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中医养生典籍精选
- 杨金生等主编
- 25551字
- 2024-06-21 18:22:31
卷上
养生部
总叙养生
夫人禀二仪之气,成四大之形,愚智贵贱,则别好养、贪生不异。贫迫者力微而不达,富贵者侮傲而难恃,性愚者未悟于全生,识智者或先于名利,自非至真之士,何能保养生之理哉?其有轻薄之伦,亦有矫情冒俗,口诵其事,行已违之。设能行者,不逾晦朔,即希长寿,此亦难矣。是以达人,知富贵之骄傲,故屈迹而下人;知名利之败身,故割情而去欲;知酒色之伤命,故量事而樽节;知喜怒之损性,故豁情以宽心;知思虑之销神,故损情而内守;知语烦之侵气,故闭口而忘言;知哀乐之损寿,故抑之而不有;知情欲之窃命,故忍之而不为。若加之寒温适时,起居有节,滋味无爽,调息有方,精气补于泥丸,魂魄守藏,和神保气,吐故纳新,嗜欲无以干其心,邪淫不能惑其性,此则持身之上品,安有不延年者哉。《云笈七签》
形者,气之聚也,气虚则形羸。神者,精之成也,精虚则神悴。形者,人也,为万物之最灵。神者,生也,是天地之大德。最灵者,万物之首。大德者,为天地之宗。万物以停育为先,天地以清净是务。故君子养其形而爱其神,敬其人而重其生,莫不禀于自然,从于自在,不过劳其形,不妄役其神。同上
夫人只知养形,不知养神;不知爱神,只知爱身。不知形者载身之车也,神去则人死,车败则马奔,自然之至理也。同上
五色重而天下爽,珠玉贵而天下劳,币帛通而天下倾。是故五色者,陷目之锥;五音者,塞耳之椎;五味者,截舌之斧。同上
谯国华佗,善养性。弟子广陵吴普,彭城樊阿,授术于佗。佗尝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人身常摇动则谷气消,血脉流通,病不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同上
人所以得全生命者,以元气属阳,阳为荣;以血脉属阴,阴为卫。荣卫常流,所以常生矣。亦曰荣卫。荣卫,即荣华气脉,如树木芳荣也。荣卫脏腑,爱护神气,得以经营,保于生路。又云清者为荣,浊者为卫,荣行脉中,卫行脉外,昼行于身,夜行于脏,一百刻五十周,至平旦大会两手寸关尺。阴阳相贯,常流如循其环,始终不绝。绝则人死,流则人生,故当运用调理,爱惜保重,使荣卫周流,神气不竭,可与天地同寿矣。《元气论》
树衰培土,阳衰阴补,含育元气,慎莫失度。注云无情莫若木,木至衰朽,即尘土培之,尚得再荣。又见以嫩枝接续老树,亦得长生,却为芳嫩。用意推理,阳衰阴补,是亦宜尔。衰阳以少阴补而不失,取其元气津液,引于我身,即颜复童矣。童女少女,正气未散,元和才一,遇之修炼,其功百倍,切忌自己元气流奔也。出《罗公远三峰歌》
人之情性,为利欲之所败,如冰雪之曝日,草木之沾霜,皆不移时而消坏矣。冰雪以不消为体,而盛暑移其真;草木以不凋为质,而大寒夺其性。人有久视之命,而嗜欲灭其寿。若能导引尽理,则长罔极。《保圣纂要》
神者,魂也,降之于天。鬼者,魄也,经之于地。是以神能服气,形能食味,气清则神爽,形劳则魄浊。服气者,绵绵而不死,身飞于天。食味者,混混而徂,形归于地,理之自然也。同上
专精养神,不为物杂,谓之清。反神服气,安而不动,谓之静。制念以定志,静身以安神,保气以存精,思虑兼忘,冥想内视,则身神并一,身神并一,则近真矣。《仙经》
有者因无而生,形者须神则立,故有为无之宫。形者神之宅,莫不全宅以安生,修身以养神。若气散归空,游魂为变。火之于烛,烛靡则火不居;水之于堤,堤坏则水不存。魂劳神散,气竭命终矣。同上
我命在我,不在于天,但愚人不能知此道为生命之要,所以致百病。风邪者,皆由恣意极情,不知自惜,故虚损生也。譬如枯朽之木,遇风即折,将崩之岸,值水先颓,今若不能服药,但知爱精节情,亦得一二百年寿也。同上
夫禀气含灵,惟人为贵。人所贵者,盖贵于生。生者,神之本,形者,神之具。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死,若能游心虚静,息虑无为,候元气于子候,时道引于闲室,摄养无亏,兼饵良药,则百年嗜寿,足常分也。如恣意以耽声色,役智而图富贵,得丧萦于怀抱,躁桡未能自遣,不拘礼度,饮食无节,如斯之流,宁免天伤之患也?《养生延命录》序
人生而命有长短者,非自然也,皆由将身不谨,饮食过差,淫泆无度,忤逆阴阳,魂神不守,精竭命衰,百病萌生,故不终其寿。《养生延命录》
五谷充饥体而不能益寿,百药疗疾延年而不能甘口。充饥甘口者,俗人之所珍;苦口延年者,道士之所宝。同上
百病横夭,多由饮食。饮食之患,过于声色。声色可绝之逾,虽饮食不可废之一日,为益亦多为患。同上
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去肥浓,节咸酸,减思虑,捐喜怒,除驰逐,慎房室,武氏行之有效。同上
人受气虽不知方术,但养之得理,常寿一百二十岁。不得此者,皆伤之也。少复晓道,可得二百四十岁。复微加药物,可得四百八十岁。同上
