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古中医的世界观

在古中医的世界观中,精气是宇宙的本原,宇宙是一个万物相通的有机整体。人作为宇宙万物之一,亦由精气构成。

一、精气的概念

精气是什么呢?它是充塞于天地之间的、运动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化生天地万物的最基本粒子,其自身的运动,推动着宇宙万事万物的发展与变化。

在现代医学中,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而从古中医来看,细胞是由精气构成的,它更接近本原。佛家讲要破相,即所有的有形之相,其背后都是由无形的能量转化而来的,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道家则认为,道能化生万物,天地万物均由道所演化,故“大道无形,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所以佛家和道家都直接看到了世界的本原,一个是空,一个是道。

现代物理学家朱清时教授说:“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佛是经过禅定后拥有大智慧的人,而科学则是一步步探索而慢慢成长的小孩。科学家认知的物质世界是从实体到能量,而佛所认知的世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实体即能量,能量即实体。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古中医如同佛、道两家一般,站得很高,难以被超越。与现代医学相比,古中医把世界看得更透彻一些。不是中医不厉害,而是古中医太厉害。我们要有足够的文化自信、中医自信!

按理说,中医传承到现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应该要有所更新才对。但因为它是从源头入手,已经把世界看透了,所以理论上无须再更新,我们要做的就是回归到本原。要想回归到古中医的本原,只需要我们像修行人一样,如佛一般在禅定中去感受道的本体,感受内在的精气状态。成为一个好中医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一个不断破相的过程。见相非相,即见如来,见症非症,即是古中医。把这个相给破了,心中无病名,眼中无症状,直接从精气这个本质层面下手,这时,我们才能真正地进入古中医的世界。可惜现在按照古中医思维来调理病人的医者少之又少,所以编者作此书,希望各位读者可以从古中医的角度来系统地认识中医。

二、精气的特性

古中医学的精气是构成天下万物的最基本的、最小的单位,其具有以下特性。

1.物质能量双向性

精气是运动不息的极其精微的物质,其本质是物质性。因精气极其精微,肉眼不可见,故属形而上的范畴;其运动不息,故又具有恒动的能量性。现代量子力学认为,量子是最小的、不可再分割的单位,是一种最基本的粒子,这是针对物质层面而言;它又是一种波,具有波的特性,这是针对能量层面而言。量子的这种波粒二象性,与古中医精气的物质能量双向性是高度契合的。

2.本原性

精气是构成宇宙和天地万物的本原。《庄子·知北游》云:“通天下一气耳。”万物均由精气构成,只是聚散程度不一。当精气凝聚,密度越来越高,浓度越来越大时,就成为有形的状态;当它慢慢气化,不断弥散时,又会回归到无形的状态。所以道家说:“万物,聚之为有,散之为无,有无相生。”佛家则认为:“万物,聚则成形,散则为空。”所以我们要时常用这种观点去看这个世界,这世界是变化无常的,构成这个世界的基本单位就是精气,它聚则为有,是有形的,为色界;它散则为无,是无形的,为空界。它就如同天上的云彩水汽,飘动不居,无形态,当它遇冷凝聚时,就会变为雨水、冰雹、雪花,化为有形的水降到地面,而当水被蒸腾气化时,则会以蒸汽的形式悄无踪影地跑到天上去。如果我们理解了“聚则为有,散则为无;聚则为色,散则为空”这样一个精气运动特点,就能萌生出很多治病的思路。比如肿瘤,聚则为有,散则为无,它其实就是一个聚和散的问题。肿瘤是个没有被气化、聚在一体的能量块,腹部包块是这样,身体多余的脂肪也是。道家的“道”不好描述,故老子以水喻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老子认为水是直接几于道的,把古中医的精气当成水分子就好理解了。

有生命的植物,都会经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轮回。植物的外形变化显而易见,但我们更需要的是破这个相,其实就是看植物背后的精气是怎样聚散开阖的。春天、夏天,气往上生长,植物逐渐呈现枝繁叶茂的状态;秋天、冬天,气往下收藏,植物逐渐呈现叶落归根的状态,这背后都是精气使然。我们观察万象,更要体悟背后那个最核心的精气聚散之道:精气可以聚合成物质,转化成千姿百态的有形世界,也会转化为无形的气,回归它的本来面目。当它往本来面目回归的时候,需要一个振动的频率,就好比超声波碎结石,就是利用高频的震动将有形的结石粉碎。天地万物都是这样,如果你能掌握这个频率,就可以非常轻巧地解决很多问题。总之,这个物质世界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其形态不一,本原都是精气,万事万物万象之变化,都与精气相关。

