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养成计划
- 1979:文豪,从知青回城开始
- 十月钱塘
- 2115字
- 2024-08-22 00:04:14
跳出去……
陈艺雪听到许跃新的话,心颤了一下。
她听人提起过,香江那边的歌星开一场演唱会,能挣到好几万元。
相比之下,她作为文工团台柱子,每个月收入才不到200块。
说不羡慕是假的。
而今天,许跃新向她展示了另一种选择。
“你说得对。”
陈艺雪轻轻点头道,“可我不知道出去后该怎么做。”
“我无法想象脱离文工团后,一个人去安排所有的事。”
“你能帮我规划吗?”
大姨子这是把自己当成了人生导师啊。
许跃新往座椅上一靠,继续为她指点迷津。
“跳出去不等于脱离。你可以保留文公团的职位,不领薪金,平时自己干,偶尔给他们帮下忙,留条后路。”
“出去后,你先录歌卖给音像出版社,这样做的好处是试错成本低。”
“等哪天政策允许个人举办演唱会,你就可以像香江的歌星一样登台演出。”
“偶尔给文工团唱两首,也有利于保持你在社会上的知名度。等你正式以个人身份出道时,大家还能记得你。”
许跃新井井有条地为大姨子规划道。
陈艺雪听呆了。
他比自己还小几岁,居然能作出如此周密的安排。
短短时间内,就能为自己提供一个详实可行的方案。
真是了不起。
“就按你说的办。”
陈艺雪当即表态道,“后边有麻烦的地方,还希望你能继续为我指点。”
“都是一家人,别这么客气。”
许跃新说道,同时不忘宽慰,“出去后不要有心理压力,文艺事业迟早要走与市场相结合的道路。”
“你只是比别人先迈了一步。”
“嗯,我相信你说的。”
陈艺雪眸中含笑,点点头道。
在她眼中,许跃新不仅规划能力强,见识也非常地广阔。
许跃新抬手看了眼时间:“不早了,咱们回家吧。”
“那,你下次什么时候有空?我想再找你聊聊。”
陈艺雪依依不舍道,感到时间过得太快了。
“五天后。”
许跃新说道,“到时候早上见。”
把陈艺雪送回家后,许跃新回到自己位于科源社区的家。
此时天色已晚,许跃新推门进入卧室。
桌面上,台灯发出温暖的橘色光线,陈巧巧正坐在不远处的床头,双手抱膝眼睛看着地面,似乎存着心事。
“哎,在干嘛呢。”
许跃新走到媳妇跟前,轻拍一下她的肩膀道,“是不是受委屈了?”
陈巧巧从沉浸中回过神,仰起脸看向她:“没受委屈,我自个在这犯愁呢。”
“犯什么愁?”
许跃新坐到她身旁,轻抚着她后背问到,“我能帮你解决不?”
“就是暑假快过一半了,感觉自己什么都没干。”
陈巧巧面带忧愁道,“我同学有跟着导师做田野调查的,还有去部里,市里实习的,就我在家闲着。”
媳妇追求进步?好事啊!
自己必须帮她引路,养成未来的女大佬。
“这好办,从明天开始你去街道办实习。”
许跃新不假思索,立即给出答案道。
“啊?”
陈巧巧有点始料未及。
同学去部委干活,她去街道,这中间差距是不是有点大了……
许跃新看出媳妇的困惑,耐心为她解答。
“你不懂,这叫切换赛道,积累基层经验。”
“你在海里实习过了,再到基层走一遭,经历会更加地全面。”
“而且大伙都在高层次机关干活,只有你在基层,今后写进履历更容易引起瞩目。”
“最重要的是我可以百分百确定,以后国家用人导向是重用有基层经历的干部。你在街道帮上一段时间忙,以后会有很大加分。”
许跃新无比笃定道。
陈巧巧在旁边听着,等他说话后又消化了一会。
“你讲得有道理,我明天去街道问问。”
陈巧巧经过思考,表示认同道,“还得做好准备,防止基层的活不好干。”
“还好,这边住的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狗屁倒灶的事会少一些。再说你是暑期实习,他们不会把难缠的活交给你。”
“我明天带你一块过去。”
“嗯嗯,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陈巧巧松下一口气道,最初的忧愁已从脸上烟消云散。
第二天一早,许跃新领着陈巧巧前往学院路街道办。
一听说他俩都是燕大的学生,街道工作人员主动把他们请到书记办公室。
街道办书记是一位女同志。
当陈巧巧说明来意后,她立即爽快地答应了下来,表示陈巧巧可以任意挑选工作内容,热情得就像生怕陈巧巧反悔一样。
“我想写稿子,因为我本身就是中文专业。”
陈巧巧沉静大方地说道,“工作时间上我计划明天到岗,今后周一到周四上班,周五到周天休息。请问你们这边方便吗?”
“当然方便。能有你这样的高材生执笔,咱们街道今后的文字工作不用愁了。”
女书记笑呵呵地说道,感到非常高兴。
这些燕大高材生,毕业后都会进入国家中枢机关工作。
今天居然有一位主动愿来街道办实习,女书记觉得真是捡着宝了。
……
次日一早,陈巧巧按约定去街道办实习,许跃新前往约定的茶馆会见叶添荣,商谈在香江出版《高山下的花环》一事。
这一场谈判涉及到出版过程中的具体安排,以及利益分配,对许跃新来说是件大事。为此他特地换了一身新衣服。
半路上,许跃新特地去报刊亭买下一份今天的人民日报。
手持报纸翻阅几个来回后,他抬头看向亭子里的大爷:“有昨天,前天的报纸不?我要一份。”
“巧了,还剩下两份。”
大爷在报刊亭内翻找了一会,把报纸递给许跃新。
许跃新接过报纸,给了他一毛钱,再次仔细翻阅起来。
这回,许跃新在报纸上找到了人民文学社颁奖典礼的报道。
而且上边配的照片,正是茅老找自己谈话时的情景。
很好,许跃新要带上它去见叶添荣。
抵达茶庄后,许跃新看到一身西装革履的叶添荣已在茶馆内坐下,挥手和他打了招呼。
“许久不见,别来无恙啊。”
叶添荣礼貌地微笑道,叫来服务员点好茶水。
点完茶,叶添荣同许跃新进行过简单的寒暄,接着切入正题,“你那边最近有没有打听过在香江、海外出版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