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一日,朱元璋以应天府为南京,开封暂时为北京。
天下三分,朱元璋已得其二,一统大业已经完成大半。
朱元璋与宋慎继续讨论八股文文章。
宋慎又结合前世记忆,写了八股文经典名篇《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教朱元璋认了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等部分。
“此格式甚好,日后咱要更广泛的推行。”
“不过八股文还是受到不少非议,认为此格式不利于行文自由。”
宋慎如实回答。
“行文自由有妈子用啊?你瞅瞅八股文句子多严谨,语言多优美啊,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子畏若要理会那些非议。”
“呃……”
宋慎有点无奈。
“子畏你说,为何我大明文人除一夏伯启以外,仍有不少文士不欲仕我大明?”
朱元璋属于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他放下手中的笔,询问宋慎。
关于这个问题,宋慎有些迟疑。
倒不是他不知道答案,而是太清楚答案了,反而不好明说。
毕竟伴君如伴虎,万一自己说错什么话,指不定要为自己和家族带来什么灾祸。
朱元璋这一路,歼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大小势力,一统江南,以南克北,称帝应天,打响赫赫声名,奈何,却仍无法以帝王之资降服所有读书人。
“不是这样的,陛下,这天下读书人,分亲皇与不亲皇,或者心念旧元,或者无心仕途,亦或者……”
“亦或者有意远离咱是吧。”
朱元璋打断宋慎,冷哼一声。
“所以错不在大明,也不在这群文士,错在……”
“你小子不会要说错在朕身上吧?”
朱元璋狐疑问道。
一时间两人皆陷入短暂沉默。
“咳咳……咳咳……”
宋慎连咳几声,舒缓尴尬局面。
“咱就知道你小子心里对我没啥好话,咱是一路艰苦发家,你是官二代,根本不知柴米油盐贵,我一路从南打到北,驱除鞑虏,收复中原,如今又马上收复河北,再往后继续收复北都,收复东北,天下唯我独尊,英雄豪杰该入我笼中。”
“笼中?”
“咋的,笼,那个字好像念龛,算了,管它是啥呢,咱反正有人才都要纳入怀中。”
宋慎捂脸。
得,这次又成“怀中”了。
“陛下英明神武,盖世英雄,天下文武人才都会入其怀中。”
“不对,不对,咱被你绕进去了,咱要让你说一说为何还有一些人不愿意依附咱大明。”
“哎呀,这个不好回答……”
“有什么不好回答的,你倒是说说,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不愿意依附?”
宋慎看这种情况避也避不过,斟酌一下语句,干脆说的委婉一些。
“微臣听闻,陛下曾征召丁野鹤、戴良,张昱,陶宗仪,王逢等儒生前来应天府,教导皇子,参与翰林院事宜,但是他们并没有前来,微臣所述不假吧?”
“确实,妈了个巴子,那五个小老头也是够急人的,咱邀了好几次,他们都是充耳不闻。”
“依臣拙见,丁野鹤、戴良之不仕,是因为他们难以忘却故国。”
“张昱征至,不仕大明,乃是以年老为理由。”
宋慎停顿了一下,朱元璋奇怪问道:
“咋不说了,接着说。”
“那陶宗仪被我大父宋濂推荐,以病患为由不赴应天府。王逢以文学征召,其子王掖为通事司,叩头以父年高乞免,乃命吏部符止,此人也是以年老为由。”
宋慎望了一眼朱元璋。
“没错,真是气煞人也。”
“咱常在古籍上看到杀人和杀牲以血涂鼓行祭,亦为“舋鼓”,此祭凶恶,让人望而生畏。”
“只是无人知晓涂鼓若是放在自己的领地,不但能起震慑作用,也有护佑自己领地的功劳。同样的道理,天下人怕咱老朱,是因为咱身上涂血也,但是咱老朱虽然身上涂血,但是咱也建立了大明朝,护佑了一方百姓和读书人的安危。”
“那你说一说,咱值得让那些读书人那么害怕吗?”
朱元璋双手叉腰,一想到这五人不为自己所用,他就暗生闷气。
“读书人腰杆子软,有些事情拎不清也是正常。”
宋慎也清楚,自己若是再唱反调,估摸真会将朱元璋招惹到。
“哦?你不也是读书人吗?,你腰杆子也挺软呀,你这不是自己骂自己吗?”
朱元璋指着宋慎,嗤笑道。
“微臣服侍陛下,虽然腰杆子软,但是识时务也,他们不愿意服侍陛下,也是腰杆子软,但是不明事理。”
“那就杀!逼他们出来给朕服务!”
朱元璋冷不丁来这么一句,让宋慎吓了一点,不禁胆寒。
“可不兴这个啊,陛下,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老朱还是那个老朱,在帝王心术面前,所有忠诚的臣子都是他可用的工具棋,他用的上的棋子,他用不上的棋子,到最后他能留下多少棋子,全是“一言堂”罢了。
宋慎不得不想起,他大父宋濂,以儒者身份侍老朱帷闼十余年,更是皇太子朱标的师傅,尚且都逃不过胡惟庸一案,不免茂州之行,何况疏逖素无恩眷者。
“哦?那你小子倒是给咱想个法子,给咱把这些读书人全部圈进咱大明朝里,朕要物尽其用,人才皆是我大明根基呀!”
“那陛下可以考虑尽快恢复科举,平常征召已经逐渐无用,科举可以吸纳更多人才。”
听完宋慎希望恢复科举,朱元璋脸色好了一些,语气顿了一下,对宋慎说道:
“也好……那科举的事情就由你来主持吧,我大明第一年科举,就定于洪武元年!”
“啊?如今国家尚未一统,河北战事焦灼,何不等到天下一统以后,再休养生息两年,再议科举。”
宋慎瞠目结舌。
老朱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放心,咱肯定不能漏了北方文人,徐天德和常伯仁双管齐下,河北收复大业近在咫尺,你安心准备科举各项事宜,等北都攻克后,科举考试则正常进行。”
朱元璋仿佛在说一件很轻松的事情,但是宋慎的心梗差点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