3.运动性

精气运动不息,流行不止,变化无穷,时刻在聚散离合。精气的运动是物质世界存在的基本形式,是万物变化的根源。中国古代的圣人,他们在静坐禅修时,能直指本心,看到本质,所以他们能感受到精气的运行模式,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为什么我们的《黄帝内经》几千年下来,一直没有被否定,没有被超越呢?因为它的认识是从本原入手的,已经是至高状态。我们学中医的时候,通过学《黄帝内经》中的古中医体系,就可以对精气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我们现在都还没有领悟到佛陀的境界,没有领悟到老子的境界,所以我们对道和精气的理解还不是很具体,但中医典籍上对这些都有非常详细的记载。

精气的运动,古中医称为气机。《素问·六微旨大论》言:“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天下万物都由气酝酿而成,气机运动的基本形式就是升降出入。站在地球上来讲,精气运动有升有降、有出有入,但如果站在宇宙高度来看,就是一个聚散,或者也可以称为开阖,聚合则成形,散开则成气。人是一个鲜活的有机整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更新变化,既有精气的释放,又有精气的补充,看似不变,其实只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模糊整体。当一个人修得很好的时候,容貌会因此而变得祥和,因为意识在操作体内精气的运行。所以,护善念、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行中道,能让生命得到更好的滋养。

气运动产生的各种变化,古中医称为气化。如摄入的饮食,需要经过中焦脾胃之气的气化,才能转化为人体可吸收利用的水谷精微之气。一切生命活动都是气化的结果,气化息则生命止。

4.中介性、感应性

精气是天地万事万物之间相互感应、相互联系、传递信息的中介。比如乐器共振共鸣、磁石吸铁、日月吸引海水形成潮汐、动物对环境改变的及早感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吸引等,这些都是通过精气这个中介在发生作用,都是精气在相互传递、相互感应。万物均由精气构成,又通过精气发生联系,同源同构、同气相应、同气相感、同频共振,最终达到万物一体的状态。

5.可分性、融合性

气分为很多层面,精气和气是不一样的。构成宇宙的本原是精气(可简单理解为最精微的气),它是最精微层面的,是不可分的,不能再细分下去。但由精气聚合构成的每一个生命个体,它体内的气则是相对粗浅的,具有可分性和融合性。例如就人体而言,构成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叫元气(跟外界的宇宙精气是相通的),婴儿出生后啼哭,肺腔打开,于是胸部就有了宗气,吸吮乳汁入胃,并慢慢灌注血脉,就有了营气,体表开始防御外邪则布有卫气,这些气进入五脏六腑又成为肺气、肾气、肝气、脾气等。人是一个整体,这些气合起来,统称为人身之气,只是其分布部位不一、功用不同,各具别名罢了。可分性是气的外在表现,融合性是其内在本质。人身不同的气,回归到根子上,还是元气推动一切,当元气消耗太过的时候,后面所有的五脏六腑之气、营卫之气都是不足的。

精气就像宇宙大树的根及主干,万象万物则是其化生出来的诸多枝叶。枝叶层面的称为“末”,或名之曰“众相”;靠近干和根的层面则称为“本”,或名之曰“如来”。从树根到树干再到枝叶,其实都是由一股精气贯通的。有了这个基本认识,再落实到人体这棵生命大树,下焦元气是根、是本,这一气再分阴阳、三焦、五脏六腑,最后再分四肢百骸。元气分散出去,不管分到哪个层面,我们都要始终不忘那个本原之气,这样才有整体观,才不至于迷失在万象中。智者察同眼不迷,背后推手为目的,这个背后的推手就是人体的元气,就是宇宙的那股本原精气,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言:“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三、培补精气要清净

生命大树的根至关重要,无论养生还是治病,都需要把根培补好。如何培本养根呢?首要是清静。人只有清静,宇宙的精气才会进入体内,《清静经》有言:“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在虚空之中,无处不是这种维持生命根本的气。只要真正静下来,自然就能接收到生命中最根本的气,想要具备众多高能,打开智慧,只需要静下来就可以了。然而事实上,大多数人在生活工作中,不仅没有培补这种根本上的气,反而在不停地消耗它。因为欲望牵绊,因为情绪困扰,因为妄想执著,干扰了其清静的本性,使其无法接收到更高维的宇宙能量。

