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改头换面,杨震归来

在刘隆的支持下,桓良顺利掌管永隆书坊,成为朝廷发行字典的唯一代理人。

随后几天,在他的安排下,原本洛阳城中以他为中心的二道贩子,全部原地解散。

当然,这些人,尽数被桓良吸收,成为了手中的可用之人。

永隆书坊的售卖,恢复了正常。

当然,由于这一波桓良的私下操作,字典的价格已经是居高不下,官铺售价高达一千钱。

当天下午,在桓良的授意之下,刘隆赠与他的话语,已经悄悄流出。

洛阳城中,《天子四句》广为人知。

“当今天子有鸿鹄之志,此乃我们儒学士子的幸事!”

“好一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如此壮志,吾等士子必将追随!”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何等的君王气势与决心啊......”

“原来天子开设书坊,发行字典,竟有如此深意。”

一系列操作下来,让永隆书坊在洛阳城中的地位愈发水涨船高,美名盛传。

与此同时,离开洛阳许久的杨震,回来了。

在回到皇都的第一时间,他没有直接去皇宫,而是先去了邓骘府邸一趟。

邓骘见到杨震之后,看着他清瘦的面庞,也是颇为震惊。

“伯起离开京师多日,怎么变得如此沧桑,身体可好。”

杨震一笑,揖礼道:“多谢大将军关慰,一切都好。”

邓骘点了点头,问道:“今日前来又有何事,请伯起直言,你我相熟已久,不必绕弯子。”

“将军如此待我,伯起很是动容。此番到访,确有一事与您商议。”

杨震一脸诚挚,继续道:“将军,如今陛下发行字典,开设书坊,你可知其中深意。”

邓骘不假思索,直接回应道:“让天下百姓习得文字!”

“大将军所说不错,但深层次原因还是要打如今世家对文化的垄断,撬动士子上升的通道。”

“不错,陛下曾也说过此话。”邓骘回想了一下,也是猛然想到了这一点。

杨震点了点头,又道:“这些都是陛下长远的计划,需要时间的积累。而目前最主要的是,陛下想要为将军平定西北羌人,筹集钱粮。”

此话一出,直接击中了邓骘的要害。

平西北羌乱,乃是他心头的大事,只是碍于朝廷钱粮无法支撑,才搁浅许久。

前些年,在与羌人征战之中,他曾大败。

故此,邓骘无时无刻不想着一雪前耻。

“没想到陛下竟然一直为我的计划操持......”

真是个好外甥!

见状,杨震也是一笑道:“现今陛下命我回关西一趟,臣不辱使命,已经拉拢了一批关西豪族,其中扶风窦氏、马氏,太原王氏、温氏皆都加入。”

“当然,我弘农杨氏肯定义不容辞,已经按照陛下的计划开始准备了。”

邓骘脸上一笑,已经从这番话当中听出了杨震的来意。

“伯起这是给我下圣旨来了......”

“岂敢......大将军那是皇室宗亲,当今国舅,陛下所尊崇之人,定当一心为陛下、为朝廷着想。”

“伯起只是来询问一下将军的意思,好回去向陛下复命。”

杨震说话极为聪明,将决策权甩给了邓骘。

邓骘大笑。

“我邓氏家族兴旺于南阳新野,皆都是深受太后和陛下的庇佑,才能有今日。如今陛下旨意,吾自当全力相助。”

“大将军顾全大局,一心为国,真乃英明之君。”杨震一拜。

邓骘大笑道:“另外,阴氏家族那边你无需操心,我邓家与其有旧,也会支持陛下的计划。”

“大将军,请受臣一拜!陛下有您这等臣子,何愁国家兴旺之!”

——————

不久之后,杨震满意地离开了。

他还得知了一个消息,在邓骘的举荐下,自己的同门朱宠已成为颍川太守,这让他很是欣慰。

没有耽搁,他便直接去往了皇宫面见刘隆。

正当杨震快要到宫城下时,他远远便看到了一个车架。

等看清下车之人时,他双眼猛地一瞪,大惊失色。

“桓良......你他娘的来这里干什么,又想给老夫捅娄子!”

