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那道渐渐远去的身影,天子陛下心中已有万丈波涛凭岸起,这就是一个做臣子的,反了他这个天子陛下的理由吗?
他可是天子陛下啊!是这大唐当中,最最高的那位天子陛下。
有可能天子陛下这辈子都不能够读懂此时李朗的心思,亦是不知晓这个叫做李朗的人,那原来对他的百般顺从,对他的万分恭敬,都抛到何处去了。
殿前百阶之下,缓步回到了拓跋硕身侧的李朗,很是决绝地转头,重新扬起手中的横刀,与围拢在了周遭的神策军将士对峙。
河西而来的大燕天策上将拓跋硕,一步往前,挡在了李朗身前。
诸多神策军将士,仍旧严阵以待,可天子陛下未曾下令,他们就不能将手中的兵刃,刺入到那李朗的身躯之内。
李朗昂首,能与天子陛下直视,他对着那高高在上的天子陛下,再次问道:“陛下,您是何时开始为李朗,布下了如此大的阵仗?”
太极殿外的天子陛下,眼神不敢去与李朗对视。
因为李朗的那些话,他的心中不晓得如何回答,也从来没有想到过,李朗所求的那些东西,会是如此简单。
但李朗此时所问,天子陛下心中有过答案。
他终于能回答李朗的话了,他回道:“当初,你极力向朕推荐拓跋硕之时,朕心中就有了答案。”
天子陛下看向了众多神策军将士围拢之中的那几人,他抬起手掌指向了李朗,反问一句:“当初在龙首池之时,你为何不杀朕?”
李朗抿紧了嘴唇,想到了那一场刺杀的前前后后。
他那个时候,是听到了那些大逆不道的言论,但当时的李朗,还真就没有想过,有一天会站在这里,会站在天子陛下的对面。
会与那位他所尊崇的天子陛下兵戎相见,会有鲜红的血,流淌在太极殿外的殿前百阶之下。
李朗摇摇头,他望着头顶的星穹言道:“陛下,当时李朗不会有那种心思,也不能有那个心思。”
“您若是死了,即位的天子陛下可不会继续信赖李朗,也不会将李朗当成手中最大的那一颗棋子。李朗不是陛下,他想要杀您,只能有一次机会,那一次机会就是刚才冲入到了承天门之后。”
“如今,李朗依旧还有那一次机会。”
“你已经没有机会了。”天子陛下咬牙说道,他得做下那个决定了。
或许是李朗之前的话,触动了天子陛下的心,让他不愿意看着这个自己的亲信死在自己的眼前。
他极不情愿地扬手,脑袋也偏转望向了太极殿外的另一侧。
殿前百阶之下,李朗的口中发出了一阵狂笑声:“李朗还立在太极殿外,李朗就有机会。”
承天门之外,有更大的喊杀声响彻而起。
那里有万余名神策军将士,那些人是天子陛下用来给今日收场的筹码,也是天子陛下握在手中的底牌。
平定李朗之乱,少不了这些神策军将士,哪怕他们在天子陛下的眼中,只是用来为大唐流尽热血的小人物。
承天门之外的喊杀声响起,让天子陛下与一众神策军将士,都将目光望向了承天门之外。
李朗刚才说,他立在太极殿外就有机会,那如今是李朗的机会吗?
天子陛下不想看到丝毫的意外了,他的手掌挥落而下,是要身前的神策军将士,斩下那李朗的人头来见他。
那状若疯癫的李朗,身前还有拓跋硕的一杆长戟。
周围围拢而来的神策军将士,不能很快围杀拓跋硕,亦不能斩下李朗的头颅。
太极殿外,数道身影立在了殿前百阶上下。
两个用面纱遮盖了面容的年轻女子,出现在了天子陛下的身后。
太极殿外的风停了,火光黯淡下来,……
第二日的日出时分到来,八百大臣聚拢在了朱雀门之外。
往常的这个时候,朱雀门早就敞开,如今这朱雀门,可还关得严严实实的。好似整个朱雀门之后的皇城,都陷入到了往常难以见到的死寂之中。
诸位大臣不能进入皇城内,便开始相互谈论起来这其中的古怪。
很快有大臣发现,宰相袁从正和尚书令李朗,皆是不在今日的群臣之前。
平日里,这两个人虽然也来得极晚,可断然不该到了这个时辰了,还不出现在这朱雀门之外啊。
如若天子陛下怪罪下来,要拿走他们的脑袋,就朱雀门之外的这八百文武大臣,谁能出来阻拦?
