲情面!”

众人面面相觑。

高欢看向元琛问道:“本官最想知道的事,就是五日前从河南运来的十万石麦子去了何方?”

元琛低头不语。

高欢冷笑:“来人,给河间王提个醒!”

元琛扭头望去,整个人瞬间都不好了。

他本以为‘提个醒’是找证人,但没想到高欢直接让人拿进来了两根木棍。

碗口粗!

很明显高欢所谓的‘提醒’是要揍他!

这么粗的棍子,会死人的吧?

“高公且慢动手!”

元琛连忙辩解道:“四州灾民众多,可朝廷调拨来的粮食有限,不得已,本王只能将麦子换成麸糠赈济灾民……”

“高公久在庙堂有所不知,一斤麦子能换三斤麸糠!”

高盛冷笑道:“河间王此言何其大谬!麸糠岂是人吃之物?”

元琛大声反驳道:“灾民还是人吗?”

说完,他满脸悲愤的开始表演:“大灾之年,行将饿死的人已经不是人了!那就是畜生,只要能活着,树枝、草根尚且能吃,民间百姓甚至易子而食!”

“麸糠?”

“这可是好东西,是吃了就能活命的食物!”

“昔日晋朝惠帝曾言‘何不食肉糜’,今吾观之,此人比之有过之而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