所以在清醒的时候,要努力做到“致虚极,守静笃”。致到极致就是笃,虚到极致就是静。那什么叫虚呢?《道德经》言:“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虚就是指“虚其心”,内心所有的念头、想法、包袱、怨气都没有了,把内心腾空,放下一切,包括引以为豪的知识和技能。虚就是心要放空,虚其心,把心放空到极致,就像杯子一样,倒空了才能放进去东西。那什么叫静呢?《道德经》曰:“归根曰静。”当这个气往下走,气沉丹田归根的时候,整个身心就静下来了。当“致虚极,守静笃”做好之后,生命个体才能得到宇宙能量的灌注、长养和加持。

《庄子》有一个典故,说鱼儿游在水里而不知“水”。同理,大多数人活在道中却不知“道”,活在精气的世界却不知“精气”。习以为常,反而不见;道不远人,人自远之!只需要致虚极,守静笃,就能得到宇宙中的精气,就能长养生命的根本,毕竟整个生命体就是由精气构成的。当做到了虚极、静笃,体内的元神就会当家,会重新调整精气之分配,让身体迅速修复。所以,要经常静坐、禅修,以致虚极。磨刀不误砍柴工,事半功倍的奥秘就在其中。

四、从形究气,察象辨气

《医宗金鉴》中有一句话:“从形究气曰阴阳,即气观理曰太极。”从有形的肉体去探究背后无形的气,这就是核心的方法。比如患者胃胀,不要首先想这是胃炎,而应该怎么想呢?它就是胃气郁滞而已;又比如患者干活时总气短,肺功能不好,将其理解为肺气虚、胸中的宗气不足;患者腰疼,不要想腰椎间盘突出,而要想到可能为肾气不足,精血亏虚,这样去考虑问题。即要从有形的肉体进一步去探究背后无形的气。虽然刚开始会谈胃气郁滞,谈肺气虚,谈肾气不足,但慢慢都会归到一气去。就如同一棵树,从树叶慢慢往回收到小树枝,再收到树杈,再到树干,不可能一下从树叶收到树干。毕竟很多人的这种思维模式很难建立起来,很难从树叶一下归到树干,往往需要从树叶收到小树枝,再到大树枝,再到树杈,最后收到树干。所以从形究气的时候,刚开始可能就是究结这个五脏之气,然后逐渐归到三焦之气的分布,再聚到阴阳二气的运转,最后归于一气之开阖。这就是万物从五到三到二到一的过程,是一个倒着走的过程,更是一个归根的过程。

从形究气,落实到临床时,就要察象辨气。如看到树叶变绿了、发嫩芽了,悟到树的精气在往上输布,就能意识到春天来了;看到树叶长得很肥大,精气很旺盛,是夏天到了;看到树叶枯黄,是精气往回收,进入秋天了;看到树叶落了,是气到根部去了,就是到冬天了。通过看树叶四季变化之外象从而感悟到大树精气的升降出入。

人体的病象如头痛、腰痛、鼻塞、耳鸣、胃胀等,就如同树叶,反映了体内的五脏六腑之气、三焦之气、阴阳二气、元气之状态。学习古中医,就要学习从形究气、察象辨气,用古中医的世界观——“气学”的观点去看待身边的一切。时刻以这种思维模式去看,最终“见相非相,即见如来”,这时就已经把这个相破了,直接看到里面更深的东西去了,这就是直指本心,深入内核。这是一个修炼的过程,一个思维模式转变的过程。一个人头痛,原因不论是血管狭窄,还是神经压迫,是瘀血还是肿瘤,都要去看身体内部那股气的状态。

当有了这种思维模式,我们的思想就同佛家、道家相通相应了。慢慢地,再看佛家的书、道家的书,就能深入感受他们的智慧。佛陀和老子,他们的思想需要探究和学习。当真的通过中医去感知精气与万物后,就知道其实老子和释迦牟尼跟我们是同路人、同道人,他们也是我们的老师,一直在教导、引领我们。

其实,要学好古中医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难在哪里?难在现代社会节奏太快,人心浮躁,都在看树的枝叶,没有回归到树的本原——树根上去。所以只要静下心来,向树根这个本原靠近,人心放空,就能看到世界的本原,这个时候,可能中医就真的回归了。

