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窦建德称王

杨广真的是无力回天了么?

即便此时,他已是无兵可用,但至少他还是天下唯一名正言顺的帝王,至少洛阳王城和江都还在他的手中,至少他还有御林军护卫十余万人,至少天下还有许多没有造反的地方仍然是隋朝的地盘……

只要他有认错的勇气,承认之前虐民的暴政是自己的错误,近而改弦更张,勤政爱民,让百姓回归生产,他还是有机会的。

杨广即位之初,因为有他的父亲隋文帝杨坚给他打下了万里江山,他继承了非常雄厚的家底。为此,他一心效法秦皇汉武,想创建一番雄图霸业,故而将自己的年号命名为大业!

杨广的性格极其倔强,脾气极其暴躁,不许有任何人忤逆于他。这本是一代雄主皆有的通病。只可惜,杨广又缺乏他的偶像汉武帝那样的反思能力。汉武帝晚年,经过巫蛊之祸的创伤,汉武帝痛失爱子与自己的发妻诀别。

但他能够痛定思痛,面对百姓日益穷困奋起造反的乱象,他能够做到自我剖析,并发出了著名的轮台罪己诏,又任命了田千秋、赵过等一批一心为民的干吏,一心富民。汉武帝的主动认错,等于是悬崖勒马,将即将偏离轨道的大汉王朝拨乱反正,挽救百姓于危殆的边缘,这正是他作为一代雄主真正的伟大之处。

可是,杨广做不到,到底是他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还是他没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这个就不得而知。总之,二者导致的结果都一样,不去改正错误,就要承担错误带来的后果。杨广最大的错误就是,虐待百姓,不把百姓当人看,他的这个错误致死没有改变。

天下的百姓是无辜的,他们不该为了杨广的一己之私和他的雄心大欲白白搭上自己的性命。杨广不给他们活路,他们当然就会自己找活路……

在风起云涌的隋朝末年农民大起义的烽烟中,走出来了一位布衣英雄,他没有李渊和李密那样显赫的出生,却也凭着自己最为朴素和简单的正义闯出了一番天与地。这位布衣英雄,就是我们下面要介绍的人物——窦建德。

李密取得洛水大战的胜利之时,窦建德已经在河北称王,此时他已经反隋数年,在河北一带素有民望。缘何?他出身于民间,深知百姓生存的艰难,因而每每于自己攻占的地盘之中推行仁政,让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加之他作战勇猛、善于谋略,常常能打胜仗,所以能够得到诸多将士的拥护,终成一方名副其实的王者。

窦建德与其他诸路反王有着极大的不同,他起兵虽然也有乱世裹挟的成分,但他起兵的初衷却是起于他心中的大义,他不贪财不好色对于官位也没有什么奢求,但他就是一副侠义心肠,可以这么认为,他就是为义而生、为义而活。

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杨广治下塌陷的一片天,是让窦建德支撑了起来!

史书中说,窦建德是贝州漳南人,他家中世代务农,自称是汉朝窦太后的父亲安成侯窦充之的后裔。他身材魁梧,力大无比,为人轻生死重然诺,喜欢行侠仗义。

窦建德年轻的时候,有个同乡人因为家里穷没办法下葬去世的双亲,窦建德当时正在地里耕田,听说此事后叹息了好久,于是解下耕牛送给那家人用来办丧事,为此同乡人都被他的义举所感动。

有小偷于夜间潜入窦建德家中行窃,窦建德站在门前,小偷进去以后,窦建德一人与他们搏斗,前后打死了三个。剩下的小偷都吓破了胆,再也不敢进去行窃了。于是在院外请求窦建德归还那三个人的尸体,窦建德回答说:“你们把绳子投进来,我把他们三个人捆上。”外面的小偷就把绳子投了进来,不曾想窦建德把自己的身体系在绳子上,让小偷拉到了外面,窦建德又提刀力砍数人。外面的小偷吓得魂飞魄散,顾不得被砍的同伴,各自逃命去了。

自此,窦建德家中即便是没人也再没有遭过贼,而他仗义勇猛的名声也传遍了十里八乡。窦建德的父亲去世的时候,乡里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有千余人,但别人送给他的东西他悉数拒绝。

隋朝大业七年,隋炀帝募兵攻打辽东,窦建德在军队中任队长。他不仅作战勇猛,而且很能团结部众。但此次参军的经历,也让窦建德对杨广的雄心大欲心生厌恶。

当时杨广号称百万雄师,征讨高丽国,却沽名钓誉把军队打扮的好似仪仗队一般,声称只要投降一概不杀。结果高丽国的军队往往诈降,先来投降的军队摸清隋军的情况后又偷偷跑回去继续和隋军对抗,让隋军吃尽了苦头。杨广这种百万模特宣扬国威的做法,不但没能征服高丽的人心,反而连自家百姓的人心也丢失了。

参军回来后,会邑人孙安祖因为偷了羊被县令处以笞刑,孙安祖一怒之下杀了县令,然后逃到了窦建德这里,窦建德认为孙安祖是个义士就把他偷偷的藏了起来。

后来天下饥荒,群盗并起,窦建德于是与孙安祖商议道:“昔日文皇帝在位时,天下疆土辽阔,征发百万之众攻打辽东,尚且不能取胜。而现今灾害连年,民生凋敝,主上(指杨广)不但不加以存恤,而且还要御驾亲征。以往攻打辽东,前去的壮丁十个里都不能返还一个,当下我等还没有恢复元气,朝廷又要征召。大家心中都很恐慌,害怕又死在战场上。大丈夫如果活着,应当建功立业,怎么能做屈死鬼呢?我听说高鸡泊一带绵延数百里,中间芦苇荡众多,交通不甚便利,我们在那里起事,占山为王,结纳豪杰,并静观时变,图谋大计。”孙安祖非常赞同窦建德的意见。于是他们就招募了一批乡勇,前往高鸡泊潜伏了起来。