养寿之法,但莫伤之而已。夫冬温夏凉,不失四时之和,所以适身也。重衣厚褥,体不堪苦,以致风寒之疾。厚味脯腊,醉饱厌饫,以致聚结之疾。美色妖丽,嫔妾盈房,以致虚损之祸。淫声哀音,怡心悦耳,以致荒耽之惑。驰骋游观,弋猎原野,以致荒狂之失。谋得战胜,兼弱取乱,以致骄逸之败。盖圣贤或失其理也,然养生之具,譬如水火不可失适,反为害耳。同上
喜怒损志,哀戚损性,荣华惑德,阴阳竭精,皆学道之大忌,仙法之所疾也。虽还精胎息,仅而补之,内虚已彻,犹非本真。《真诰》
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筋骨有偃仰之方,闲邪有吞吐之术,流行营卫有补泻之法,节宣劳逸有与夺之要。忍怒以养阴气,抑喜以养阳气,然后先将草木以救亏缺,服金丹以定不穷,养性之道尽于此矣。《禁忌篇》
食能排邪而安脏腑,神能爽志以资血气。摄生者,气正则味顺,味顺则神气清,神气清则合真之灵全,灵全则五邪百病不能干也。故曰:水浊鱼瘦,气昏人病。夫神者生之本,本者生之具,大用则神劳,大劳则神疲也。《摄生月令》
食谷者,智慧聪明。食石者,肥泽不老,谓练五色食也。食芝者,延年不死。食元气者,地不能埋,天不能杀。是故食药者,与天地相配,日月并列。《神农经》
少不勤行,壮不竞时,长而安贫,老而寡欲,闲心劳形,养生之方也。《列子》
或疑者云:始同起于无外,终受气于阴阳,载形魄于天地,资生长于食息,则有愚、有智、有强、有弱、有寿、有夭,妖耶?人耶?解者曰:夫形生愚智天也,强弱寿夭人也,天道自然,人道自已。始而胎气充实,生而乳食有余,长而滋味不足,壮而声色有节者,强而寿。始而胎气虚耗,生而乳食不足,长而滋味有余,壮而声色自放者,弱而夭。生长全足,加之导养,年未可量。《大有经》
夫神者,生之本;形者,生之具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毙,神形早衰,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故人所以生者,神也,神之所托者,形也,神形离别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返,故乃圣人重之。夫养生之道,有都领大归,未能具其会者,但思每与俗反,则暗践胜辙,获过半之功矣。有心之徒,可不察欤。《太史公司马论》
世人不终,耆寿咸多。夭殁者,皆由不自爱惜。忿争尽意,邀名射利,聚毒攻神,内伤骨髓,外乏筋肉,血气将无,经脉便壅,内里空疏,惟招众疾,正气日衰,邪气日盛矣。不异举沧波以炷爝火,颓华岳而断涓流,语其易也,甚于兹矣。《名医叙病论》
昼无事者,夜不梦。张道人年百数十,甚翘壮也。云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听,莫强食饮,莫大醉,莫大愁忧,莫大夜思,此所谓能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慎子》
人生大期,百年为限,节护之者,可至千岁,如膏之用小炷与大耳。众人大言而我小语,众人多烦而我少记,众人悸暴而我不怒。不以人事累意,不修君臣之义,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为不死之药,天下莫我知也。无谓幽冥,天知人情;无谓暗昧,神见人形。心言小语,鬼闻人声;犯禁满千,地收人形。人为阳善,正人报之;人为阴善,鬼神报之。人为阳恶,正人治之;人为阴恶,鬼神治之;故天不欺人依以影,地不欺人依以响。《养生延命录》
气者身之根也,鱼离水必死,人失道岂存?是以保生者,务修于气;爱气者,务保于精。精气两全,是名保真。《延陵君修养大略》
修身之法,保身之道,因气养精,因精养神,神不离身乃常健。《太上老君说内经丹》
眼多视则贪资,口多言则犯难,身多动则淫贼,心多饰则奢侈,未有用此四多而天下成治者也。《仙传拾遗》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
道者,气也,宾气得道长存。秘者,精也,宝精则神明长生。精者,川脉之川流,守骨之灵神,精去则骨枯,骨枯则死矣。是以为道者,务宝其精。《太平御览》
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日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净守形表乃长生。《庄子》
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平易则恬淡矣,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同上
养生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同上
