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中国工业空间扩散的动力机制研究(1840—1937)
- 张美岭
- 5字
- 2024-06-28 17:45:33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缘起
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区域发展不平衡又是主要矛盾的具体体现之一(乔晓楠等,2022)。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央政府切实关注并不断致力于缩小区域间的差距。探讨不平衡发展的根源,无论是对学术研究还是政策实施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需要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已有诸多文献从多角度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进行了探讨,陈钊和陆铭(2002)指出,人力资本差距是影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王小鲁和樊纲(2004)从资本流动、外资优惠政策、人力资本、市场化程度等方面解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成因。覃成林等(2011)从产业角度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指出工业发展差距的影响最大。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可以看出,已有研究基本上是基于短期的探讨。然而,区域发展不平衡并非短期内形成的,而是经历一个演变和积淀的过程。因而,探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历史根源就显得极其重要。中国现代经济的起点在近代,近代经济转型推动了上海、广州、天津等沿海城市及区域的发展,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目前,也有很多的文献关注历史流域研究(王尚义等,2015)。因此,追溯现代经济区域形成的根源,有助于厘清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历史逻辑。
近代中国处于经济的转型时期,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的工业社会转变。同时,由于各地区在人文环境、自然资源、交通布局、经济基础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所引起的经济现象的空间分布也存在巨大的差异。工业化是近代中国经济变迁的重要内容,工业的空间结构决定着近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空间格局及发展态势,并影响着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发展的基本格局。因此,从空间演变的角度研究近代中国的经济变迁或工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的区域工业化是国际经济史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各国学者主要关注18世纪以来工业化在各国内部不同区域层面上起源和扩散的具体过程、路径以及原因等问题(Bas van Leeuwen et al.,2021)。随着近年来数据库的建设和GI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各国近现代区域工业化研究展现了新的活力,从空间演变和扩散路径上研究各国工业化的发展成为可能。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很早便有人开始关注工业企业的选址和空间分布的演变。19世纪韦伯就关注了工业企业的分布,并提出工业区位论,之后廖什提出市场区位论,并开始具体阐释工业布局的一般性规律、区域工业空间组织等。研究工业企业的空间布局对于区域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代中国被迫开放口岸,西方的现代因素开始进入中国,开启了近代中国化的进程。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经济基础、历史传统、地理环境不同,逐渐形成了近代经济发展独特的空间差异,并在20世纪30年代形成了近代的经济地理格局。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性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当前中国经济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因此,探讨近代中国经济空间不平衡的起源和演变,尤其是工业化的空间演化对理解当前中国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要理解目前的区域格局就需要研究起源,这就需要回溯到近代经济转型时期。但是不同区域近代化的主导因素、空间演化的模式和扩散的动力等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只有从区域演化的角度,审视不同空间区域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和空间扩散动力,才能从整体上对近代中国经济变迁,尤其是工业化的空间进程形成较为准确的认识。中国近代的工业化进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时空现象,在近代中国工业史研究中“增加”空间维度,无疑可以深化我们对近代工业的认知(刘静,2019)。本书试图对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空间扩散的动力机制进行研究,以近代河北、江苏、广东为主要研究区域,通过历史追溯重新审视这一空间演革及其扩散动力,分析不同地区工业空间演进路径,探讨其空间扩散的动力机制,并进行多角度的对比分析,以期为当前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借鉴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