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政密码(郭建龙“密码三部曲”之一)
- 郭建龙
- 2800字
- 2024-09-10 17:52:12
解决财政危机,求助盐铁官营
在叙述汉代的官营垄断如何建立起来之前,需要先谈一谈汉代政府的“理财专家”。
在任何一个朝代,只要政府出现了财政困难,就会出现一大堆吹鼓手,帮助政府鼓吹增加财政收入的好处;而财政收入的增加,则意味着社会承受更重的负担,反过来又会造成经济的衰败。
除了这些吹鼓手之外,还会出现许多“理财专家”,帮助政府设计规则,征收更多的税,或者通过其他渠道来获得财政收入。这些人往往受到整个社会的顶礼膜拜,认为他们是最贤明的大臣,有点石成金的妙手。
汉代的几个“理财专家”也受到大部分人的推崇,甚至到现在,人们还把他们当作能臣的样板;而另一些人则意识到,这些“理财专家”所做的实际上是从民间抽血来供给政府,他们敛走的每一笔钱,最终都会通过另一种方式转嫁到人民的头上,形成更高的税收,并最终让百姓无法承受。于是人们给这些人起了一个名字,叫“聚敛之臣”。
虽然中国古代的政治传统一直排斥商人,但汉代的几个聚敛之臣都是大商人出身。
汉武帝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挤压商人阶层,令民间商业受损。也正是在这时,几个在商业中发过大财的人摸准了风向,弃商从政,适时地进入官僚系统,成为皇帝的左膀右臂,利用他们熟练的商业技巧,帮助皇帝敛财。
在任何一个政治侵蚀民间经济的时代,都会有一批原本成长于民间的商人把准了脉,跳出来要求被政府收编,希望用财产换取政府的保护,并在保护伞下谋取更大的发展。
汉代著名的几个聚敛之臣是:主管制盐的大农丞东郭咸阳、主管冶铁的大农丞孔仅,以及掌管财政的侍中桑弘羊(商人子弟出身)。[20]其中,桑弘羊主持政策的时间最长,知名度也远高于前两位,被认为是古代第一能臣。
这些能臣又做了些什么来帮助皇帝获得军费呢?
建立官营产业,垄断自然资源,进而垄断最能影响国计民生的工业部门来获得收入。
在汉代,人们把自然资源的盈利统称为山海收入。
在实行分封制的周朝,天下所有的土地都被看成天子的。但到了战国时期,分封制和井田制逐渐解体,所有开垦的土地渐渐归私人所有。除了耕地之外,国土资源中还包括山泽和海岸等非农地资源。在周朝,非农地资源也曾经是天子的财产。随着土地私有化的发展,农地归了个人,可是山海资源理论上的所有权[21]仍然在统治者手中。
但实际上,山海资源也已经被私人利用。为了矿石、木材、野兽、鱼类和海盐等资源,人们纷纷到山中、海边去谋生。统治者默许人民去开发自然资源,但也在山海地带设立了关卡,让私人按照比例缴纳一定的税收,这笔税被称为山泽税。
汉代的财政分为国家财政和皇室财政两部分。国家财政由大司农掌握,主要收入来源是全国的土地税,用于国家治理方面的花费,如军费、官员俸禄等。而皇室财政主要由少府掌握,主要来源就是山泽税,用于皇家的生活开支。由于山海在理论上是皇家的,山泽税收入自然归皇室所有。[22]
虽然山海资源事实上已经归私人使用,但通过税收制度的安排,皇室借助税收也可以获得收入,这就出现了一种两全其美的局面。不过,这种趋势到汉武帝时期出现了逆转,山海资源并没有进入私有化的最后阶段,反而又被垄断了。
汉武帝时期,由于战争消耗太大,皇帝首先做出了牺牲,主动将山泽税中的盐铁税收从少府划归给大司农管理,也就是皇帝把体己钱拿出来补贴国家财政。但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政府财政进一步枯竭,皇帝发现还需要对盐铁制度做一系列的“改革”。
由于盐铁是当时最主要的两个工业部门(支柱产业),民间参与盐铁业的人,有的已经成了巨富。司马迁曾经给大商人立传,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至少一半的大商人都是盐铁业出身。