目欲视[1]色,耳欲听声,口欲察味,志气欲盈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死丧、忧患,其中开口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天与地无穷,人死者有时。操有时之具,而托于无穷之间,忽然无异骐骥之驰过隙也。不能悦其志意,养其寿命者,皆非通道者也。同上
凝心虚形,内观洞房,抱玄念神,专守真一者,则头发不白,秃者更须,未有以百思缠胸,寒热破神。营此官务,当此风尘,口言凶吉之会,身排得失之门,众忧若是,万虑若此,虽有真心为不笃,抱道不行,握宝不用,而自然望头不白者,亦希闻也。《真诰》
眼者,身之镜。耳者,体之牖。视多则镜昏,听众则牖闭。面者,神之庭。发者,齿之华。心悲则面焦,脑减则发素。所以精元内丧,丹精损竭也。精者,体之神明,身之宝,劳多则精散,营竟则明消,所以老随气落,耄已及之。同上
虚妄者,德之病。华炫者,身之灾。滞者,失之首。耻者,体之籥。遣此四难,然后始可以问道耳。同上
为道当令三关恒调,是根精固骨之道也。三关者,口为天关,足为地关,手为人关,谓之三关。三关调,则五脏安,五脏安,则举身无病。同上
夫可久于其道者,养生也。常可与久游者,纳气也。气全则生存,然后能养至。养至则合真,然后能久登。生气之二域,望养存之寂寂,万物玄黄,尽假寄耳,岂可不勤之哉。气全则辟鬼邪,养生则辟百害,入军不逢甲兵,山行不触虎兕,此之谓矣。同上
衰年体羸,多为风寒所乘。当深颐养,晏此无事。上味玄元,栖守绛津。体寂至达,心研内观,屏波方累,荡濯他念,乃始近其门户耳。苦忧累多端,人事未省,虽复憩灵空洞,存心淡泊缠绵,亦弗能达也。渔阳田豫曰:人以老驰车轮者,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以此喻老嗜好行来屑屑,与年少为党耳。若今能誓不复行者,则立愈矣。如其不尔,则疢与年阶,可与心共议耶?同上
《礼》年七十悬车。悬车者,以年薄虞渊,如日之亥,体气就损,神候方落,不可复劳形躯于风尘,役方寸于外物矣。同上
夫学道,唯欲默然养神,闭气使极,吐气使微,又不得言语。大呼唤令人神气劳损,如此以学,皆非养生也。同上
夫学[2]生之道,当先治病,不使休[3]有虚邪及血少脑减,津液秽滞也。不先治病,虽服食行气,无益于身。同上
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策生,虑深远则计谋成。心不欲躁,虑不欲浅。心躁则精神滑,虑浅则百事倾。
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若比绪年,或可以及此言出。亢仓子注云:营营,运动不息也,绪,终也。全形抱生,不运思虑,虚心冥寂,道自居之。若此年可及此言也。
水之性清,土[4]者抇[5]之,故不得清。人之性。寿,物者抇之,故不得寿。抇,乱也。人性寿者,为外物所乱,使不终天年,物也者,所以养性也。今代之盛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是故圣人之于声色滋味也,利于性则圣之,害于性则捐之,此全性之道也。同上
导筋骨则形全,剪情欲则神全,靖言语则福全。同上
夫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而疾形,曼理皓齿,悦情而损精。故云:泰甚去泰,身乃无害。《韩非子》
水之性欲清,沙石秽之。人之性欲平,嗜欲害之。唯圣人能遗物反已。《文子》
夫喜怒者道之衰也,忧悲者德之失也,好憎者心之过也,嗜欲生之累也。人大怒破阴,大喜坠阳,薄气发暗,惊怖为狂,忧悲焦心,疲乃成疾。人能除此五者,即合于神明。神明者得其内,得其内者五脏宁,思虑平,耳目聪明,筋骨劲强。同上
学道之人,聊且均调喜怒之情。虽有喜,勿至荡动湛然之性;虽有怒,勿至结滞浩然之气。《耄智余书》
遣妄情如刀之伐树,非一斧可倒;求真理如食之充肠,非一口可饱。修道积功,大率如此。同上
灌园所以养蔬也,驱禽所以养果也。养生之士,岂不如养蔬、养果之人乎?较其理之轻重何如哉?同上
养生大要: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语,六曰饮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过此以往,义可略焉。《养生集》序
人不欲使乐,乐人不寿。但当莫强为力所不任,举重引强,掘地苦作,倦而不息,以致筋骨疲竭耳。然劳苦胜于逸乐也。能从朝至暮,常有所为,使之不息乃快。但觉极当息,息复为之,此与导引无异也。夫流水不腐,户枢不朽者,以其劳动数故也。饱食不用[6]坐与卧,欲得行步,务作以散之,不尔使人得积聚不消之疾及手足痹蹶、面目黧皱,必损年寿也。《养生延命录》
先除欲以养情,后禁食以存命。是知食胎气,饮灵元,不死之道,返童还年,此盖圣人之所重也。《太清中黄真经》
我命在我,保精爱气,寿无极也。《仙经》
