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门大寨的议事堂内,一片肃然。方梦华带领着诸位文武官员,以及现任宋朝昌国县县令史才和包完、吕将、刘若仙等一众手下齐聚一堂,准备正式梳理舟山群岛的民政黄册和鱼鳞册,全面统计岛上人口及土地分布情况。方梦华坐在正堂的主座上,手中持着一份细密的黄册,这册子里详细记载了昌国县各个村庄的户口、土地、赋税等信息。这份黄册虽然旧,但在战乱之后,依旧是整个昌国县最为权威的民政记录。随着黄册一页一页地翻过,她的眉头也微微蹙起。
「史县令,虽然这份黄册详尽记录了昌国县的基本情况,但仍需对实际人口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尤其是岛上这些新来的难民。」方梦华说道,目光转向坐在一旁的史才和包完。她的话中不带一丝情感,却让人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
「方大王所言极是。自从贵教起义之后,昌国县境内青壮男子稀少,多数被朝廷征去充当壮丁。如今这些新来的难民,大多是老弱妇孺,实在是一个大问题。昌国县境内青壮不足,这是本官一直担忧的问题。如今虽然有些流民返回,但终究数量有限,恐怕很难恢复往日的繁荣。」史才眉头紧锁,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这两年来,方腊起义的战乱余波依旧影响着两浙大地。昌国县作为战乱频发之地,人口流失尤其严重,青壮男性大多被宋军征召为壮丁,留下来的多是老弱妇孺。虽然难民们流落至舟山群岛,但这样的畸形人口结构,依旧让史才深感头痛。
包完站在一旁,点头附和:「是啊,方大当家,若没有足够的青壮劳动力,很多事情都难以开展。」
坐在一旁的吕将和刘若仙也频频点头,他们也清楚目前人口结构的畸形会对未来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方梦华听着他们的讨论,心中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她微微一笑,打破了僵局:「史县令,包管事,我倒觉得现状未必是坏事。」
此言一出,众人皆愣了愣,纷纷望向她,不明白她为何会这么说。
「方大当家此话何意?」刘若仙忍不住问道。
「史县令说得对,但我看未必。」方梦华忽然一笑,语气变得轻松起来,「这些孤儿和寡妇,对我们而言未尝不是一种机遇。」
方梦华看着众人,目光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们现在的情况虽然看似不利,但恰恰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孩子多,尤其是孤儿多,说明我们有机会建设‘希望小学’,从小培养这些孩子们,培养我们的价值观和文化基础。他们将会是我们未来的根基。」
众人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确实,如今岛上的孩子大多无依无靠,若能加以培养,或许能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还有那些寡妇。」方梦华接着说道,「寡妇多则意味着我们可以建起一些工厂,让她们自食其力,从而改变这个时代她们被默认为家庭主妇的命运。权利的本质还是从经济自立开始的。」
听到这话,吕将若有所悟地说道:「方大当家的意思是……让她们走出家庭,参与生产?」
方梦华点头,笑道:「没错。在这个时代,男耕女织是天经地义的事,我们不妨开设一家纺织厂,招她们做工。这样既不会遭遇太大的社会阻力,又能逐步改善她们的生活状况。」
她的目光在堂中众人脸上一一扫过,继续说道:「既然如此,我们何不顺势而为?织布纺纱,不仅可以养活这些寡妇和孤儿,还能为我们带来收益。」
众人面面相觑,虽然方梦华的话似乎有些道理,但在他们的认知里,女人本该以相夫教子为本,何况是去做那些需要体力的工厂活?
