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非常盛行灸法。

远有鲍姑(鲍姑的灸法经验主要记载在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内),近有叶广祚(《采艾编》),还有叶茶山的《采艾编翼》,更近的有曾天治、苏天佑两大家,这些前辈们的经验启迪着我。

我对岭南灸法的了解,亦有一部分来自民间。

粤东(包括我的老家陆河县)有一种灸法,叫“叭”火。为何叫“叭”火?因为用灯心草蘸油焠烫穴位时,会发出“叭”的一声,所以我们将这种灯火灸称为“叭”火。

由谁来操作呢?一般是年老的妇女,我们本地人叫这种“医生”为“先生娘”(“先生”是医生的意思,“娘”是女士的意思,先生娘,即女医生)。找她们看病的多是儿童,她们辨证的方法简单,该法适应的病种也很局限。看到肚有青筋,则认为有“风”,主要症状就是腹痛或积食;看到额有青筋,则认为有“射”,主要症状就是精神失常。

不管有风,还是有“射”[1],治法都是拿灯芯或灯心草,点燃,焠烫穴位,效果非常好。

像粤西的阳江,很多地方有“四婆”(一般都是排行第四的老太太)接诊,不过阳江人用的是烧艾火,将艾绒搓成绳状,点燃,焠烫穴位,效果也非常好。

粤东人的“叭”火,粤西人的烧艾火,都是一般灸法。

广西龙胜地区也有人用灸法,既有直接艾炷灸,也有灯火灸,不过烧的火力很猛,身上都烫得坑坑洼洼,以现在的角度看,大可不必,仅用小米粒大的艾炷即可取效,绝不会造成重大灸疮影响生活。

我在研究古今灸法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民间的灸法应用,并糅合自己近二十年的针灸经验,稍调整了一下直接灸的操作细节,形成了“范氏米粒灸”,使之更适合忙碌的现代人使用。

范氏米粒灸有六个特点:①艾炷小,炷如小米、黍米、大米粒;②以有治烫伤功效的紫金膏作为黏附剂,涂抹厚薄随艾炷大小而变化,黏附剂和艾绒同等重要;③不拘泥艾绒的新陈,因艾绒与紫金膏接触之时,就吸附了油剂,故陈化对于疗效来说并无意义;④因紫金膏吸附能力强,故艾炷形状可完全不拘泥于塔形;⑤临床应用穴位广泛,有大量突破前人禁忌之处,拓宽了治疗病种;⑥范氏米粒灸不追求起疱发疮、伤害小。

另外,取得好效果的前提一定是中医基础知识扎实,熟悉经络穴位及宜忌,按病患的证型来排经布穴,故业外人士想要自灸,前期请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由医生配好穴位再灸,其间出现变化,也一定要跟医生反馈,由接诊医生做出相应的调整,或给出纠偏的方法。

本书只是纪录分享笔者个人使用米粒灸的经验心得,不代表历代中医使用米粒灸的全部经验,所以特别标明为“范氏米粒灸”,以免引起读者误解,认为米粒灸只有笔者一家之言,以偏概全。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如有错漏,还望多多指正。

范怨武

2023年9月1日于深圳


[1]注:“射”为客家发音,具体是何字,不得而知。辨“射”之时,常会说“死人射”,意为小孩受到惊吓,出现精神症状,类似《刘弼臣实用中医儿科学》里所载之客忤。此证多见于小儿,多因小儿神气未定,卒见生人或突闻异声、见异物,引起惊吓啼哭,甚或面色变易。也与“含沙射影”之“射”,有相近之意,传说一种叫蜮的动物,在水中含沙喷射人的影子,使人生病。东晋干宝《搜神记》曰:“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则身体筋急,头痛、发热,剧者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