无劳尔形,无摇尔精,归心静默,可以长生。同上
一阴一阳谓之道,三元二合谓之丹,溯流补脑谓之还,精化为气谓之转。一转一易一益,每转延一纪之寿,九转延一百八岁。同上
阴阳之道,精液为宝,谨而守之,后天而老。同上
子欲长生,当由所生之门游处得中,进退得所,动静以法,去留以度,可以延命而愈疾矣。同上
以金理金,是为真金。以人理人,是为真人。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要常养神,勿失生道,长使道与生相保,神与生相保,则形神俱失[7]矣。同上
故性命之限,诚有极也。嗜欲之性,固无穷也。以有极之性命,逐无穷之嗜欲,亦自毙之而已矣。《元气论》
德之形为车,道以气为马,魂以精为根,魄以气为户。形劳则德散,气越则道叛,精销魂散,气勤魄微。是以静形爱气,全精宝视,道德凝密,魂魄固守。《云笈七签》
长生久视,未有不爱精保气,能致之阴丹。内御之道,世莫得知,虽务于气,而不解绝情欲,亦未免殃矣。《切真先生服内元气诀法》
天地以生成为德。有生所甚重者,身也,身以安乐为本。安乐所以致者,以保养为本,世之人必本其本,则本必固。本既固,疾病何由而生,夭横何由而至,此摄生之道,无逮于此。夫草木无知,犹假灌溉。矧人为万物之灵,岂不资以保养?然保养之义,其理万计,约而言之,其术有三:一养神,二惜气,三堤疾。忘情去智,恬惔虚无,离事全真,内外无寄。如是则神不内耗,境不外惑,真一不杂,神自宁矣,此养神也。抱一元之本根,固归真之精气,三焦定位,六贼忘形,识界既空,大同斯契,则气自定矣,此惜气也。饮食适时,温凉合度,出处无犯于八邪,寤寐不可以勉强,则身自安矣,此堤疾也。三者甚易行,然人自以谓难行而不肯行,如此虽有长生之法,人罕敦尚,遂至永谢。是以疾病交攻,天和顿失,圣人悯之。《本草衍义》
夫安乐之道,在能保养者得之。况招来和气之药少,攻决之药多,不可不察也。是知人之生,须假保养,无犯和气,以资生命。才失将护,便至病生,苟或处治,乖方旋见。颠越防患,须在闲日。故曰: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此圣人之预戒也。同上
摄养之道,莫若守中,守中则无过与不及之害。经曰: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盖不适其性而强云为,逐强处即病生。五脏受气,盖有常分,用之过耗,是以病生。善养生者,既无过耗之弊,又能保守真元,何患乎外邪所中也?故善服药,不若善保养;不善保养,不若善服药。世有不善保养,又不善服药,仓卒病生,而归咎于神天。噫!是亦未常思也,可不谨欤。同上
夫未闻道者,放逸其心,逆于生乐,以精神徇智巧,以忧畏徇得失,以劳苦徇礼节,以身世徇财利,四徇不置心,为之病矣!极力劳形,躁暴气逆,当风纵酒,食嗜辛咸,肝为之病矣。饮食生冷,温凉失度,久坐久卧,大饱大饥,脾为病矣。呼叫过常,辩争陪答,冒犯寒喧,恣食咸苦,肺为之病矣。久坐湿地,强力入水,纵欲劳形,三田漏溢,肾为之病矣。五病既作,故未老而羸,未羸而病,病至则重,重则必毙。呜呼!是皆弗思而自取之也。卫生之士,须谨此五者,可致终身无苦。经曰:不治已病治未病。正为此矣。同上
夫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外者,实外以充快,悦泽贪欲,恣情为务,殊不知外实则内虚也。善养内者,实内使脏腑安和,三焦各守其位,饮食常适其宜。故庄周曰:人之可畏者,衽席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者,过也。若能常如是畏谨,疾病何缘而起?寿考焉得不长?贤者造形而悟,愚者临病不知,诚可畏也。同上
夫人之生,以气血为本,人之病未有不先伤其气[8]血者。世有童男童女,积想在心,思虑过当,多致劳损。男则神色先散,女则月水先闭。何以致然?盖愁忧思虑则伤心,心伤则血逆竭,血逆竭故神色先散,而月水先闭也。火既受病,不能荣养其子,故不嗜食。脾既虚则金气亏,故发嗽。嗽既作水气绝,故血肢干。木气不充,故多怒,鬓发焦,筋痿矣。五脏传遍,故卒不能死,然后死矣。同上
黄帝问岐伯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至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也?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黄帝素问》
夫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为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病疟;秋伤于温,冬必咳嗽。同上
王充年渐七十,乃作养生之书凡十六篇。养气自守,闭明塞聪,爱精自补,服药导引,庶几获道。《会稽典录》
