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准备
- 团长:从禅达开始抗战
- 肯打鸡汉堡
- 2167字
- 2024-08-10 16:08:59
“报告团长,全部在这的人名都已经记上了,共一百....”
“一百五十三,干的不错,拿你那份吃食去吧。”
孟烦了有些错愕的听到王永初的回应,这位团长真乃神人也,从头到尾这么多人还真让他记明白数了。
当年的岳鹏举能记住自己手下的每个将士么。
转念一想,岳鹏举的功绩传颂千古,自己上来那眼前这位与他对比。
真不知是贬了赵宋中兴四将之首,还是抬了眼前的中校团长之臀。
那边的空地上,记完名的溃军们七倒八歪的躺着、坐着、站着、蹲着,咀嚼着猪肉和罐头牛肉(迷龙扔进去的)。
有的人吃得太快噎到,在那里直打嗝,眼见喘不得气,却不忍心吐出来,猛敲胸口往下顺。
有人想要多在嘴里打转,尝一尝肉味,又唯恐吃得慢啥都剩不下来。
实际上他们多虑了,看到来的人越来越多,王永初让阿译又买了不少材料,足以再让他们吃好几顿。
“咋样,味不赖吧,我正经东北厨子东北菜,还喂不饱你们这群兔崽子了。”
迷龙端着碗,他是这群人里吃的最斯文的,因为他并不像其他人那般饥饿。
比起果腹,他作为厨子的同时,还在等待食客们的阿谀奉承。
不辣没回应他,闷着头往未尽的碗里继续添菜。
在云南这地界,东北老天爷也许真开了眼,这顿猪肉炖粉条味道真不错。
猪肉咕噜着翻腾,五花肉清晰的分开油脂和瘦肉,粉条清澈透亮,在汤中像飞舞的银蛇。
白菜的清甜跟酱油的咸涩纠缠在一起,吃到嘴里层次分明。
王永初的评价就简单多了,这帮人饿的都快成狗了,你给顿啥都香。
接过张小七递过来的碗筷,王永初坐到孟烦了的身边。
“禅达的溃军我最多能征到多少,孟烦了?”
孟烦了把头从碗里拔出来,颇不确定的回复。
“一千五百之数差不多,看您啥时候拔营出征,以及训练多久。”
“一个月,最多一个月时间,必须准备入缅,上峰在催,而且,前线的战事容不得咱们拖。”
听到这话,孟烦了嚼着嘴里的肉,心中苦笑起来。
禅达这地方消息不一定灵通,但溃军们也不是傻子。
远征军,美国人英国人出物资训练,调经验丰富的将领来指挥。
若是前方的嫡系精锐们真在缅甸打了个大胜仗,何必来征集一群溃军。
溃军们经过战火洗礼不假,训练水平低下也是真。
老兵油子们会打仗,会保命,却不一定认得坦克、飞机、火炮的具体型号,也谈不上反制这些物件。
阿译这种认得书本知识,没见过战场实际的却又不会打仗。
王永初没必要将大伙心知肚明的事情揣着掖着,前线战事吃紧,这件事挑明白,也好让这群人意识到备战的重要性。
自抗战以来,国家军队无论从质量和数量上都存在着巨大的问题。
先是之前的数场会战,消耗了大量的精锐部队,包括已经被说烂的德械师。
即第八十八师和八十七师团两个代表师团,和第三师、第六师、第九师、第十四师、第三十六师这些不算太出名的部队。
随着几场会战的失利,大量部队被打散编制,伤亡惨重。
到王永初这里,杂牌部队的问题就更多了。
在军事技术飞速发展的时间,国军的军官大多学习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水平的战争知识,去面对一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战争。
日本人陆战的战术和装备水平放到欧洲战场一团糟糕,但我军这边表现更差。
贪腐横行,军队职责混乱,为了物资,作战军官天天到物资官家里磨嘴皮子,送礼疏通关系。
能识字的基本就能当参谋,能当参谋的又有一半看不懂地图。
“您有什么吩咐,直说吧。”
“明天开始集训,跑步,按步兵操典来就行,你去把所有的基层军官挑出来,准备给他们补课。”
“陆续来的人慢慢梳理,这一百五十多号人,给我先编成一个连。”
“设三个排和专门的炊事班,另外划几个人专门搞后勤,找个心思灵活,眼皮下面不贪的。”
“把会搞土木作业的老兵油子搞到一起,让他们给没打过仗的教挖坑去。”
王永初一边扒拉饭,一边在空中指指划划,吩咐给孟烦了。
“后勤那里让康丫来吧,他是您老乡,打过仗,也干过第十七整理师的运输营准尉副排长,稳当。”
孟烦了掰着手指头给王永初提建议。
“调个你们圈外的,当个副的后勤官,看着他,副的那个找个会写字的,每笔账记得明白,要年轻一点的学生兵,尤其是一根筋的愣头青。”
“山西那地界出来的,穷惯了,别克扣下。”
“哎呦喂,看您这今天的气派,这可算不上小气。”
王永初挑出碗里的一片白菜,用筷子把它夹到孟烦了眼前晃悠。
“那你说说这白菜叶子贵,还是这猪肉贵啊。”
“那自然是猪肉,怎滴,我们是白菜,还是猪肉?”
孟烦了从自己碗里拽出块猪肉,也放到自己眼前晃悠,菜汁滴滴的落入碗里。
“都不是,你还真想当盘菜呢,这点玩意吃咱们肚子里才有用,贵不贵的不进五脏庙都没用。”
“下一个,炊事班就用蛇屁股吧,他会做菜,饭好吃就能服人。”
孟烦了点了点头表示认同,广东人蛇屁股的汤炖的确实好,南北老少皆怡。
“三个排的排长,你找几个至少两年的老兵,最好是认字念过书的,能有你这文化水平的最好。”
“算了,你这有文化水平没战斗热情的人精,还是少点吧。”
孟烦了想辩解几句,意识到自己示予外人的形象,转移了话题。
“那就剩挖坑的,您有啥说法么?”
“找本地的一些士兵,他们熟悉地形土质,挖的有经验,其次,找些打过硬仗的,让他们分享点过往的挖坑辉煌时刻。”
“溃军里裹了不少没打过仗的,学会挖坑至少能死的慢点,明天早上八点集合,准备跑步,没表找阿译看。”
说完话,王永初吃完碗里剩的,走出了院子。
唯有孟烦了心中犯嘀咕,这位爷记性可真够好的,哥几个的底子被他摸得真可谓一清二楚。
一个连的框子随便几句就定了个大概,乍一看也没甚破绽,上峰是真派了一员虎将。
最重要的是,他真把新兵蛋子的命当命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