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海运

一车车的粮食运到了皇宫。

海子里与各处牧场卖出了十万亩地,一下子获得了二十万石粮食,惊呆了许多人。

二十万石的粮食。

每车装载上千斤,需要三万运次,来回就是六万运次,如此庞大的数量,不是几日的功夫可以运完的,有人算了一笔账,皇上亲征出发了,恐怕粮食都没有运输完。

“皇上这招真厉害。”

“幸亏没有按照大臣们的提议,如果规定每人只能购买十亩,恐怕要卖完这些土地,至少需要几个月的功夫,如今和勋贵们达成了约定,半日就完成了认购数。”

庶吉士李长祥感叹道。

李长祥虽然是文人,却喜欢谈兵事。

不过也正常。

现在大明的时局,谁不担忧兵事呢,科道里也逐渐重视兵论,连殿试的时候,皇帝也会考校新科进士在军务方面的见解。

“饮鸩止渴罢了。”

同样是庶吉士的刘廷琮无奈摇头。

“皇上现在卖地卖的痛快,如此短视之举,恐我大明再无挽救之机了。”

听到同伴的痛苦,李长祥也平静下来。

同伴说的有道理。

刘廷琮苦恼。

“无非是长痛还是短痛罢了。”

“如何说?”

“以前没粮没钱,皇上什么也做不了,等死罢了,这是短痛,现在皇帝手里有钱有粮,至少可以做一些事情,万一解决了今日之困,却也是长痛。”

李长祥听完后,半晌才回应。

“总比等死强。”

两人无言。

“你我二人虽才疏学浅,然目睹此策弊端,虽无力独挽狂澜,然你我当以忠诚之心,向皇上上陈其弊,无论陛下是否洞悉,你我已尽臣子之责也。”

李长祥认可。

两人当即写奏疏。

皇帝手里有了几百万两银子,还有了二十万石的粮食,一夜之间,京城仿佛活了过来。

许多人看到了机会,也生出了信心。

两位庶吉士忍不住写奏疏,与他们一样的人还有很多。

很多人是不希望大明亡的。

以前看不到希望,现在有了一丝的机会,当然有许多人踊跃出来。

云南道御史卫祯固也提出了他的想法。

二十万石粮食太多了。

每天不断的往宫里头运,恐怕也非短时间可以完成运输的,日后还需要运输出去,来来回回太麻烦,不如直接运往亲征的沿途各地。

驸马都尉巩永固入宫的时候,朱由检就在看这些奏疏。

一旁还有陈演、范景文等大臣。

“二十万石粮食不够。”

“朕现在手里有银子,银子留在库房长毛就不是银子,朕打算把京城一些可用的官员派回家乡督粮。”朱由检说出自己的想法。

成华年间的漕运在十月开仓、十一月兑竣,十二月漕船开帮起运。

九月秋收入库上告朝廷,十月开始打开仓库清点规划,十一月诸事准备完毕,十二月开始漕运,后来随着黄河泛滥等原因,改成了第二年的三月开始。

每年的漕运,会有几百万石的粮食运输到北方。

永乐十三年,馈运北京的漕粮高达近六百五十万石,创大明历史最高纪录。

如此规模的运转体量和距离,漕运虽然提高了多倍的效率,路上的损耗也高达三倍到四倍,也就是说一百万石的粮食运输到北京,路上需要耗费三百万石的粮食。

每年都是如此。

这是疆域广大带来的结果之一。

随着人口的繁衍,北方多数土地无法自给自足,需要南方运输粮食,一两亿人口规模,传统的运输方式,造就了这样的消耗。

特别是北方漫长的防线。

大量的军士,带来更多的消耗,是明初就一直存在的问题。

毕竟大明虽然解决了大元,不代表蒙古在世界范围衰败,不光有帖木儿的兴起,还有其余的汗国存在,所以草原上的势力并不会甘愿衰败下去。

一直到十六世纪中叶,世界上的蒙古势力才拉开大规模衰退的序幕。

持续到十七世纪初期,这股心气才被磨平了。

不服也不行。

因为罗刹国起来了,从西方沿着足迹一路杀过来,东西合击,再也没有了可逃的战略空间。

简而言之。

运河并不是平稳的一条人工河。

许多地端是高低不同的,需要人工匝道,后世有电力之类抽水充水,如今这样的工程全部靠的人力,还有数百里需要陆运。

每年上千万石的粮食消耗在漕运上,还有数百万人口的劳动。

虽然的确带动了沿河一些城镇的经济,可得到的结果完全无法成为正比。

实际上。

北方就不应该有这么多人口。

奈何大明可开发的土地已经开发完了,北边是荒漠,西边是沙漠,东边是海,南边是丛林。

人却在不断的生。

只有长久的和平与多余的粮食,才能带来人口的增加。

这又是幸福带来的苦难。

比如西欧水手大规模的出海,成为海上马车夫,这属于苦难里的幸福。

出海是十死一生的无奈选择。

不是穷到活不下去,没有人会愿意出海的。

至于把大部分的国力投入到东南亚也不现实。

毕竟北方始终面临亡国的压力。

大明反而要把大量的国力投入到北方,而不是去开发东南亚。

这段时间,朱由检看了许多大明的奏疏,结合自己的眼界,有了自己许多的看法,大明许多的问题是无解的,需要超过时代的眼光才可能化解。

粮食永远是最关键的问题。

督运粮食,众人没有反对,反对的是皇帝提出的海运。

范景文以永乐朝的海运举例子。

大明从南方往北方运输粮食,最开始是漕运和海运同时进行,后来海运进行不下去,才在永乐朝停止了海运,全部改成了漕运。

对此朱由检早有准备。

“以前的漕运在冬季,那时候海上刮着北风,船只需要逆风航行,需要走之字才能航行,困难极大,容易被风吹倾覆。”

“现在漕运改为春夏,此时海上刮着南风,船只顺风而行,不需要走之字,没有被风侧吹的倾覆之忧,只要不使用南方兴起的尖底船,改为使用北方的平底沙船,朕认为海运是可以成功的。”

众人愣住了。

皇帝言之有物,仿佛有点道理。

这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优势。

南方的海运必然是南方的船只,北方流行的是平地沙船,适合在黄海渤海,因为黄海渤海的深度很浅,反而不适合南方的尖底船。

但是尖底船才能逆风航行。

永乐朝的时候,漕运找冬季,船只逆风航行必须走之字形,这就需要尖底船,所以是南方的船型。

古代的航行条件,逆风是非常容易帆船的。

因为很难保证不遭受季风侧吹。

只要遭受到侧吹,帆船有不小的几率倾覆,沿途上千里的逆行,增大了这个几率,才有海运全军覆没的结果,还真不是文官们的阴谋。

用海运运输粮食北上停止了一百多年,众人当然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不过海运并不是陌生的事物。

从天津和山东登莱往辽东金州海运粮食是一直存在的。

无论是天启朝,还是崇祯朝,往辽东的运输都以海运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