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天王多如狗,龙虎满地走!

满桂稳稳落座后,周道登自案上提起一盏清茗,轻抿一口。

放下茶盏,缓缓道:

“诸位,满将军来之前,锦衣卫的探子已获情报。鉴于满将军初来乍到,尚不知晓其中详情,本官再次为满将军细致阐述!”

“据我方密报,府谷王嘉胤已纠集一众饥民叛乱。此人沿途斩杀官放粮,以‘替天行道’自居。据报王嘉胤已盘旋至宜君五十里以外!”

“同时,白水王二亦正率部下向此地汇聚。一旦两人汇合,匪众将膨胀至三千之数。如果朝廷此前分析无误,这二位在会合之后,极有可能直取宜君县,目标直指县内官仓!”

周道登捋着胡须,看着满桂问道:

“满总兵,这三千匪众,你有何应对之策?”

满桂并未立即作答,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后反问道:

“周大人,末将斗胆请问,这股乱匪之中,究竟是由何等人群组成?又是如何在短时间内聚集成如此浩大声势?末将在辽东戍边多年,未曾耳闻此事,料想这股势力应是近期内骤然兴起,不知周大人能否赐教一二?”

周道登转望向卢象升,提议道:

“这个问题由卢大人来解答更为妥当。”

卢象升应声先是对周道登施以一礼,然后面向满桂:

“最初,王嘉胤仅是胁迫饥众,沿途杀官,释放囚犯,收拢囚徒,进而又强征流兵。如今,王嘉胤的队伍中,已知包含了饥民、囚犯和流兵三类人混杂其间。那白水王二亦是如此,先是攻打澄城县城,开仓放粮,聚拢囚徒流兵,又蛊惑饥民入匪,才会涨至如此之势!”

满桂听罢,轻声叹息:

“饥民,囚徒,还有流兵啊……!”

话音未落,他便拱手请求:

“请给末将一些时间来斟酌对策。”

周道登点头默许。

室内一时寂静无声,朱由检端起茶盏,透过杯沿的边缘,观察着满桂紧锁的眉头。

当他听见满桂对“流兵”二字发出的低叹时,内心也不禁泛起波澜。

流兵,究其本质,不过是逃离战场的士兵,他们之所以离开,加入叛乱,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活不下去。

明末,西北地区的许多破产农民被迫成为军户或驿卒,而这些军户又遭受卫所将官的欺压。

自万历年间,为了对抗后金的威胁,明朝的军费开支急剧上升!

然而,大部分军费却被宦官、大臣以及将领们私吞,导致西北各镇的军队长期面临严重的欠饷问题。

到了崇祯元年,有的部队甚至有长达三十六个月的欠饷记录。

士兵不仅要为将领们承担繁重的劳役,还要忍受各种形式的虐待。

在天启末年,每个士兵每月的饷银仅有五钱,甚至不足以购买一斗米!

衣衫褴褛,生活拮据,以至于不得不变卖家中的盔甲器械,甚至卖妻鬻子,以求生存。

在这样的环境下,反抗朝廷成为了他们唯一的出路。

朱由检看着杯中荡漾的茶水,思绪随之纷飞。

王嘉胤一人易除,王二亦非难事,但倘若不触及问题的核心,所有的努力都将白费。

明朝末年,杰出将领辈出,英雄豪杰层出不穷,然而为何他们大多折戟于农民军的洪流之中?

孙传庭、曹文诏,乃至眼前这位卢象升,一个个战功赫赫的将领,最终都被这场旷日持久的斗争耗尽了生命。

究其根本,是因为体制的腐朽,只知堵塞而不知疏,无论投入多少人力物力,也难以改变颓势。

若记忆无误,来年初,高迎祥、王自用等人将响应王嘉胤的号召,率领各自的兵马,共赴抗争的洪流。

那时,烽烟四起,陕西大地一片狼藉,战火迅速蔓延至晋、宁、甘三省,起义军的规模迅速膨胀至两万人以上。

不久,人数激增至五万之众,活跃于陕西、山西等地,对大明的根基造成了致命打击,几乎抽走了大明最后的生机。

如果没有这场席卷三省的农民起义,大明或许还有余力与北方的建奴持续抗衡。

真正将大明王朝推向深渊的,并非外部的侵扰,而是这场即将席卷整个西北的农民起义。

思绪至此,朱由检不禁轻声叹息,虽然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但他仍踏上了这次陕西之旅。

至少在军事改革初见成效前,他必须依赖现有的一切资源,竭力将农民起义的火星压制到最低!

他想亲眼看到王嘉胤与王二被诛,否则,寝食难安。

朱由检心中明白,欲达成既定的战略宏图,唯有倚仗现有的良将,方能披荆斩棘,谋求胜利。

目光在满桂身上停留,随后又扫过一旁的卢象升,随即想到了此刻正在辽东的曹文诏。

这三位,将是他稳定陕甘宁三地局势的三颗定海神针。

正当众人思绪之时,门外传来守卫的通报:

“大人,有紧急军报!”

在座众人皆是一怔,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周道登。

周道登与朱由检交换了一个眼神,后者微微颔首示意。

周道登随即清了清喉咙,沉声道:

“进来说!”

帐门掀开,一名身背令旗的夜不收快步踏入,单膝跪地,双手呈上军报:

“昨夜,百里外的哨探回报,不沾泥张存孟,携其部将双翅虎,缚紫金龙,率麾下数百人正向王嘉胤的营地靠拢,欲与其会合!”

听到这一串名字,朱由检几乎忍不住要笑出声来。

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确有一大特色!

那就是起义领袖和部下的称号五花八门,天王多如狗,龙虎满地走,典型牛鬼蛇神,群魔乱舞。

他暗自摇头,心中不禁感慨,这些称号虽然听起来威风凛凛,实则多为虚张声势,缺乏实质的力量与威信。

收敛起笑意,他将目光转向满桂,期待着他对于这一新情况的分析与见解。

周道登敏锐地捕捉到朱由检的目光,立刻明白了皇帝的意图。

他随即调整,亦将视线移向满桂:

“满总兵,如此这般紧迫情势,应当如何应对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