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神清意平,百节皆宁,养生之本也。肥肌肤,充腹肠,开嗜欲,养生之末也。《文子》
神不注于外则身全,全之谓得。得者,得身也。《韩非子》
凡生之长也,顺之也,使生。不顺者,欲也,故圣人必先适欲,适节也。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多阴则蹶,多阳则痿。蹶者,逆寒疾也,痿辟不能行,此阴阳不适之患也。是故先生不处大室,不为高台,味不众珍。春不燀热则理塞,脉则闭结。理塞则气不达,味众珍则胃充,胃充则中大鞔,中大鞔则气不达。以此求长生,其可得乎?《吕氏春秋》
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之,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长焉。长也者,非短而续之者也,毕其数也。毕数之务,在去乎害。何谓去害?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五者充形,则生害矣。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哀,五者接神,则生害矣。大寒、大热、大燥、大湿、大风、大雾,六者动精,则生害矣。诸言大者,皆谓过制。故凡养生,莫若知本,则疾无由至矣。同上
劳者,劳于神气。伤者,伤于形容。饥饱过度则伤脾,思虑过度则伤心,色欲过度则伤肾,起居过常则伤肝,喜怒悲愁过度则伤肺。又风寒暑湿则伤于外,饥饱劳役则败于内。昼感之则病荣,夜感之则病卫。经行内外交运而各从其昼夜,始劳于一,一起为二,传于三,三通于四,四干其五,五复犯一。一至于五,邪乃深藏,真气因失,使人肌肉消,神气弱,饮食减,行步难。及其如此,则虽有命,亦不能生也。《华佗中藏经》
夫人禀天地阴阳而生者。盖天有六气,人有三阴三阳,而上奉之。地有五行,人有五脏五腑,而下应之。于是资生皮肉、筋骨、精髓、血脉、四肢、九窃、毛发、齿牙、唇舌,总而成体。外则气血循环,流注经络,喜伤六淫。内则精、神、魂、魄、志、意、思,喜伤七情。六淫者,寒暑燥湿风热是,七情者,喜怒哀思悲恐惊是。若持护得宜,怡然安泰。役冒非理,百疴生焉。《三因极一方论》
物之最灵,惟其人也。身者,乃神化之本精于人也,若水浮航;气于人也,如风扬尘;神于人也,似野马聚空。水涸则航止,风息则尘静,野马散而大空长有。精能固物,气能盛物,精气神三者,心可不动其变化也。外忘其形,内养其神,是谓登真之路。嗜欲纵乎心,孰能久去?哀乐伤乎志,孰能久忘?思虑役乎神,孰能久无?利禄劳乎身,孰能久舍?五味败乎精,孰能久节?酒醴乱乎情,孰能久绝?食佳肴,饮旨酒,顾以姝丽,听以淫声,精气强而反祸于身,耳目快而致乱于神,有百端之败道,夫一芥而希真,安有养身之验耳?夫学道者,外则意不逐物移,内则意不随心乱,湛然保于虚寂,造乎清净之域。譬如起屋之劳,假一息之形气,尚苏神归其清,而况契于道,保真丹所哉。《崔真人天元入药镜》
彭祖曰:养寿之道,但莫伤之而已。夫冬温夏凉,不失四时之和,所以适身也。美色淑姿,幽闲娱乐,不致思欲之惑,所以通神也。车服威仪,知足无求,所以一志也。八音五色,以悦视听,所以导心也。凡此皆以养寿,而不能斟酌之者,反以速患。古之圣人,恐下才之子,不识事宜,流遁不还,故绝其源。故有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百剂,不如独卧。五音使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苟能节宣其宜适,抑扬其通塞者,不减年算而得其益。凡此之类,譬犹水火,用之过当,反为害也。不知其经脉损伤,血气不足,内理空疏,髓脑不实,体已先病,故为外物所犯,因风寒酒色,以发之耳。若本充实,岂有病也?夫远思强记伤人,汲汲所愿伤人,阴阳不顺伤人,有所伤者甚众,而独戒于房中,岂不惑哉?男女相成,犹天地相生也,所有导养神气,使人不识其和,天地得交接之道,故无终竟之限。人失交接之道,故有残伤之期。能避众伤之事,得阴阳之术,则不死之道也。天地昼分而夜合,一岁三百六十交,而精气和合,故能生产万物而不穷。人能则之可以长存。次有服气,得其道则邪气不得入;治身之本,要其余吐纳、导引之术。及念体中万神有含影守形之事,皆非真道。人能爱精养体,服气炼形,则万神自守其真。不然者,则荣卫枯悴,万神目逝,非思念所留者也。《神仙传》
上元夫人谓汉武帝曰:汝好道乎,勤而不获,实有由也。汝胎性暴、胎性淫、胎性奢、胎性酷、胎性贼。暴则使气奔而攻神,是故神扰而竭。淫则使精漏而魂疲,是故精竭而魂消。奢则使真杂而魄秽,是故命逝而灵臭。酷则使丧仁而攻目,是故失仁而眼乱。贼则使心斗而口干,是故内战而外绝。此五事皆是截身之刀锯,刳命之斧斤矣。虽复志好长生,不能遣滋五难,亦何为损性而自劳乎。去诸淫,养汝神,放诸奢,处至俭勤,斋戒,节饮食,绝五谷,去臭腥,鸣天鼓,饮玉浆,荡华池,叩金梁,按而行之,当有冀耳。《汉武内传》
