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分化瓦解

自大军东征以来,李渊整日心系中原战事,未曾有一日断了念想。可他之所以选择和太子坐镇长安,还是担心突厥的草原部落兴兵南下。

与初生牛犊不畏虎的李世民相比,年过半百的李渊对于突厥兵马的恐惧,可谓根植于心、由来已久。

那是在北周建德年间,李渊那时还是个不满十岁的孩童。当时的突厥部落在经历了土门可汗和室点密可汗两兄弟的数年征战后,由木杆可汗继任大可汗,正处于鼎盛时期,向东征服了契丹、同罗、奚、靺鞨,向西兼并了铁勒诸部、昭武九姓,甚至还灭亡了当时的漠北霸主柔然和西域强邦嚈哒帝国,其疆域横跨欧亚,纵横两万余里,骑兵精锐骁勇,控弦之士动辄数十万之众,所向披靡、称霸天下。

突厥原本是柔然锻奴,因结盟西魏逐渐崛起,而其部族嗜杀善战,将苍狼视为圣物,故而每次出征总要树起一面狼头大纛,以示威风八面。久而久之,狼头纛也就演变成了突厥兵马的战旗。

突厥有阿史那部、舍利吐利部、贺鲁部、阿史德部、苏农部、卑失部、绰部、悒怛部等十余个部族,其中以阿史那部最强,因此历代可汗均出自阿史那部。不过,也正因为突厥松散的部落联盟体制,才需要强有力的雄主才能统一人心。

当时,年轻的北周武帝宇文邕不满突厥木杆可汗的跋扈,与之交恶。随后,木杆可汗就于当年引兵南下,攻破长安,大肆掳掠而去。北周因为兵力不逮,数战不利,许多战将和士兵战死,就连妇女小孩也未能幸免。许多汉地的百姓,也是在那一次被掳掠至漠北成为突厥人的奴隶。

李渊的父亲李昞,就在那次兵灾之中,为了保护家人的周全,永远地离开了他和母亲。若不是小姨独孤伽罗将他们母子接到自己家中,后来姨夫杨坚建立大隋并将父亲的爵位交由他继承,或者李渊此生已是冢中枯骨了。

虽然后来宇文邕接受教训,选择了与突厥合作,一起攻打宿敌高氏家族建立的北齐,可木杆可汗依然是那样专横跋扈,我行我素,致使宇文邕长时间冷落来自草原的皇后阿史那氏。后来,侄女窦氏提醒宇文邕,为邦国计,当善待阿史那皇后。这才彻底改善了与木杆可汗的关系,木杆可汗转而全力支持宇文邕,北周王朝遂逐渐强大起来。

奈何,宇文邕虽是英主,不假天年,于壮年之时猝然崩逝,其子继位之后,荒诞不经,短短两三年之内,将帝国折腾的乌烟瘴气,江河日下。在此背景下,杨坚通过政变上位,建立了大隋王朝。

杨坚确是一代雄主,他不但一统南北,对突厥也是剿抚并用、一拉一打,数年间,突厥不但彻底分裂为东、西两部互为仇敌,而且实力大为削弱。杨坚曾经派监门将军长孙晟常年出使突厥,长孙晟箭术超群,曾在西突厥阿波可汗的驻地,一箭射下双雕,成为了一则典故。

长孙晟不但箭术超群,而且涉猎经史,可谓文武全才。其时,突厥的雄主土门、室点密、木杆皆已故去,遗下诸多子孙,争权夺利,自此内部分裂,互相征战,导致漠北大乱。长孙晟因势利导,分化瓦解,多次向隋文帝杨坚进献削弱突厥之计,都取得了实效。

突厥对李渊有杀父之仇,可李渊自小孤苦,虽然有几个庶出的长兄,却没有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母亲、小姨和姨夫对他的盈盈期望和谆谆教诲,养成了他行事稳重、仁义待人,却胸怀宽广,矢志不渝的复杂性格。

李渊一直以来就将长孙晟视为英雄,他还专门为二郎李世民迎娶了长孙晟的女儿,这既是敬意,也有继承遗志的愿望。

李渊所处的时代,见证了隋朝一步步的强大,也见证了它迅速地走向灭亡。王朝更迭,风云巨变,沧海桑田,人事变迁。当初隋文帝杨坚曾自夸,我生五儿,皆是一母同胞,却不料,悠忽数年,除了疾病外,杨广将他的兄弟杀了个干干净净。

李渊与杨广说起来也算是至亲,他于是将隋朝败亡的原因归结为杨广废弃人伦,残杀至亲。故此,李渊对人伦之义、亲族之情格外重视。

隋朝的迅速败亡,间接促成了突厥的强大,李渊生怕儿时的那一幕重新上演。但目下大唐处在十字路口,正处于中原鏖战的关键时刻,丝毫不得分心,也实在没有余力。突厥的向背极有可能左右战局,李渊对突厥部族,可谓是又恨又怕!

目前,李渊是喜忧参半,因为新任頡利可汗虽然宣布继续履行与大唐的盟约,但此人阴鸷,依李渊对他的了解,他目下只不过还没有完成内部的调配统一,一旦他完成了此项工作,大唐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頡利可汗继位之后,漠北突厥的权力格局为之一变,由于他之前一直是南面可汗,因此他的属地部族受到他的重视,汗庭的重要职位也大多来自他的嫡系。前任可汗处罗可汗一直是东面可汗,自处罗可汗继任大汗之位以后,东面可汗转由阿史那什钵苾继任。

阿史那什钵苾是始毕可汗的亲子,他原本有机会继任大汗之位,但因为年纪太轻而作罢。但很早的时候,始毕可汗就将他放在东面历练,因此阿史那什钵苾在草原东面的奚、霫、契丹、靺鞨等部族中间有着极高的威望。部族成员尊称他为突利可汗!

頡利可汗虽然用兵诡诈、奇谋悍勇不乏其类,但他心胸狭隘,在用人方面对突利可汗及其部属可谓是多加防范。当然,这与突利可汗威望高地位重也不无关系。頡利可汗既要拉拢突利可汗以壮大自身实力,又在处处防范突利可汗深怕他取代自己的位置。

叔侄二人都是突厥王族中间的人杰,彼此之间对对方的心思也都是心知肚明。突利可汗既然眼看自己和自己的下属并不能得到大汗的信任,渐渐地也就自立于东面,与汗庭的这位大可汗面和心离了。

当李渊得知漠北汗庭的现状时,召集重臣会商目下大唐对漠北的外交策略。众臣一致认为,此时应当拉拢突利可汗,最好能够扶保突利可汗上位,以达到从突厥内部分化瓦解近而削弱其力量的目的。

李渊于是又准备礼物,准备派遣太常卿郑元寿北上出使突厥汗庭,厚交頡利可汗。另派特使唐俭前去结交突利可汗,并带去李渊的亲笔信。李渊在信中表示,如果突利可汗有意谋取大可汗之位,大唐可以助他一臂之力。

突利可汗看到李渊的来信之后,惊愕不已,他直接将来信给烧掉了。但,一种意念就像是一粒种子已经埋在了温润的土壤里,无言地成长着……

颉利可汗也并非眼瞎耳聋,耳目早就将突利可汗的动向报告给了他,只是颉利可汗并不知道李渊信件的内容,这反而更加加深了他对突利可汗的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