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生选择:从导弹到软件

人生轨迹的偶然与必然

1944年4月26日,冯裕才出生在江苏靖江。身处家国变迁的大时代,个体的命运往往被洪流裹挟。

冯裕才的父母都是穷苦出身,母亲在九岁时便早早地奔赴沪上做童工谋生。淞沪会战期间,母亲工作的纱厂遭到轰炸,此后,她便回到丈夫的老家靖江,躲避战乱。虽然上海的战局不定,但这座工商重镇依然为人们提供了很多工作机会。为了补贴家用,父亲坚持留在了上海。聚少离多成了这个家庭的常态。

冯裕才是家中的第五个孩子。按照冯家的辈序,冯裕才这一代为“裕”字辈。可是在冯裕才的童年记忆里,自己的家庭和“富裕”没有任何关系。冯家地处村与镇交界的地方,历代赤贫,按照当时的土改政策分得了两亩地。冯裕才与母亲共同生活了十四年,直到1958年母亲带着妹妹返回上海。这段日子里,她种菜、下地、养猪,什么苦活都做,用自己的勤劳面对生活的艰苦。

父母没有文化,并不能给年幼的冯裕才学业上的指导,但他们吃苦的精神还是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冯裕才。到了上学的年纪,冯裕才格外用功。由于从小成绩优异,家庭“阶级成分好”,冯裕才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进入初中。三年后,1961年,冯裕才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名校扬州中学。

扬州中学创立于1902年[1],迄今为止为中国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胡乔木、外交家乔冠华、著名作家朱自清、华中工学院[2]老院长朱九思等。在漫长的办学历史中,扬州中学为国家培养了45名院士。[3]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效祥就是扬州中学1939届老校友。现在,冯裕才的办公室里还挂着一幅张效祥的题字,表达着他对达梦数据库的期许:“坚持自主开发,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壮大!”

扬州中学严谨的治学风格不断地滋养着刻苦求学的冯裕才。由于家人都在上海,在扬州中学的三年里,冯裕才有两个寒假没有去上海和家人团聚,而是留在寒冷的宿舍继续读书。

高考在即,按照平时的成绩来看,冯裕才足以考取国内的顶尖学府,那时的高等教育虽然不需要学费,但离家在外,免不了日常开销。为此,冯裕才提出想要报考一个不让自己和家人有经济负担的学校。来自安徽的班主任岳文义对于寒门学子既同情又爱惜,在慎重考虑后,他建议冯裕才报考哈军工。

“哈军工”全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由于学校地处哈尔滨,因此被通称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现哈尔滨工程大学)。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对抗中,意识到了中国军事装备的不足。为了提高中国军工实力、为国家培养军工人才,1952年7月,毛泽东主席调回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的陈赓大将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1953年4月,在《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前的三个月,哈军工即破土动工,并在当年的9月1日迎来了第一期学员。高规格的定位让哈军工一时成为可以比肩清华、北大的国内顶尖名校。

冯裕才此前并不了解哈军工,促使他接受班主任建议的,除了报考哈军工可以免除生活上的经济负担,还有一个原因是,他心中一直怀有“军旅梦”。1964年8月,冯裕才和其他12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学子汇聚在坐落于松花江南岸的哈军工。入学后,冯裕才被分配至导弹工程系液体火箭发动机专业。哈军工对于学生的政治条件要求很高,学员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家庭“历史成分好”的工农子弟,冯裕才便属于此类;另一类是红色家庭出身的干部子弟。

从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逐步建立起大专院校学生的军训制度,哈军工这样的军事院校更是如此。一入学,冯裕才和同届的学员们便加入解放军,先是下连当兵一个月,随后开始了大学的专业学习。1965年6月,按照党的有关指示,冯裕才和其他学员被派往农村接受“社会主义教育”,与“贫下中农”同住、同吃、同劳动,时间长达半年。在此期间,冯裕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尽管青年时代的冯裕才便决定不从政,但是他对共产党始终充满感恩。冯裕才很清楚,如果没有共产党,一个贫民家庭出身的孩子根本不可能上大学。2021年6月,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纪念日前,冯裕才收到了党中央颁发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他珍惜地将纪念章摆在办公室显眼的位置,紧挨着与哈军工校友的大合影。

1966年夏天,“文革”爆发,烈火迅速蹿烧至全国各地,也点燃了北国冰城哈尔滨。哈军工原本就聚集了诸多干部子弟,这里迅速成为“革命”的另一个前沿。同年,哈军工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退出部队序列。

命运之轮再度不为自己所控。冯裕才没能够通过哈军工实现“军旅梦”,甚至没能顺利地按照教学计划完成五年制学业,本应在1969年毕业的冯裕才成了“老五届”[4]的一员,在校期间实际学习时长不足两年。哈军工没能把更多知识传授给冯裕才,却将特有的印记永远地留在了冯裕才身上。

首先是吃苦精神。军校的严苛管理让贫苦出身的冯裕才更加善于对抗苦难。冬日的北国清晨,呵气成冰,军校的学子迎风顶雪早起跑操,几圈下来,睫毛上都凝结着雪白的冰霜。长跑成了冯裕才人生中为数不多的爱好,即使年近古稀时,他每次出差都还不忘背上一双跑鞋。刺骨冷意没有逼退冯裕才,反而让他更加亲近这种感觉,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冯裕才一直保持着洗冷水浴的习惯。在达梦数据库漫长的创业期里,每次遇到生死彷徨,吃苦精神都给了冯裕才坚持下去的勇气。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是高度的政治自觉性。工农出身的冯裕才能够切身地感受到国家对于哈军工的重视,这种重视的背后,是国家希望告别落后、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突破的决心。这让日后的冯裕才在对知识的探索中,都带有一种军人般的高度使命感。创业四十年来,紧跟国家科技战略方向的原则,让冯裕才在危机中做出的抉择每每拯救企业于水火。


[1]当时名为仪董学堂后历经多次改名,1927年始称扬州中学。——编者注

[2]1988年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2000年5月与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组建为华中科技大学。——编者注

[3]统计数字来自扬州中学官方网站(2023年)。

[4]“老五届”指1961年至1965年入学的五届大学生。按照原定学制,他们应该分别在1966年至1970年毕业,但因“文革”,他们当中除1966、1967两届以外,皆未能完成和基本完成全部的课程学习,也未能被及时分配到对口的单位和岗位参加工作。——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