夫道者,藏精于内,栖神于心,静漠恬淡,悦穆胸中,廓然无形,寂然无声。《文子》
静漠恬淡,所以养生也。和愉虚无,所以据德也。外不乱内,即性得其宜,静不动和,即德安其位。养生以经世,抱德以终年,可谓能体道矣。同上
能尊主,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同上
神养于气,气会于神,神气不散,是谓修真。《三茅真君诀》
喜怒损性,哀乐伤神。性损则害生,故养性以全气,保神以安身。气全体平,心安神逸,此全生之诀也。《元始太玄经》
晋道成,自号崇真子,其论长生、养性之旨曰:其要在于存三抱一。三者,精气神,其名曰三宝。抱元者,抱守元阳真气也。守一,神灵也。神在心,心有性,属阳,是为南方丙丁之火也。肾者,能生元阳为真气。其泄为精,是为北方壬癸之水。水为命,命系于阴也。此之谓性命焉。三一之道,在于存想,入下丹田,抱守元阳,逾三五年,自然神定气和。神既定,则释其四大,而无执焉。坦然修颐其真,功满行毕,其道成矣。《集仙传》
元牡既立,犹瓜有蒂,暗注母气,母呼即呼,母吸即吸,绵绵十月,气足形圆。心是气之主,气是形之根,形是气之宅,神是形之真。神用气养,气因神住,神行则气行,神住则气住,此经要妙之义也。《达摩胎息经》
药各有性,人参久犹有毒,药不可服也。人之身自有真药,但患不能调摄耳。《集仙传》
阳精魂立,阴精魄成,两精相传,而成神明。神以形用,形以神生,神去则形毙。神可全,形可延,神以道全,形以术延耳。同上
骨肉以精血为根,灵识以元气为本,神气乃性命之本也。神为气之子,气为神之母,子母不可以斯须离也。元气湛然,止于丹田,则变化成矣。神能御气,气能留形。出息微微,入息绵绵,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也。故曰天门长开,地户密闭,呼至于根,吸彻于蒂。子谓之神,丹谓之气,如鸡抱卵,如鱼生水,法就圣胎,自然蝉蜕。同上
水丘子曰:人四大假合,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以心为君,心者神之所舍也。神从志,无志则从,意志致一之谓精。唯天下至精,能合天下至神,精与神一而不离,则变化在我矣,此长生久视之道也。顾不可以心淡泊焉,但情不附物,物自不能凝耳。同上
炼精者,炼元精,非淫泆所感之精。炼气者,炼元气,非口鼻呼吸之气。炼神者,炼元神,非心意念虑之神。故此神气精者,与天地同其根,与万物同其体,得之则生,失之则死。以阳火炼之,则化成阳气。以阴符养之,则化成阴精。故曰:见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君仙珠玉》
发宜多梳,齿宜多叩,液宜常咽,气宜精炼,手宜在面,此五者,所谓子欲不死,修昆仑耳。《黄庭内景》
养耳力者常饱,养目力者常瞑,养臂指者常屈伸,养股趾者常步履。《褚氏遗书》
精者神之本,气者神之主,形者气之宅,故神大用则竭,精大用则竭,气大劳则绝。是以人之生者,神也,形之托者,气也,若气衰则神耗,而欲长生者未之闻也。夫有者因无而生焉,形须神而立焉,有者无之馆也,形者神之宅也。倘不全宅,以安生修身以养神,则不免气散归空,游魂为变。仿之于烛,烛虚则火不居焉;譬之于堤,堤坏则水不存矣。身劳则神散,气劳则命终,形疲则神毙,神毙则精灵游矣。已逝者无返期,既朽者无生理。故神者魂也,魄者阴也,神能复气,形能食味。气清则神爽,形劳则气浊。服气者千百不死,故身飞于天。食谷者千百皆死,故形归于地。人之死也,魂飞于天,魄落于泉,水火分散,各归本源,生则同体,死则相捐,飞沉各异,禀之自然。何者?譬如根之木,以火焚之,烟则上升,灰则下沉,亦自然之理也。夫神明者,生死之本也。精气者,万物之体也。全其形则生,养其精气神,则性命长生矣。《保神气精论》
一人之身,一国之象,胸臆之设,犹宫室也。支体之位犹郊境也,骨节之分犹百川也,腠理之间犹四衢也,神犹君也,血犹臣也,气犹民也,故志人能理其身,亦犹明君能治其国。夫爱其民,所以安其国,爱其气,所以全其身。民弊即国亡,气衰即身谢。是以志人上士,当施医于未病之间,不追修于既败之后。故知国难保而易丧,气难清而易浊,审机权中以安社稷,制嗜欲可以保性命。若能摄生者当先除六害,然后可以延驻。何名六害?一曰薄名利,二曰禁声色,三曰廉货财,四曰损滋味,五曰屏虚妄,六曰除嫉妒。六者若存,则养生之道徒设耳,盖未见其有益也。虽心希妙理,口念真经,咀嚼英华,呼吸景象,不能补其促矣。诚者所以保和全真,当少思、少念、少笑、少言、少喜、少怒、少乐、少愁、少恶、少好、少事、少机。夫多思则神散,多念则心劳,多笑则脏腑上翻,多言则气海虚脱,多喜则膀胱纳客风,多怒则腠理奔浮血,多乐则心神邪荡,多愁则头面焦枯,多好则志气溃溢,多恶则精爽奔腾,多事则筋脉干急,多机则智虑沉迷。兹乃伐人之生,甚于斤斧;蚀人之性,猛于豺狼。无久行,无久坐,无久立,无久卧,无久视,无久听。不饥强食则脾劳,不渴强饮则胃胀。体欲少劳,食欲常少,劳则勿过,少勿令虚。冬则朝勿虚,夏则夜勿饱,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过日出后。心内澄则真人守其位,气内定则邪物去其身。行欺诈则神悲,行争竞则神沮,轻侮于人当减算,杀害于物必伤年。行一善则魂神欢,构一恶则魄神喜,魂神欲人生,魄神欲人死。常欲宽泰自居,恬淡自守,则神形安静,灾病不生。仙录必书其名,死籍必消其咎,养生之理尽在此矣。至于炼琼丹而补脑,化金液以留神,此上真之妙道,非食谷啖血越分而修之。万人之中,得者殊少,深可诫焉。出《老子养生要诀》
