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范围

明清之际骈文主要指在明代万历二十年(1592)至清代康熙六十一年(1722)共130余年间的骈文活动和骈文创作。在当时已享誉文坛,有骈文集问世,被骈文选本收录,对当时和后世产生重要影响者,视为主要研究对象。如陈维崧的骈文饮誉骈文界甚久,特别是登博学鸿儒科后,社会上掀起骈文热,陈氏卒后次年,即康熙二十二年(1683),同乡蒋景祁刻其骈文集《陈检讨集》十卷行世,之后康熙二十五年至二十八年间,四弟陈宗石刻《陈迦陵文集》五十四卷,包括《陈迦陵俪体文集》十卷。康熙三十三年,程师恭以蒋景祁天藜阁本《陈检讨集》十卷为底本,注释而成《陈检讨集》二十卷,并雕板问世。仅仅十余年间有三种重要版本行世,且是清代第一部清人注清代骈文别集。其后章藻功自注《思绮堂文集》十卷,于康熙六十一年刊行,雍正年间吴自高注陆繁弨《善卷堂四六》十卷,乾隆年间胡浚自注《绿萝山庄文集》二十四卷,清人注清骈现象值得关注。吴绮、陆繁弨、毛奇龄、章藻功、吴兆骞等皆有刻本行世,惟吴农祥骈文以抄本流传,但他们当时皆声名显赫,衣被文坛,亟待研究。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属专题研究,主要探讨明清之际骈文复兴的背景和主要问题,包括明清之际骈文复兴的动因和过程、骈文学的发展、骈文交际实用功能的拓展以及骈文的经典化历程。下编对明清之际骈文名家进行个案研究,在当时已饮誉文坛、有骈文专集或专卷、对当时和后世产生重要影响者,视为主要研究对象,如陈子龙、陈维崧、吴绮、毛奇龄、吴农祥、陆繁弨、章藻功等。揭示他们对骈文的革新以及独特的骈文风格,以及在清初以至整个清代骈文史上的影响和地位。

二、研究方法

在全面了解明清之际骈文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学、文体学、美学、文化学、历史学等方法,将文献整理与文学研究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促进,以问题为中心,以厘清明清之际骈文复兴的原因、成就和影响为目标,揭示清初骈文文献的存佚和流传情况,以及骈文的整体风貌和独特个性,探讨其对清代骈文复兴的影响,确立其在骈文史上的地位。


(1) 谢无量《骈文指南》,上海中华书局,1918年,第79页。

(2) 金秬香《骈文概论》,《万有文库》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6、129页。

(3) 谢鸿轩《骈文衡论》,广文书局,1973年,第728—790页。

(4) 李伶俐《论晚明骈文的复苏》(《中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4期),朱丽霞《〈壬申文选〉与〈昭明文选〉——从二者之比较看明季云间派的骈文创作及其文学史影响》(《东方丛刊》2007年第2期),吕双伟《晚明四六文流行下的〈四六法海〉》(《中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4期),杨艳香《从王志坚〈四六法海〉看明代骈文的发展》(《理论月刊》2011年第8期),苗民《学术个性与社会风气的抗衡——论王志坚〈四六法海〉》(《文学遗产》2013年第4期)、《〈四六灿花〉考论》(《文献》2013年第4期),贺玉洁《〈尧山堂偶隽〉及其骈文批评》(《人文论丛》2017年第1期)、《论〈四六灿花〉的选文宗旨及其骈文批评》(《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

(5) 李金松《晚明时期骈文的复苏及其历史意义》,《广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

(6) 张明强《明末清初文坛“六朝转向”与骈文演进》,《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

(7) 张明强《论明清之际骈文的经典化》,《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

(8) 朱丽霞《云间派创作与清代骈文中兴》,《文学遗产》2007年第4期。

(9) 刘湘兰《论明代的幛词》,《学术研究》2009年第7期。

(10) 于景祥《朱荃宰的骈文批评》,《文学评论》2012年第6期。

(11) 李慈瑶《明代骈文研究》,浙江大学2015年博士论文;贺玉洁《明代中叶江南骈文研究》,西北大学2019年博士论文。

(12) 谢无量《骈文指南》,上海中华书局,1918年,第79页。

(13) 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 骈文通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12页。

(14) 张仁青《中国骈文发展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16—480页。按,该书初版于台北,由台湾中华书局1970年出版。

(15) 陈耀南《清代骈文通义》,香港永安印务公司,1970年,第14—22页;谢鸿轩《骈文衡论》,广文书局,1973年;姜书阁《骈文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第514—542页。

(16) 莫道才《骈文通论》(修订本),齐鲁书社,2010年,第307—315页。按,该书由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初版。

(17) 于景祥《中国骈文通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881—986页。

(18) 谭家健《中华古今骈文通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553—660页。

(19) 曹虹、陈曙雯、倪惠颖《清代常州骈文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76—111页。

(20) 杨旭辉《清代骈文史》,人民出版社,2013年;路海洋《清代江南骈文发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

(21) 吕双伟《清代骈文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

(22) 王凯符《论清代骈文复兴》,《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

(23) 马积高《清代骈体文的复兴与考据学》,《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第5期。

(24) 尹恭弘《骈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第139—148页。

(25) 吕双伟《〈四六金针〉非陈维崧撰辨》,《中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4期。

(26) 马银银《〈铜雀瓦赋〉作者考》,《文教资料》2013年第28期。

(27) 何书勉《毛奇龄骈文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28) 张文静《吴绮骈体文研究》,安徽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29) 路海洋《被遗忘的清初骈体名家——吴农祥骈文刍论》,《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路海洋《清初俪体名手陆繁弨骈文探论》,《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路海洋《章藻功骈文刍论》,《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

(30) 杨旭辉《“性情独运”理论主张下的尤侗骈文创作》,《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路海洋《清代骈文史上的“异类”——论清初名才子尤侗的骈文创作》,《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31) 汪超宏《吴绮年谱》,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3页。

(32) 汪超宏《吴绮年谱》,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