刘若仙忍不住发问:「大当家,您是打算建纺织厂?」
史才忍不住开口道:「可是,纺织厂……我们岛上没有那么多织布机啊。」
方梦华微微颔首:「是的,我已经构思了一种新的纺纱工具,可以大幅提升织布的效率。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技术优势,建立工厂,让那些孤儿和寡妇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不再依靠救济度日。」
史才虽然年纪较长,却颇为开明,他点点头表示赞同:「方大王所言有理。只是,在我们这儿,妇人做工的事例还真不多,恐怕会遭人非议。」
「非议?」方梦华笑了,「在这里,谁敢来非议?再说,工厂给她们带来的不仅是收入,还有尊严和自立。这一点,不论男女,谁能反对?」
众人默然无语,方梦华说的并非没有道理。她的目光转向吕将和刘若仙,问道:「吕将,刘若仙,你们怎么看?」
吕将稍作思索,开口道:「大当家,离开东京太学这些年我在江湖上走南闯北,见过不少贫苦的妇人,也见过许多被迫为营妓的女兵。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的确是她们最需要的。」
刘若仙也点头附和:「大当家既然有这个想法,我们自当鼎力相助。纺织厂可以先小规模试行,看看效果再决定是否扩大。」
方梦华满意地点点头,示意周蒙花递上一份手稿,展开在桌上。那是一张详细的工厂建设图纸,上面标注着各个车间、仓库、宿舍的位置。
「这就是我设计的纺织厂。」方梦华指着图纸解释道,「厂房的核心是‘百花纺车’,也就是我改良后的多工纺纱机,效率比普通纺车高出数倍。」
听到「百花纺车」这个名字,众人不禁一愣,心想这名字倒是贴切。周蒙花和尤佳更是会心一笑,她们知道这是大当家特意为百花营女兵们取的名字,别有一番深意。
「百花纺车?」史才讶异地问,「方大王,这名字倒是新鲜。只是,这纺车的原理是什么?」
方梦华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了一张图纸,递给史才:「不必担心。我们可以自制。这是本座设计的一种新型纺纱机(致敬飞梭和珍妮纺纱机)。」
史才接过图纸一看,顿时瞪大了眼睛。上面的图纸虽看不懂其中的技术原理,但从图示上能看出,这种纺车比普通纺车复杂得多,显然功能也强大得多。
方梦华继续解释道:「这台纺车能够一次性处理多根纱线,比传统的纺车效率要高上不少。我们可以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产业化生产,让更多的寡妇和孩子们有活干,有饭吃。」
包完看着图纸上的设计,皱眉道:「大当家,这种纺车能做出来吗?」
「能。」方梦华毫不犹豫地说道,「我们可以先用一些废旧木料做成样机,等试验成功后再正式生产。只要有了纺车,我们就能大量生产布匹,不仅能满足我们岛上的需求,还能对外贸易,换取我们所需的资源。」
刘若仙听得兴奋,连连点头:「大当家这真是高瞻远瞩啊!若真能如此,那我们昌国群岛的百姓可就有福了!」
方梦华笑了笑,拿起一只木制模型,开始讲解起来。她耐心地向众人解释了飞梭、多工纺纱的原理,以及这台机器如何提升生产效率。众人听得津津有味,虽然对技术细节不太明白,但显然能看出方梦华的思路与常人不同。
史才也深以为然:「不错,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不过,方大王,制作纺车的工匠我们岛上也不多啊……」
方梦华笑了笑:「工匠的事,包管事和吕将可以多方寻找,必要时可以从宋朝那边高薪聘请。只要钱到位,工匠的事不是问题。」
包完和吕将都点了点头,表示愿意负责这项任务。
「总之,只要这个纺织厂能够正常运转,我们就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方梦华总结道,「孩子们也可以进入我们开设的‘希望小学’,接受现代化的教育,从小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和文化基础。」
她目光坚定,充满信心地望向在座的每一个人:「这些孩子,将是我们未来的根基。昌国,明州,甚至整个江南,未来都将因他们而改变。」
堂中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她的远见和魄力所折服。他们隐隐感觉到,一场悄然无声的变革,正在这个偏僻的海岛上酝酿。
议事堂里,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未来的计划,方梦华站在一旁,看着他们的热烈讨论,心中涌起了一股豪情。她知道,这条路注定不会平坦,但她有信心带领这些人,走出一条属于他们自己的道路。
不久之后,在方梦华的指导下,第一台「百花纺车」在沈家门大寨的工匠坊内组装完毕。虽然还只是一个粗糙的雏形,但已经足以让所有人看到了希望。接下来,她要做的,就是一步一步,将这个梦想变为现实。
而此时的她,已然开始在心中描绘着更宏大的蓝图。她知道,这不过是一个开始,而她的目标,远不止于此。她要做的,是改变整个时代的命运,为后人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