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纂要经验录》及廖太医生平小考
某日,好友葛根(新侣山堂中医爱好之闲散人,姓葛,名东仁,素喜古玩、古籍)发来微信:“刘老师,我淘到一本手抄古卷,你一定要看一下,肯定适合你的口味!”然后发过来几张照片,果不其然,仅看二三病案,便已深深地被吸引,激动之情难以言说——知己啊!当时就要求复印一本给我,非读完不可。读过之后,就觉得非得整理,并且校注出版此手稿,以告太医,不愧朋友相托。
关于此手稿作者,几经周转,至今仍非十分明了,只有所谓柳暗,却无花明时。当时拿到手稿时,名称为“纂要经验录”,无作者姓名,亦无年代指示。泛读几遍,可以推测作者为晚清时人,根据其中所用的许多方言习惯,大概属江南人士,可能属于地方名医之类。仔细读过多次之后,才于文中某处,作者的病案中,第三者的对话中找到其姓氏——廖。几年之后,网上便找到了廖诚菴的正式出版古籍:《廖太医经验辩症录》,明善堂存板,甲寅年。如此才知晓诚菴先生曾供太医一职,按晚清属甲寅年的有1854年和1914年。及至今年,即2023年,校稿三次,初步注解完毕。才想到去大学图书馆查阅,按此线索,看是否能找到更有价值的信息。颇为意外的是,居然豁然开朗,在《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和《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中医文献(下)》查到相关信息:《廖太医经验辩症录》2卷,有清刻本(成书于清宣统二年,即1910年)和1914年刻本明善堂存板两种版本。目前在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内藏有清刻本,网上有拍卖的明善堂存板。另外,种种迹象表明,可能此书出版时,廖太医已经过世,是后人帮助整理出版的。当然这只是个人猜测。
如此,对作者的信息可以集中如下:当为清光绪或宣统时代太医,江南人士。其经验录有2个刻本,书有2卷。据网上公布的零星图片可以看出,正式刊出时,其书分有上、下2卷,并附有另外一个内容:天人转度。
本次整理的手稿,根据内容大致推断,可能为正式刊出前作者的手稿,编排没有规整的秩序,而且作者自己就写了两个序言——“诚菴纂要经验录序”“经验录自叙”,最后一篇却又命名为“诚菴经验辨证录”,参照网上部分公开的《廖太医经验辩症录》信息,此手稿中的内容与《廖太医经验辩症录》中的内容大多一样,但是相同的病案出现在不同段落中,显然《廖太医经验辩症录》是经过认真编排的,而此手稿的编排则显得比较随意。如此大概可以认为,此手稿为正式出版前的作者手写稿。
中医素有难学之称。其实说易不易,说难不难。说易者,既通阴阳之学,复知三阴三阳之变,便是易。说难者,阴阳之变,难得其全者。廖氏之经验及其用药,中规中矩,然其特色所在,仅一处耳:阳虚之浮!治则在于其镇浮阳之法。因此理、法,本人于临证亦有所参悟,因此读之便畅然无比。概此手稿内容,既如廖氏所言有三:“阴阳变动之理、病症效验之方、平生救人之案。”本人才疏学浅,慵懒无比,前后七八年时间,断续精读细研,对每一个病案都细细品味,才堪堪得以完稿,又得朋友之助,付梓出版,了却平生难得的一桩心愿。
另外,在此次校注完稿之际,又得到一个新信息,2022年1月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王云超和师浩钧主编的《三家未刊医书合辑》一书,其中收录了《廖太医经验辩症录》,这一刻实在是五味杂陈,叹惜慵懒所致,已有有心人先走一步,出版了此书。慨叹之余,立即在网上购买了此书,三日后即至案头,稍做比对阅读,发现不仅顺序与本次整理的手稿不同,而且其中具体到一些病案的记载中,亦有许多文字上的差异,甚至有些处方都有所不同。而且“序”“自叙”亦缺如,因未做更多详细阅读,不知是不是被拆开,散落其他内容。另外,《三家未刊医书合辑》“前言”中提及的是以明善堂存板为蓝本的。但通过对比书中所附书籍封面的原图,与网上所传之明善堂存板的封面,发现二者有较大出入,不知何故。另外编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内容做了一些顺序上的调整。本人不是专业从事古籍考证研究的,因此,对此不做更深的研究和讨论,以免误导读者。
不过,从以上所了解的内容来看,我更加坚定了之前的想法:此手稿极有可能是廖太医最初未整理过的手稿。因此,这次整理,基本上是按手稿原来面目进行重刊。其实促使我下决心要出版此手稿的主要原因,实乃廖太医的主要学术思想,尤其是其对阴阳学说的认识、临床辨证及用药思路,简直如同自己亲笔书写一般。这也是我当初获得此手稿时心情激动的原因,真是难以言表,甚至惊为天意,所以才再三用心细读,对每一处理论论述、每一个病案都做了详细的注解。在注解的过程中,那种无碍的感觉,只有自己才能体会个中滋味。
无聊斋主人小中医
癸卯年夏月于无聊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