养生有五难: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虑精散此五难也。五者必存,虽心希难老,口诵至言,咀嚼英华,呼吸太阳,不能不夭其年也。五者于无胸中,则信顺日济,玄德日全,不祈喜而自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大理所归也。《嵇康养生论》
圣人一度循轨,不变其宜,不易其常,放准修绳,曲因其当。夫喜怒者,道之邪也。忧悲者,德之失也。好憎者,心之过也。嗜欲者,性之累也。人大怒伤阴,大喜坠阳,薄气发喑,惊怖为狂。忧悲多患,痛乃成积,好憎繁多,祸乃相随。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通而不变,静之至也;嗜欲不载,虚之至也;无所爱憎,平之至也;不与物散,粹之至也。能此五者,则通于神明。通于神明者,得其内者也。《淮南子》
夫孔窍者,精神之户牖也。而气志者,五脏之使佐也。耳目淫于声色之乐,则五脏摇动而不定也。五脏摇动而不定,则血气滔荡而不休。血气滔荡而不休,则精神驰骋于外而不守矣。精神驰骋于外而不守,则祸福之至虽如丘山,无由识之矣。使耳目精明玄达而无诱慕,气志虚静恬愉而省嗜欲,五脏定宁充盈而不泄,精神内守形骸而不外越,则望于往世之前,而视于来事之后,犹未足为也,岂有祸福之间哉。故曰: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以言夫精神之不可使外淫也。故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五声哗耳,使耳不聪;五味乱口,使口爽伤;趣舍滑心,使行飞扬。此四者,天下之所养性也,然皆人累也。故曰:嗜欲者,使人之气越,而好憎者,使人之心劳,弗疾去则志气日耗。夫人之所以不能终其寿命,而中道夭于刑戮者,何也?以其生生之厚,夫惟能无以生为者,则所以修得生也。同上
夫悲乐者,德之邪也,而喜怒者,道之过也,好憎者,心之暴也。故曰其生也夭行,其死也物化,静则与阴俱闭,动则与阳俱开,精神澹然无极,不与物散,而天下自服。故心者形之主也,而神者心之宝也,形劳而不依则蹶,精用而不已则竭。是故圣人,贵而尊之,不敢越也。同上
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内便于性,外合于义,修理而动,不系于物者,正气也。推于滋味,淫于声色,发于喜怒,不顾后患者,邪气也。邪与正相伤,欲与性相害,不可两立,一植一废,故圣人损欲而从事于性。同上
凡治身养性,节寝处,适饮食,和喜怒,便动静。内在已者得而邪气日而不生,岂若忧瘕疵之与痤疽之发,而预备之哉?同上
凡夫之徒,不知益之为益,乃又不知损之为损也。夫损易知而速焉,益难知而迟焉,而尚不寤其易,亦安能识其难哉?夫损之者,如灯火之消脂,莫之见也,而忽尽矣。益者,如禾苗之播殖,莫之觉也,而忽茂矣。故治身养性,务谨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凡聚小所以就大,损一所以致亿也。若能爱于微,成之于著者,则当乎知道矣。《抱朴子》
养生以不伤为本,此要言也。且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悲哀憔悴伤也,喜乐过差伤也,汲汲所欲伤也,戚戚所患伤也,久谈言笑伤也,寝息失时伤也,挽弓引弩伤也,沉醉呕吐伤也,饱食即卧伤也,跳走喘之伤也,欢呼哭泣伤也,阴阳不交伤也,积伤至尽则早亡,早亡非道也。是以养性之方,唾不及远,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及视,坐不至久,卧不及疲,先寒而衣,先热而解。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凡食多则结积聚,饮过则成痰癖也。不欲甚劳甚逸,不欲起晚,不欲汗流,不欲多睡,不欲奔车走马,不欲极目远望,不欲多啖生冷,不欲饮酒当风,不欲数数沐浴,不欲广志远愿,不欲规造异巧。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穷凉。不欲露卧星下,不欲眠中见扇,大寒、大热、大风、大雾皆不欲冒之。五味入口,不欲偏多,故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咸多伤心,甘多伤肾,此五行自然之理也。凡言伤者,亦不便觉也,谓久则损寿耳。同上
