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拱火

茅房里人挤人。

上一位还没来得及提起裤腰带,立马被身旁等得跳脚的人抢了坑位,出来的人双腿软绵绵的,参加不了操演,脸上挂着自己都没发觉的微笑。

李彪忙前忙后,保持着自己队伍秩序。

自己的名字连皇帝都知道了,李彪内心激动,恨不得好好表现,让皇上知道自己的本事。

人与人之间,的确是有差距的。

朱由检感悟。

如杨茂林所言,御马监四卫营名存实亡,现在拉出来的一千余人,更像是牧场里干活的老百姓而已,不光贫穷,而且缺乏生活物资,衣服破破烂烂。

一年之中,没有几天可以吃饱肚子,油盐都舍不得用。

可就算如此,纪律性要比许多非洲人强多了。

朱由检开超市的那些年,印象最深的就是非洲人的散漫。

当然。

并不是说现在的军士纪律性很强,只不过对比的对象不同而已,如果对比李自成手里,或者多尔衮下面的精锐老兵,也无法相提并论。

至少这一千多人的队伍,能在校官们的带领下,围着琼华岛绕圈。

琼华岛很大。

只半圈的时候,队伍已经拉长略为混乱,等行军完一圈,进入第二圈,队伍变化越来越大,掉队的人越来越多。

有趣的是,无论是体力好的人,还是体力弱的人,经过桥头的时候,都会昂首挺胸,加快自己的步子。

因为桥头岸边。

宫女们在嬷嬷的带领下,于树荫里缝缝补补。

只是岸边风大,没多久,跑来几名小黄门,告诉几位嬷嬷,让带着宫女们进去偏殿干活,免得吹出病来。

宫里有数千名宫女,大多数做粗活,只有少部分才会分到贵人身边,伺候贵人是宫女地位最高的,包括太监也是如此。

这些宫女一部分来自于洗帛厂,一部分来自于西花房等,这些场所同样在皇宫的西北边,太液池的西边。

宫女是穷人家的女儿。

与多数的阉人一样,很多京畿地区的穷人实在没有活路,最后流落到京城自宫一刀,运气好,才能被皇宫收入进来,成为最底层的阉人。

朱由检已经回去了广寒殿,站在平台高处瞭望下方的场景。

拉拢军士不假,却不能丢了威望。

平易近人,要弄明白这个词的精髓。

乾清宫太监杜勋张了张嘴,想要询问晚上什么时辰开伙,平台上气氛严肃,沉思的皇帝变得深不可测,犹豫了片刻,选择了闭嘴。

侍卫们在殿门口守卫。

高起潜忍了又忍。

自己准备了诸多练兵法子,甚至连关宁军的练兵方法,自己也是研究过多年的,本来以为足够说服皇上,谁知道皇上竟然乱来,光行军算什么练兵?

皇上既然决定亲征,却又如此胡来。

“皇爷,行军的确重要,不过也有讲头,应该先学认旗帜,认会了旗帜,再学听锣鼓。”高起潜还是没忍住,开口劝道。

杜勋觉得高起潜说的有道理,何况昨日王承恩不是与陛下商议好了么,不然为何召高起潜入宫。

高起潜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军权,并不是出于支持皇帝亲征。

朱由检知道自己决定亲征,满朝文武没有人支持。

大明现在的局势,非常像一则故事——皇帝的新装。

人们都知道皇帝其实没穿衣服,但是没有人说出来,所以保持了脆弱的平衡。

当李自成大军进入山西的消息抵达京城后,就像那个叫破皇帝没穿衣服的小孩,打破了脆弱的平衡,局势直接颠倒。

那个时候,高起潜心里头的想法,恐怕是如何脱身了。

他可是听闻京师陷落后,当即逃之夭夭。

更何况自己还要查抄内廷呢。

不过高起潜的作用很大,可以利用他,让大太监们陷入内斗。

就像今日军士和将官被分开,自己的计划就进展的很顺利,不过还不够,需要继续拱火。

想要拱火,就要明白王承恩与曹化淳为什么不对付。

其实并不复杂。

“朕听校官们说,当年自从四卫营挑选走了青壮,组建了勇卫营之后,四卫营就荒废了,一年里操练不过三五日。”

“回皇爷,的确如此。”

有机会说御马监的坏话,高起潜怎么可能错过,他又不负责御马监,连忙指责,“四卫营军饷粮草克扣较多,军士不满,怨声载道非一日之功。”

这倒怪不了御马监。

朝廷没有拨款银两,御马监也为难。

不过御马监也不是没有责任,一百万两的银子发下去,能落到士兵们手里的有十万两银子已经是清廉的了。

“朕今日接触这些军士,才真正晓得民间疾苦。”

朱由检露出笑容,气氛变好了,仿佛拉家常说道:“你也是来自民间,你平日里却不向朕说这些,竟然学起了曹化淳他们。”

高起潜脸色大变。

皇上刚才说的是好话还是坏话,高起潜摸不准。

穷人入了宫,那也是最低级的阉人。

机会永远不会轻易的落到穷人身上,包括内廷也是如此。

王安,曹化淳,王德化、杨茂林这批太监,他们有个共同的身份,内书堂出身的太监,他们是从小送到内廷,进入内书堂读书,然后去文书房当差,开始了一路升迁。

比如曹化淳,十二三岁入宫,入宫时诗文书画无一不精,这能是普通人家出身的孩子么?

培养曹化淳的是王安,培养王安的是冯宝,这就是代代传承。

前朝,也就是崇祯皇帝的大哥天启皇帝。

阉贼魏忠贤在天启朝发家,这位才是穷人,虽然此人是烂赌鬼。

外人掌握了权势,受到内书堂以王安为首的太太监们的敌视,最后魏忠贤获胜,并杀死了王安,对“建制派”造成了巨大打击。

等崇祯皇帝登基,阉党被消灭,就像东林党卷土重来一样,内书堂也重新恢复了往日的权势。

当年在内书堂培养曹化淳的就是大太监王安。

曹化淳没退休前,担任司礼秉笔太监、东厂提督,并总提督京营戎政,可谓手握内廷的政权与兵权。

高起潜和王承恩不同。

王承恩原来头上的太监是刘克敬,刘克敬是当年选拔天启皇帝的皇后,也就是张皇后的太监,因为张皇后的原因,被魏忠贤杀死。

如果王承恩与曹化淳只是政斗。

那么高起潜属于从根上不受内书堂出身的太监们待见。

道理等同于科道官看不起传奉官。

王承恩势弱,拉拢高起潜,两人结为一派。

所以皇帝的一句,你也来自民间,真正刺痛了高起潜的神经,这是他最敏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