当国家财政接近崩溃的边缘,民间却还有巨富存在时,这些人自然成为国家的目标。汉武帝先是提高商业税,希望富人们出钱帮助政府渡过难关。但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商业税已经无法满足皇帝的胃口。要实现财富从私人向政府的转移,必须有一个全盘性的安排。
这时,东郭咸阳和孔仅扮演了“理财专家”的角色。他们都是盐铁商人出身,成了官吏后,更加清楚商业的法门在哪里,又该如何替皇帝赚快钱。经过研究,他们提议将盐铁工业,也就是汉代最先进的两个工业部门,立即全部收归官营,不准私人经营。
为了这次改革,他们铺垫了一系列的理论。他们并不承认这么做是为皇帝打仗筹集资金,而是以民生的名义来进行改革。他们的主张是,盐铁工业在以前是私营的,许多大商人因此而暴富,这些富人有了钱,也就更有能力奴役普通民众了。为了公平起见,必须将盐铁收归官营,再由政府来保护普通人的利益。
理论工作完成后,这项政策立即付诸实施。后世之所以关注这场改革,除了盐铁收归官营这个事实之外,更是因为汉武帝为此建立了一整套财政机构,而这套机构是日后历朝历代的重要蓝本。
在这几位聚敛之臣的帮助下,政府首先用上了严厉的手段,惩罚私自铸铁采盐者。[23]之后,招募工人,由政府供应采盐采铁的工具,组织他们工作,再把采出的盐和铁矿石专卖给政府。在产盐铁的地方,官营机构垄断,低价采购,再运到外地高价出售——其中的差价就是政府的利润。
为防止盐铁工人偷出盐铁,私自贩卖,政府制定了严格的法律,并在各地设置管理盐铁的官吏。在产地,这些官吏负责收购;在其他地方,则负责销售盐铁产品。
汉代的盐铁官吏遍布全国,据《汉书·地理志》统计,全国至少有44个地方设有铁官,至少有32个地方设置了盐官。这些设置盐铁官的地方基本上包括了当时已知产盐、产铁的所有地区。这些官吏的设置,让原本功能简单的政府机构复杂化了。原来政府只管收税和花钱,在经济方面,只扮演仲裁者的角色;而自此以后,政府成为市场的积极参与者,并且是拥有压倒性权力的参与者。这一做法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民间经济的繁荣。
关于盐铁工业官营化的弊端,可以从一些史料里获得证实,其中之一是汉代桓宽的《盐铁论》。这部书写道,由于铁器只能由公家铸造,老百姓如果要用铁,必须向专营的经销商购买,经销商从政府控制的制造企业批发。但制造企业并不关心民间的需求,只是为了满足政府的指令,生产的铁器往往是劣质的,也不会根据市场做出调整。结果,老百姓要么买不到合用的工具,要么高价买到劣质的工具。
盐业垄断的弊端,在西汉没有具体的数字可供参考,但我们可以从后世的效仿中找到一些痕迹。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发生在唐代。由于唐代前期没有实行食盐专卖,到了后期才建立了专卖制度,所以,比较两个时期的盐价,就可以知道政府从中获利多少。
《新唐书·食货志四》载,从唐玄宗天宝年间到唐肃宗至德年间(公元742—756年),由于没有实行食盐专卖,所以每斗盐只值10钱。到了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实行盐业专卖,每斗盐立刻涨到110钱,上涨了10倍。到唐德宗贞元四年(公元788年),淮南盐已经涨到310钱,后来又涨到370钱。而江淮那些经过政府认证的大盐商为了追求利润,还要再将盐价提高一倍出售。由于盐价高昂,许多百姓甚至不吃盐了。
从10钱涨到370钱,其中的差价就是政府实行官营之后,从民间抽取的垄断税。正因为这样,许多朝代的盐税曾经占政府总收入的一半。[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