众人议论纷纷之时,突然立在群臣后方的一位大臣,在瞧了许久之后,抬手指向了皇城之内,声音颤巍巍道:“诸位大人,那城内,好似没了咱们大唐的皇旗。”
众多大臣在这人一声之后,皆是用手掌挡在了眼眸前方,望向了皇城内的那面高扬的旗帜。
大家的理论之声更大了,好似都在询问,这今日的皇旗怎么就变了一个模样?
有人认出了那如今高挂在皇城内的旗帜来历,他对着诸多大臣道:“那旗我认得,是大燕的旗,是耶律明捷的旗。”
八百大臣中传来一阵哗然,皆是不清楚为何他们大唐的皇城之中,扬起了大燕王朝的旗帜?
难不成就在昨夜,大燕的那些逆贼,杀入到了皇城之内,又夺走了他们大唐的江山?
可昨夜的天穹那般晴朗,整个帝都长安城内,也没有喊杀声在他们这些人的耳侧回荡啊。
又有一位武将瞧见了立在城头之上的将士身影之后,当即抽出了腰际横刀,他的嘴唇都变白了,心中胆气比刚才那个大臣还要不如:“是……是他娘的河西武卒。”
众多大臣,都沿着他的目光望向了城头之上。
处处可见,皆是身披河西武卒的盔甲,也尽是唯有大唐西北之地,才能养出的健硕身躯。
就在那武将抽刀一言之后,众多文臣纷纷后退,武将向前而来。
他们抽出腰际横刀,挡在了那些文臣之前。
大唐不会因为皇城内的旗帜倒下,他们就完全丧失了心中的抵触情绪,这可能是立在城头上那些河西武卒,心中从来没有想到过的。
就在众多武将严阵以待,准备冲入皇城,为我大唐讨个说法的时候,那原本紧闭的朱雀门,张开了一条缝隙。
陪伴在天子陛下身侧的老宦官,在两位年轻宦官的陪伴之下,出现在了朱雀门之外。
走在前头的老宦官,佝偻脊背站定之后,深呼吸一口,说出了在场中人谁都没想到的一句话:“大家谕旨,今日不开朝会,请八百文武大臣快快退去,不要叨扰了大家今日的雅致。”
老宦官说完之后,生怕那外头的八百大臣,将怒气发泄到了他们的身上,赶紧带着两个小宦官就要缩回到朱雀门之后。
下一刻,就真有大臣往前几步,抬手指向了那几位宦官问道:“陛下这是何意?”
“还请陛下给大伙一个明确的交代。”
“对,请陛下言明为何咱们这皇城之上,扬起的会是大燕旗帜,守卫的会是河西武卒。”
那朱雀门在关闭之前,也不过是传来了老宦官的催促之声:“请诸位还是快快离去吧。”
这个时候,当然不会有人轻易离去了。
八百大臣振臂高呼:“我们要求见天子陛下,我们要问问天子陛下所为何意,又作何解?”
皇城之上,出现了更多的河西武卒。
也在众多的河西武卒围拢之下,出现了八百大臣中,大部分人都不怎么待见的一道身影,那是大唐的尚书令李朗。
也是在天下人眼中,满肚子坏水的那个李朗。
李朗出现在城头上,他的面容带着笑意,因为他看向了八百大臣,所以八百大臣停下了高呼。
李朗挥挥手,对八百大臣道:“陛下今日有些要紧的事情要处理,请诸位还是暂且先回去,等到过几日,陛下办完了事情,诸位自然就能够见到陛下。”
八百大臣怎么可能如此轻易应下?原本静止的水面,又起波澜。
他们言道:“今日不见到陛下,咱们谁都不敢离开。”
李朗扬手,喝止了这些人的话,他的手指从皇城之外的一道道身影之上划过:“陛下说了,今日谁若是不肯退去,罪同祸乱,格杀勿论!”
这声音让八百大臣,闻之觳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