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产能布局

确认了订单之后,大家意识到必须尽快解决生产问题。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张旭身上,林鹏也看向张旭问道:“张经理,我们目前的日产能是多少?”

面对众人期待的眼神,张旭感到压力巨大。他深吸一口气道:“如果24小时不停机的话,我们可以日产1万部玄鸟手机。”

然而,张旭的回答让在场的人都皱起了眉头。李志刚忍不住跳了起来:“一天只有一万部,这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完成订单!”

“我们欠别人的46万部手机都要你们干46天。”

张旭无奈地摇摇头,表示没有其他办法。他解释道:“根据目前的情况,我们至少有200万部手机需要生产,所以我们只能交给代工厂来生产。”

“找人代工?也只能这样了。”

叶光辉想了想:“那我们要找那个公司代工,是比冠迪还是富康?”

李志刚:“我觉得可以找富康,毕竟他们更专业些,实力也更强。”

林鹏微微皱起眉头:“不行,我们不能找富康,还是找比冠迪吧。”

李志刚疑惑地问道:“为什么?富康实力强大,他们交货更快,这不是挺好的吗?”

林鹏解释道:“明年年初智能手机也需要找他们代工,如果我们把智能手机交给富康,那么到时候富康就会知道我们的所有的技术细节,这对我们来说非常不利。而且富康公司里有水果公司的工程师来来往往的,不利于产品保密。”

实际上,林鹏之所以不想让富康代工,不仅仅是因为保密问题。对于富康的老总郭岛民,林鹏有着很复杂的看法。

郭岛民在华夏可谓是如雷贯耳,但同时也是毁誉参半。在一部分人眼中,老郭被视为狂妄自大、口无遮拦的人,有人甚至指责他忘恩负义,认为他与大陆并非一条心。

在另一部分人看来,老郭虽然说话不好听,但是作为台岛的商人,他们当然不可能和大陆一条心。

在林鹏看来,老郭的确对大陆缺乏归属感,也从未表现出对大陆的感激之情。实际上,大陆与老郭之间只是一种相互利用的关系。

老郭依赖于大陆提供的稳定的营商环境,和廉价劳动力来发展自己的企业;而大陆则需要就业机会和税收收入来促进经济增长。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家都是互利互惠。

当然了,如果不要对老郭抱有太多的期待,只是把他看成是普通的企业,那么大家就不会对他有那么复杂的情绪了。

大家对老郭的谩骂主要是因为老郭是台岛户籍的身份。

如果要单独看企业遵守劳动法、纳税、对手底下工人来说,老郭算是有娘心的老总了。

富康集团从未拖欠过农民工的薪水,每年还会加薪,并一直保持着国内领先的薪酬水平。即使员工主动离职,富康仍会支付薪水。

在拥有数十万员工的富康工厂里,因违反劳动法规而起诉富康的人寥寥无几。因此,对于底层工人而言,老郭并没有亏待他们。

就像老郭说的,他对手底下工人问心无愧。

……

林鹏把目光看向生产部经理张旭:“张总,代工虽然能减少我们的许多麻烦,但却不利于新产品的保密,同时也很难保证质量。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拿地建造新厂房。”

张旭微微点头,林鹏这个想法跟他不谋而合:“扩大产能是必然的选择,然而,我们需要仔细考虑拿多少地以及如何规划产能。毕竟,我们不能仅仅以增加产能为目标,还需综合考虑市场需求、技术发展等因素。”

林鹏沉默片刻后,开始分析当前的市场趋势和行业动态:“现在的功能手机正在逐渐被智能手机所取代,这个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随着技术的进步,功能手机将逐步退出市场舞台。”

“预计未来将会出现大规模的换机潮,保守估计华夏市场智能手机每年的销量将达到3亿部左右。面对这样庞大的市场潜力,我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确保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如今整个华夏在智能手机领域尚处在蹒跚学步、摸索前行的阶段,对于未来而言,哪家企业能率先崭露头角,都会对其后续的销量和品牌建设产生重大影响。”

“我们龙腾科技在智能手机领域具备着难以想象的优势,甚至比其他竞争对手至少领先半年时间。哪怕是菊厂也和我们龙腾科技比也相差甚远。”

“不仅如此,我们在智能手机领域已经展开了差异化的布局,只要坚持既定的规划持续发展,即便其他竞争对手研发出了类似产品,我们的技术依然将领先他们至少一年以上。”

林鹏接着说道:“拥有如此显著的优势,龙腾科技在未来的智能手机领域必将引领潮流,成为他人竞相效仿的标杆,友商越是模仿我们,对于我们的品牌建设就越是有利。”

“因此我们的销售业绩必定不会逊色。假设我们能够占据市场份额的百分之十,那么我们的销售量将会达到惊人的3000万部手机。基于此,我们的新厂房应当以每年生产3000万部手机作为规划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