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言谈宦乱;赴汴梁,巡幸陪同

当然天下群儒是何反应,身在应天府的宋慎自然不清楚。

他现在有的是苦恼。

原以为《大明律》修订完成后,他便可以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说实话,十几个人四个月修完一本律法。

其修订工作量和翻阅古书古籍的阅读量是海量的。

奈何朱元璋要的急,任务紧,他们也只好加点加工时地赶完了。

而且期间宋慎还要处理其他事情,更加心累神疲。

如今他在刑部的工作慢慢转交一部分给了尚书周桢。

但是他又兼弘文馆学士。

作为朱元璋近臣,他被召见入宫的次数甚至多达一天两次,比李善长,刘基的一天一次的次数还要可怖。

“这弘文馆学士有啥值得羡慕的,简直就是酷刑中的酷刑,煎熬中的煎熬……”

一想起高逊志曾经羡慕的眼光,宋慎就想吐口痰给高逊志。

宋慎在朱元璋面前还要伪装,朱元璋还喜欢换个花样寻宋慎的事情。

这一次,朱元璋问起汉唐前朝内官之乱。

朱元璋对宋慎说;

“我见古代史传所书,汉、唐末世,皆是因其宦官之祸而走向灭亡,哪怕如汉,唐那般诞生盛世的时代,也会走向衰亡,实在令人惋惜,子畏饱读诗书,不如给咱讲讲,如何避免宦官之乱吧。”

洪武既然要问,宋慎也不好不答。

况且弘文馆学士这个头衔就在他脑袋上挂着呢,他宋慎总不能抱着一个空头衔不干事。

“宦官在君主左右,日见亲信。小心勤劳如吕强、张承业之徒,是不可缺少。但开国承家,小人勿用,圣人深戒。”

宋慎考虑一二,委婉说道。

“继续,咱听着呢。”

朱元璋整了整龙袍,咳嗽了一身声。

“宦官之流,处于宫禁,只可使其供洒扫,给使令、传命令而已,绝不能令其预政典兵,天下以宦为乱,皆以预政典兵为始。”

汉、唐之祸,虽说是宦官之罪,但实在是君主宠信的结果。

“预政典兵,子畏所言非虚。”

朱元璋颔首表示赞同。

“只要使宦官不得预政、典兵,他们纵然想要祸乱朝廷,也无隙可乘。”

“只是怕说的好听,做起来难。”

宋慎能够感觉到,朱元璋心中早有考虑,但是他还是要询问宋慎意见,似乎想看一看意见能否契合。

“不如陛下可铸铁牌,上书“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置于宫门之中。来警示内宦。”

宋慎此时说话小心翼翼。

“倒是不错的主意,不过想要完全遏制内宦还是不太够。”

朱元璋眯着眼睛,摸了摸下巴的胡须。

“再有,可敕诸司,不得与内官监文移往来。不许其读书识字,再以锦衣卫增加监视宦官一事,以锦衣卫遏制宦官势大。”

“哈哈,够狠!子畏狠毒,此乃绝断内宦知识之策。不过,朕喜欢。”

朱元璋笑道。

宋慎却笑不出来。

宋慎他毕竟身为宋府人,习得一身儒学,却背道而走,满腹毒计,只因他偶尔的独到见解,在某些事情上做事够狠,才能慢慢取得朱元璋信任。

当然,宋慎也清楚,他走的路,结局很可能是死局。

他若是想要打破这个结局,难度比修订十本《大明律》还要艰难。

别看他现在混的风生水起,日后指不定会出什么事。

宋慎很清楚“站的越高,摔的越狠”的道理。

没办法,现在只能以近臣身份,先跟随朱元璋混吧。

不出几日,朱元璋见河南全境基本稳定,决定巡幸河南。

此事提前诉于宋慎,只因宋慎作为内臣,有先知权。

而且,朱元璋还要求宋慎一起跟随前往河南。

“什么?微臣也要陪同陛下前往汴梁?”

宋慎惊了一跳。

他没有闯南走北的经验,一睁眼睛十六年,也只是游走过应天府周边地域讲过学,汴梁城对于宋慎,都算是相当遥远的,道听途说更多一些。

宋慎面露难色。

“怎么?你不愿意去?”

朱元璋斜乜一眼,宋慎赶紧答应下来。

以他服侍洪武帝多日的经验。

他有预感,去,也可能只是麻烦,但不去,指定会超惨超惨。

而朱元璋定于巡幸时间,则是

四月二十八,只剩三日时间准备。

朱元璋因为与徐达,常遇春等驻中原诸将谋划北取元都,便提议离京师应天府,赴汴梁巡幸,这件事情又在朝会上宣布一遍。

此事一经朝会宣布,引起轩然大波,百官议论纷纭。

“于情于理,陛下都该前往。”

李善长率先出列,他当然清楚残元已经苟延残喘,离破落覆灭的结局越来越近。

河南虽然暂时稳定,但是仍然是新收之地,有不少隐晦势力仍然持观戏状态。

大明洪武帝若是能巡幸,也能彻底镇住那些不宵之辈。

“伯温,你说一说。”

“回禀陛下,此次巡行,乃是为正我大明为天下之主证明也,也可引太原的扩廓帖木儿惊厥,让北元震动。”

“当是如此。”

李善长和刘基皆同意巡幸,那朝内其他官吏也无意见,皆附和赞成。

此次巡幸,朱元璋除了带上宋慎,连同刘基,朱升等人,一起跟随前往汴梁。

正讨论武将由何人统兵时,宋慎突然想起一个人来。

“陛下,何不启用李文忠李思本将军?”

宋慎提议,让朱元璋愣了一下。

李文忠因屠性,孙屡一事,一直在停职反省中,朱元璋忙碌其他事情,若不是宋慎提起,他恐怕又要忘记自己这个大外甥了。

“莫非子畏提醒,咱忘了大外甥了。”

李文忠统兵水平不弱徐达,就这样一直留在京都不立功名,日久也易生间隙。

而宋府,此时此刻也在为宋慎准备首次长途跋涉的行李。

“你切忌,自己要少言寡语,这次跟随陛下,就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即可。”

宋濂知道宋慎竟然也要跟随前往汴梁,大吃一惊。

对唯一长孙也是忧心忡忡。

现在天下仍然处在一个兵荒马乱的阶段,别看河南全境平复,但是潜在的危险还是有不少。

“还请大父宽心,子畏惜命也。”

宋濂听完长孙的保证后,才稍作安心。

随后出巡队伍整装出发,由李文忠统兵,一行人出了应天府,前往河南。

五月二十一日,足足走了两周,朱元璋终于抵达汴梁,而徐达,常遇春等开国大将亲自来城外迎接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