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舆论战

查尔斯向来只在必要的时候争辩,而且从不弄虚作假,每条述状都是有理有据。

但那是个人对个人,而且必须是讲理的遇上讲理的,这种方法才有用。

报社舆论的唯一要点,不是让对方觉得你有道理,而是买报纸的那些乡井市民,要让他们附和你,愿意为你的言论花钱和宣传,那才有用。

到了这份上,就是个技术活了。

曾生活在信息大爆炸时代的查尔斯深谙这一点。

结合一些当下市民最爱听的话,以及用那些他们耳熟能详的作家名言来压倒对方,就能取得有效的战果。

圣·安托阿区的居民,一大早起来,马上就意识到这个地区的报社在打仗,看过第一篇贬低和污蔑【今日晨报】的新闻评论,他们只是觉得有些意思。

随即,他们买了这家报纸,想看看昨天报道噩耗的报刊,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击。

在看到查尔斯撰写的一条条针砭得体的辩词,以及娴熟又不失通俗的论述,这一众爱看是是非非的市民,很快就被俘获了芳心。

紧接着,各家设立在本区的报纸都开始联合起来,罗列出这家报社的累累罪行:拖欠薪酬、搬弄是非、捧国王的臭脚……

当然,对于一些容易遭来贵族打压的言论,他们用词十分小心,并且很是隐晦。

到了最后,他们干脆把讽刺小品栏单独从报纸上摘出,做出一张张更为廉价、更易宣传的传单,以此不断扩张自己的舆论战地。

早有预料的查尔斯,乐得如此一次性解决问题,免得每天都要和这些人争论不休,他很快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在刚开始,他只是被动的,将一个个不管真实或虚假的指责扳倒,并不刻意回击。

然而因为用词的无可挑剔,连最专业、常年诋毁的批评家也对他密不透风的自证无从下手,一共七家报社,加起来的总销量胜不过查尔斯这一家。

“我的上帝啊!他是哪位大作家?文字优美得像歌德,浪漫如雨果,每一句话都恰到好处,比一篇诗还婉约动人……”

“他多可怜,被联合打压到这个地步。”

“说得对,一个正直毫无过错的报刊和作家,不应该忍受这样的欺辱啊!”

“我真希望他能不要这么好脾气,反击回去,我愿买下这家所有的报纸。”

“那几家报社!正巧就有一家在楼下,又恰好我的夜壶还没倒!”

这正是查尔斯想要的效果。

营造一个被诬陷者的形象,往往最容易获得人们的青睐和垂怜。

事情完全发酵的时候,早晨已经过去了,到了用午餐的时候。

多年以来,接连重大的事情都与平民百姓息息相关,这让每个法兰西人在闲时都会买上一份报纸,以了解要事。

而在连小孩子都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后,查尔斯开始了他的反击。

他表现得像一个受尽刺激的青年该有的样子,先露些锋芒,在对方再度打压之时,他将写满了十几页夹枪带棒的言辞尽数发表。

这其中,他说明了忍让的原因。

对方只是污蔑他,还算不上心肠歹毒,也许只是误会。

随后马上便是发难的原因。

方才有人提供了一系列七家报刊贿赂和附和时宜的言论。

他把他们从一个个党派里踢出,最后只留了一个身份给他们。

墙头草。

在什么时期就吹捧什么时期的统治者。

这一项不大不小的罪行,加上查尔斯刻意描绘他们以这种方式迫害过平民,又迫害过贵族,那就完全是罪孽滔天了。

到了傍晚,本来就力不从心的七家报社,因为自证更是手忙脚乱,苦苦证明一些自己根本没做过的事。

但这分毫不起作用,固有印象已经在人们心底扎根,临近他们的街铺全都遭了殃,一切污秽恶心叫人望而生厌的东西,将这些报社改造成了厕所。

而在【今日晨报】这边,慕名而来的民众把报社堵得水泄不通,一个个期盼的目光,只想见一见这文采过人的撰写者到底是谁。

他们都认为,那个人现在一定就在报社里边,笔耕不辍,耗尽心力的写出一篇又一篇佳作。

然而,查尔斯此刻却才刚刚睡醒,在印刷所里,和格里芬看着一张张纸填上内容,马上就得到一笔笔真金白银。

在舆论完全往【今日晨报】一边倒的情况下,圣·安托阿除了那七家报刊自己出资建立的印刷所,其他的都纷纷改了风向。

大多数印刷所都将新合约马不停蹄地送到格里芬面前,要求的印刷费用消减了一半,甚至更多。

没人会跟钱过不去。

“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查尔斯!今天的收入抵得上以往两个月,这简直不可思议。”

格里芬眼中贪婪的光芒一刻也没有熄灭过,他此刻仿佛做了一个美梦,臃肿的身体虚浮起来,要飘到天上去。

查尔斯指了指太阳穴,说道:

“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老子爱死了文学!”

报社里的约瑟夫看着外面热情的市民,让他差点以为是暴乱,从一大早开始,这里纷至沓来、蜂拥而来的访客便让他不得不将门牢牢锁住。

上过战场的经历,让他没有发怵,恪尽职守按查尔斯的要求,不把一个人放进来。

为了昨晚的事,他独自想了半宿,知道自己情绪过激。

虽然心里还是对消息的来源大为不解,但他也查明,查尔斯是土生土长的巴黎人,在半个月前因病退学,从来没有和英格兰人接触的经历以后,也相信了查尔斯。

他诚挚地向查尔斯道了歉,轻而易举便获得了原谅。

除此之外,每个月的薪水,也由查尔斯做主,翻了一番。

这笔钱对于在战争时期就把腿脚跑得不利索,又常年醉酒的约瑟夫,无疑是雪中送炭。

门外一声声浪潮,更让约瑟夫觉得自己差点冤枉了一个不可多见的好人。

由于拿破仑对学术的注重,连约瑟夫这样从贫民窟出来,可以说得上是文盲的愣子,也学到了最基本的知识。

在读过查尔斯写的那些辩论词,约瑟夫心中的敬仰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