道医就是回到精气学说的指导思想上来看病的,如果医者的智慧真的达到这个层面,以之去治病,就会产生很神奇的效果。和大家讲个小故事:一位60多岁的老者来找我,他不是来看病的,而是来跟我聊天的,他说一定要学古中医,要用古中医方法治病。他说他年轻时当兵,当时有一次上臂粉碎性骨折,然后找西医看,要用钢钉固定很久才能好,他嫌太慢了,于是找他的战友,战友的父亲搞点草药敷一敷,小夹板儿固定,很快就愈合了。这位老爷子,60多岁,从很远的地方专门过来找我,就跟我讲这些话,他不是为了骗我吧?这个案例背后的原理怎么理解呢?从古中医思维角度来看,骨头也是由精气构成的,骨折了之后,用精气来修复就好了。如果医者明白精气是怎么样转变成骨头的,那修复就很好办了。这个修复变化的过程,就是妙手回春,重塑阴阳,再造五行。当医者真的按照古中医思维修行领悟到那一步之时,妙手回春就在眼前。

古人创立的精气学说,有助于我们重新去认识这个神秘而未知的世界。《心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从现代物理学层面看,有形的身体,在精微层面观察,就是能量(精气)的聚合。所以,古中医的精气学说,将佛家的色和空、道家的有和无,它们之间的一体性,完美地阐释了出来。

学好古中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修行悟道!

五、从神、气的角度看问题

既然天地万物都是由精气构成的,那么千姿百态的世界又该如何解释呢?取象思考一下:大家都包过饺子吧,一袋面粉和成一团面,然后请五个人包饺子,同样的原料,不同人包出的饺子却形态各异,为什么呢?天下万物都是由精气构成的,那为什么精气构成的万物各不一样呢?这是因为,万物背后都有一个对应,即灵魂或意识的指导。因意识的投射不一样,才使得精气聚合的象不一。

城市的高楼大厦都是由精气构成的,那为什么高楼大厦各不相同呢?因为设计师不一样。是心(意识)创造了这个世界,心(意识)让精气变成这样,或变成那样。心主神明,肉体变化的样子跟元神有关系,因为有心意识的参与,所以这个精气就很可爱了,其聚合才能变得有序化。倘若精气没有这个意识的参与,没有元神的加持,那么它就是一盘散沙,以能量的形式存在于虚空中,无法转化为有形世界的万物。我们每次在中医村山上讲课,都会引导学生去看远山的植被,成千上万的植物,为什么其形态各异?因为所有植物都有其生命之气。

这个世界与心有关,与灵魂有关,与意识有关,精气这种能量加上心意识的参与,就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同理,在心意识的支配下,人体内之气呈现不同的运行和聚合状态,从而产生了症状各异的疾病。你这颗心带动情绪,出现怒喜思悲恐,情绪又带着气,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从而导致了病症的出现。所以一切唯心造,病亦是如此。

精气是没有意识的,它之所以能聚合,是因为神,就是体内那个意识、那个元神。精气是因为神而聚在一块的,才构成了相对的形状,当神尽之后,自然尘归尘、土归土,它的形状就弥漫开来,所以说缘尽则散。因人心不一,缘有善恶之分,意识带着情绪操控精气在体内运行,有时候舒服,有时候难受,所以人会得病。

上工调神、中工调气、下工调形。当神安宁、气归根曰静的时候,体内清浊自分。如果不能归根,体内的气就是混浊的、浮躁的,如痰浊往上涌就会导致胃胀、口气重、胸闷、头晕等,其实只要心放空,意识守下面,心肾相交,元气归于根,人体就能清浊自分,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所以古中医的核心是所有的“形”都是“神”(心意识)与“气”(精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神和气的层面去认识与把握人体生命,这才是根本。

每个人首先要去修这颗心,只有把心安顿好,自己才能健康,谁修谁有福报,谁修谁有功德。从神、从精气的层面去感知疾病、谈养生、话健康,才有真正的意义。

六、智者察同,愚者求异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领悟这些核心之后,就能得出这句结论:人与宇宙相通,全部都是由精气构成的。推动人生命运转的原始动力,叫元气,其与宇宙精气相通,这是人之本。它在后天的滋养培补下慢慢壮大,然后有营气、宗气、卫气参与进来,然后有五脏之气……因为人是由精气构成的,有心意识的参与,心意识参与之后,它就是个缘。一定要珍惜这个缘,用平常心、出离心、清静心、感恩心去珍惜这个缘,然后让自己活得更舒服些,同时因为自己活得舒服,所以可以感染身边的人,让他们也活得更舒服些。

智者察同眼不迷,背后推手为目的。古中医学是站在神、气的角度看问题的,将一切都归于简单,至道不繁!如果想证到释迦牟尼的境界,证到老子的境界,抵达他们的思想高度,就要更加重视自己内心世界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