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政密码(郭建龙“密码三部曲”之一)
- 郭建龙
- 1379字
- 2024-09-10 17:52:11
汉初的自由经济时代
在汉初,中国经济恰好处于一个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经济自由的时代。
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5]认为,政府的财政和税收应该遵循小而简单的原则。税收要尽量规则简单、平等,不可过量。相应地,财政支出也要尽量最小化,只承担必要的安全保障,如军队、警察的开支,以及一部分实在没有私人愿意做的公共事业,比如修建道路和水坝。政府应该避免参与具体的经济活动,让社会去掌控经济运营。在这种体系里,不需要所谓的国有企业,也用不着政府去指导经济。
当然,这只是亚当·斯密认为的理想状况,即便是现代西方社会,也没有完全实践这些原则,政府逐渐变得臃肿,对经济的干预力度也越来越大。
但是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时期最接近这种理想,那就是汉代初期。这个时期甚至有一套接近亚当·斯密理论的指导思想,叫“黄老之术”,据称发端于黄帝和老子。所谓“黄老之术”,就是要求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政府几乎全盘从经济事务中退出,放手让社会力量去发展经济。套用现在的话,就是“小政府、大社会”。
西汉初年“黄老之术”运转良好:在这之前,整个中国经过了战国末年的大规模兼并战争、秦代的集权统治、秦末的群雄混战,一直处于纷纭扰攘之中,民生凋敝,金融混乱。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立竿见影,很快地,国库充盈,民间富裕。[6]
除了放任民间经济的发展,汉初统治者还逐渐摸索出一套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官僚制度。这套制度非常简洁,只负责必要的行政、税收、武装,并供养皇室,不过多地干扰民间经济发展。
这套制度在中央是三公九卿制,也就是设立丞相(管行政,是文官首长)、太尉(管军事,是武官首长)、御史大夫(掌监察,辅助丞相来监察官僚系统)这三公,加上九个辅佐皇帝的官员以及他们的部属。地方上采取郡县两级制度,从中央到地方只经过郡和县两个级别,所需官员的数量并不多。
总体而言,汉代初期的官僚人数少,制度简单,政府没有整体干预经济的想法。据司马迁在《史记·平准书》中的估计,养活中央官吏,每年所需的粮食不过几十万石。
即便按照100万石计算,汉代的平均生产率是1亩收1石,[7]养活所有官员约需要100万亩土地;而汉代的耕地面积是定垦田827万顷,[8]100万亩只相当于全国总耕地的1/800。也就是说,只用1/800的土地就可以养活整个官僚系统。如果折算成钱币,当时一石粮食的正常价格是30钱,则100万石粮食大约为3 000万钱。
由于养官所需很少,汉文帝甚至可以一连十几年免除农业税。[9]
在《史记·平准书》中,司马迁对当年富裕程度的深情描述,成为人们描述汉代经济时必须引用的材料:
至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而乘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
然而,在这幅和平安宁的图画下,却隐藏着中央王朝财政方面的一个巨大死穴:税收弹性不足。
对于汉代而言,每年的财政收入几乎都是固定的。农民的税率是固定的,人口和土地数量的变化也不大,因而可以估算出每年的总税额。而这些财政收入大都有固定用途,如养官、建筑宫殿、兴修水利、维持治安等。
尽管社会经济繁荣,可一旦出现持续的异常情况,需要动用预算外的大额开支,就会立即出现财政紧张,而财政的紧张最终会通过政权的力量破坏繁荣,这就是古代中国历朝盛世都无法持续的原因之一。
战争就属于最典型的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