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态经济理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生态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最早曾被称为污染经济学或公害经济学,是生态学和经济学融合而成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是从自然和社会的双重角度来观察、研究客观世界,从本质上来说,它应当属于经济学的范畴(王松霈,2000;张建国,1995;陈大珂,1995)。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和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人类干预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在逐渐增强。然而与此同时出现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其严重程度是人们始料未及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和资源问题从局部区域向全球扩展,世界范围内的人口骤增、粮食短缺、环境污染、资源不足和能源危机不仅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状态,也制约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当科学家们探索以上问题产生的历史原因、寻找预防措施和解决途径时,从一开始就发现:单纯从生态学或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和研究这些问题难以找到答案,只有将生态学和经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才能从中找到既发展社会经济又保护生态环境的解决之策。至此,生态经济学应运而生,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发表了一篇题为《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的文章,首次提出了“生态经济学”概念。美国另一位经济学家列昂惕夫则是第一个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的科学家,他使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将处理工业污染物单独列为一个生产部门,除了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消耗外,也把处理污染物的费用算在产品成本中。之后,他在污染对工业生产的影响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从此,不少经济学家开始从理论上深入探讨环境污染产生的根源。他们认识到: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已经不能很好地解释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问题,因为该理论不考虑“外部不经济性”,其未将废料处理和污染损失费用计入生产成本中,其结果使得生产厂家在赚取高额利润的同时将大量隐蔽的污染费用转嫁给了社会,加重了社会公共费用的负担,牺牲了公众生活的环境质量。况且,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都没有设立环境指标和资源指标,不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环境资源状况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因而,关于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美国学者巴克莱和赛克勒在经过研究之后提出了以下方程式:

其中,NSW代表净社会福利;NNP代表净国民生产总值;B代表未被认识的经济发展的非市场性有利条件(如知识的积累等);GC代表为经济发展(包括信息、管理等)、减少污染所付出的劳力和费用;AL代表环境恩惠损失(如噪声增加、烟雾增多、风景区的商业化改变等)。

两位学者从中得出结论: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当追加效益部分增长时,为它追加的各种费用必然增长,当追加费用与追加效益数量相等时,这个国家就必须减缓或停止发展,否则会引起大范围环境恶化。

20世纪60年代末,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的一些科学家利用数学模型和系统分析方法,研究了关于人口问题、工业化问题、粮食问题、自然资源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等五个因素的内在联系与人类未来发展的关系。罗马俱乐部的科学家们于1972年发表了关于人类困境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此书对人类未来发展将面临的严重困境提出了警告,并在“摆脱困境的对策”中第一次提出“全球均衡”概念。该报告认为世界经济从增长过渡到全球均衡状态的最低要求有:①工厂的资本和人口数量在规模上保持不变;②出生率等于死亡率;③资本的投资率等于折旧率;④所有投入和产出的速率保持最小;⑤资本、人口的水平和比例应与社会价值、环境价值保持一致。不幸的是,报告发表后的十年里,世界经济出现的衰退似乎印证了罗马俱乐部的预警。该报告将人口问题等五个变量作为有机的统一体进行定量分析,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制定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提供依据,这成为生态经济学研究的最初尝试。

198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简称环境署)召开了以“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为主题的会议。会议充分肯定了四者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相关、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并指出,各国在制定新的发展战略时要切实重视和正确对待。1988年国际生态经济学学会的成立,以及次年Ecological Economics刊物的创办成为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周立华,2004)。

从应用上来说,生态经济学可分为部门生态经济学、专业生态经济学、区域和地域生态经济学等三个部分。生态经济学的每一个分支学科的研究领域都是人类经济、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态经济学为创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