杨震急了,脚下加快,小跑了过去。

“桓良,你给我站下!”

正下车的桓良闻言,立刻眼睛露出喜色,蓦然转头。

“杨师兄,您回来了!”

杨震一脸怒意,直接伸手揪住桓良的耳朵,怒斥道:“你来此处干什么,又要搞什么坏心思。这里是天子脚下,你搞出事情,师兄也救不了你!”

“啊呀呀.....疼疼疼......师兄你赶紧放手!”

杨震也是于心不忍,叹了一口气,便松开了手。

“赶紧给我回去,以后不准来这地方。”

桓良龇牙咧嘴,没好气道:“师兄,你干嘛!伤了我,小心陛下怪罪你!”

“陛下?你算哪根葱,赶紧给我闭嘴,立刻滚......”

“师兄倒是小瞧我了......如今我已然改头换面......”桓良说完,大袖一甩,径直朝着宫门走了过去。

“竖子,你给我快点退回来!”

就当杨震说完此话之后,下一秒,他愣住了。

只见桓良掏出一枚令牌,守城的士兵查验一番后,直接放行。

“师兄,还愣着干什么,陛下可是等你多日了!”

杨震有些犯晕。

“这段时间以来,究竟发生了什么......”

——————

章德殿内。

在得知事情前因后果之后,杨震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如今,看到一向无所事事的桓良竟有了身份,他心里也算是终于放下心来。

“多谢陛下,让这小子有了用武之地,臣也算是可以向恩师有个交代了!”

桓良闻言,笑道:“师兄,你就放心吧,在陛下手底下做生意,我自当竭尽全力,不会给您丢脸的!”

刘隆一笑,关心道:“你离开洛阳多日,舟车劳顿,朕感觉清瘦了不少。”

“多谢陛下挂怀!此去关西,我不负圣恩,已经拉拢了数个世家豪门,由我弘农杨氏牵头,开设郡县次级书坊。”

随后,杨震一一介绍了关西世家大族的分布以及关系,也让刘渐渐清晰了关西之地的势力分布。

尤其是太原祁县的王氏,他印象极为深刻,后世的司徒王允就是出自这个家族。

刘隆内心其实早就有了计划,从试点地区开始,慢慢辐射大汉十三州。

一旦字典带来无尽的利益,那些在一旁蛰伏的世家也就会趋之若鹜。

“陛下,臣回京师之时,去了邓大将军府邸一趟,他告知臣愿意全力支持陛下的字典推行计划,南阳郡可设分铺。”

闻言,刘隆点了点头:“伯起辛苦了,你这一次为朕的计划立下了大功!”

一旁的桓良听得也是来了精神,起身兴奋道:“原来陛下派师兄离开京师,回去干这件事情!”

“陛下高啊,原来您早就想到了这点,提前布局了!”

桓良终于明白了过来,当下内心对于刘隆佩服的五体投地。

“少说话,多听多学多思考!”

刘隆笑了笑,随后又看向了杨震。

当然,他现在最关心的是朝廷与世家大族方面利益的分成。

“陛下,臣与这些家族商议,所得利润七三分成。臣私自做主,还望陛下恕罪。”

刘隆一听,心里却是一愣:“七三开,这远远超出我的意料,这杨震的能力不容小觑啊!”

“何罪之有,伯起之行,朕甚为满意!”

桓良也是大笑,说道:“这些世家想要造纸,朝廷必须派人前去教授成立工坊,而其中最关键的纸药,他们也需要花钱购买。”

“再加商铺所要交纳的税赋,如此算来,朝廷的利润远远超过表面这些看似七三,实则已将近有八二。”

三人相视一笑,眼中纷纷闪着精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