当时张金称在河间拥兵数万,高士达在清河屯兵千余人,他们都在窦建德的家乡一带活动。这些盗贼进入村落往往烧杀抢掠,唯独不敢进入窦建德居住过的村子,于是郡守就怀疑窦建德与这些盗贼有往来,而把他的全家老小都抓了起来杀掉了。

窦建德回到河间府后,听说家人被杀害,于是带领麾下两百余人归附了高士达。高士达自称东海公,让窦建德领兵。不久孙安祖又被张金称杀害,他部下数千人也归附了窦建德。此时,窦建德的部下将近万余人,他又回到了高鸡泊据守。

窦建德接人待物,事必躬亲,而且与士卒同甘共苦,于是他的部下都能尽死力,窦建德的势力因此慢慢的壮大了起来。

大业十二年,涿郡通守郭绚率兵万余人讨伐高士达,高士达自认为智谋不及窦建德,于是让窦建德统兵。窦建德统领兵众后,谋划着出奇制胜,于是请高士达守着粮草辎重,他亲自率领七千兵士前往迎接郭绚,一路上表现出大举逃亡的情状。而高士达则从窦建德后面佯装追击,对外宣称捕获了窦建德的妻子并予以杀害,这样就给郭绚造成了高士达驱逐窦建德的假象。

窦建德于是写信给郭绚请求投降,请求郭绚亲自前来纳降。郭绚听信了窦建德,带领军队跟从窦建德到达黄河边,准备与他结盟,因此没有设防。

窦建德趁他懈怠之际突然袭击,立杀隋军数千人,获得马匹数千,郭绚仅率数十骑兵逃亡,窦建德追上他将他斩首,把首级进献给高士达,自此威震山东。

隋朝派遣太僕卿杨义臣在清河攻破张金称,张金称的余党又归附了窦建德。杨义臣想趁胜进占高鸡泊,想彻底铲除高鸡泊义军。

窦建德对高士达说:“杨义臣是隋朝名将,他刚刚攻破了张金称,锐气正盛。我们应当暂且引兵退却,令他们欲战不得,等到他们军士疲惫,我们再乘机战胜他们。”高士达不听,留下窦建德守卫营垒,自己亲自领兵与隋军交战,并大设宴席款待军士。

窦建德回到自己的营帐中对部下说道:“东海公没有打过大战,却骄矜自大,祸患不远了。隋军取胜以后,必定会长驱前来,以我军目前的兵力是无法抵抗的。”于是他留部分兵力守卫营垒,亲率领精锐之师退到险要处据守。

五日以后,杨义臣斩杀高士达于战阵,率军进入高鸡泊,守兵无法抵抗。窦建德带领百余骑兵奔走饶阳,饶阳守军没有防备,他乘机取了饶阳。在攻克饶阳时,当地有个长官叫宋正本,因为见识深远被窦建德敬为上宾,每次参议军事都让他参加,这个人为窦建德的发展壮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杨义臣认为已经斩杀了首领高士达,就对高鸡泊义军的余部没有进行彻底清剿,引兵归朝了。

隋军退去以后,窦建德为高士达收尸并举办丧礼,军中所有人都披麻戴孝。他于大败之后,依然坚定信念,继续战斗。窦建德招揽溃散的士卒,又得到了数千人,渐渐地开始重整旧日气象。

当时天下已经纷乱不堪,许多隋朝官吏都不知所属,他们接二连三地归附于窦建德。窦建德的势力因此越来越壮大,军队发展到了十余万人。不久,窦建德又击败魏刀儿,占有他的领地。

大业十三年正月,窦建德筑坛场于河间乐寿,自立为长乐王。

大业十四年五月,更名号为夏王,建元丁丑,设置官署,分治郡县。

这年七月,隋朝名将薛世雄督兵三万讨伐窦建德,屯兵于河间七里井。窦建德率劲兵埋伏在山泽地带,而将许多城池的守军撤出,假装逃亡。薛世雄以为窦建德害怕了,军心稍稍有所懈怠。窦建德于是率领敢死之士千余人,突然袭击薛世雄的大营。当时大雾弥漫,一步之内都看不清晰,隋军大惊,以为天降神兵,急速溃散,不一会儿死者的尸体都堆成了山,薛世雄带领数百骑兵逃亡。

窦建德乘此大胜,收编了薛世雄的军队,并在河间立稳了根基。之后,

窦建德全面恢复了前隋文帝时期的政策,与民休息,轻徭薄赋,劝课农桑,鼓励生产。他身为夏王,却生活朴素,只穿粗布衣裳,身边只有十余个奴仆,也不添置后宫,只有曹氏一个妻子负责他的饮食起居……

河北地区因为有了窦建德的治理,渐渐地安定了下来。

杨广因为窦建德杀了他的大将薛世雄,原本打算消灭了瓦岗军之后再消灭窦建德。可事到如今,本末倒置,他对百姓的错误,却由窦建德帮他来弥补了。河北一带的百姓,自然不会再认杨广为主,他们的心中已经有了新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