古之知道者,筑垒以防邪,疏源以毓真。深居静处,不为物撄,动息出入,而与神气俱,魂魄守戒,谨窒其允,专一不分,真气乃存。上下灌注,气乃流通,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而不休。阴营其脏,阳固其腑。流源泏泏,满而不溢,冲而不盈,夫长之谓久生。《日华子》
里语有之:人在世间,日失一日,如牵牛羊以诣屠所,每进一步而去死转近。此譬虽丑,而实理也。达人所以不愁死者,非不欲求,亦固不知所以免死之术,而空自煎愁,无益于事。故云:乐天知命,故不忧耳,非不欲久生也。且夫深入九泉之下,长夜罔极,始为蝼蚁之粮,终与尘壤合体,令怛然心热,不觉咄嗟。若心有求生之志,何可不审,置不急之事,以修玄妙之业哉?《抱朴子》
世人不察,惟五谷是嗜,声色是耽。目惑玄黄,耳务淫哇,滋味煎其腑脏,体醪煮其肠胃,香芬腐其骨髓,喜怒悖其正气,思虑消其精神,哀乐殃其平粹。夫以蕞尔之躯,攻之者非一途,易竭之身,而由外受敌身,非木石其能久乎。《嵇康养生论》
大凡著生,先调元气。身有四气,人多不明。四气之中,各主生死。一曰乾元之气,化为精,精反为气,精者连于神,精益则神明,精固则神畅,神畅则生健。若精散则神疲,精竭则神去,神去则死。二曰坤元之气,化为血,血复为气,气血者通于内,血壮则体丰,血固则颜盛,颜盛则生合。若血衰则发变,血败则脑空,脑空则死。三曰庶气,庶气者一元交气。气化为津,津复为气,气运于生,生托于气,阴阳动息,滋润形骸,气通则生,气乏则死。四曰众气,众气者谷气也。谷济于生,终误于命,食谷气虽生,蕴谷气还死。精能附血,气能附生,当使循环,即身永固。乾元之阳,阳居阴位,脐下气海是也。坤元之阴,阴居阳位,脑中血海是也。生者属阳,阳贯五脏,喘息之气是也。死者属阴,阴纳五味,秽恶之气是也。气海之气,以壮精神,以填骨髓。血海之气,以补肌肤,以流血脉。喘息之气,以通六腑,以扶四肢。秽恶之气,以乱身神,以腐五脏。《普生论》
形者生之气也,心者形之主也,神者心之宝也。故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则心荡,心荡则形伤。将全其形,先在理神。故恬和养神,则自安于内;清虚凄心,则不诱于外。神恬心清,则形无累矣。虚室生白,人心若空,虚则纯白不浊,吉祥至矣。人不照于昧金而照于莹镜者,以莹能明也;不鉴于流波而鉴于静水者,以静能清也。镜水以清明之性,故能形物之形。由此观之,神照则垢灭,形静而神清。垢灭则内欲永尽,神清则外累不入。今清歌奏而心乐,悲声发而心哀。夫七窍者,精神之户牖也。志气者,五脏之使候也。耳目诱于声色,鼻口之于芳味,四体之于安适,其情一也,则精神驰骛而不守。志气系于趣,舍则五脏滔荡而不安。嗜欲之归于外,心腑壅塞于内,曼衍于荒淫之波,留连于是非之境,而不败德伤生者,盖亦寡矣!是以圣人清目而不视,聪耳而不听,闭口而不言,弃心而不虑,贵身而忘贱。故尊势不能动,乐道而忘贫;故厚利不能倾,容身以怡情。而游一气,浩然纯白于衷,故形不养而神自全,心不劳而道自至也。《刘子》
身之有欲,如树之有蝎,树抱蝎则还自凿,人抱欲而反自害。故蝎盛则木折,欲炽而身亡,将收情欲,先敛五关。五关者,情欲之路,嗜欲之府也。目爱彩色,命曰伐性之斤。耳乐淫声,命曰攻心之鼓。口贪滋味,命曰腐肠之药。鼻悦芳馨,命曰熏喉之烟。身安举驷,命曰召蹶之机。此五者所以养生,亦以伤生。耳目之于声色,鼻口之于芳味,肌体之于安适,其情也然。亦以之死,亦以之生,或为贤智,或为痴愚,由于处之异也。同上
天文部
天
勿指天地,以证鄙怀。《太上感应篇》
勿怨天。同上
日月
勿怒目视日月,令人失明。《千金要方》
久视日月,令人损目。《琐碎录》
勿辄指三光,久视日月。《感应篇》
日月当前莫作湤。《袁天罡阴阳禁忌历》
凡行坐立,勿背日吉。《千金要方》
对三光濡溺,则折人年寿。《西山记》
对月贪欢成疾。《华佗中藏经》
凡小儿勿令指月,两耳后生疮欲断,名月食疮,掏虾蟆末敷即差。《云笈七签》
星
久视星辰,令人损目。《琐碎录》
勿唾流星。《感应篇》
夜观星斗,认取北斗中星者,则一生无眼疾也。《琐碎录》
俗传识大人星,不患疟。同上
云汉
久视云汉,令人损目。《琐碎录》
风雨
大风大雨不可出入。《琐碎录》
当风取凉,冒雨而行,成疾。《华佗中藏经》
凡在家,凡外行,卒逢大飘风暴雨,皆是诸龙鬼神行动经过所致。宜入室闭户,烧香静坐,安心以避之,待过后乃出,不尔损人。或当时虽未若,于后不佳矣。《千金要方》
勿诃风骂雨。《感应篇》
梅雨水洗疮疥灭瘢,入酱令易热,沾衣便腐,以梅叶汤洗之则脱。《本草》
虹霓
勿指虹霓。《感应篇》
䗖[9]在东莫之敢指。《毛诗》
雾
王尔、张衡、马均者,昔俱冒雾行,一人无恙,一人病,一人死。无恙者饮酒,病者食,死者空腹。《博物志》
且行大雾中,宜饮酒,酒势辟恶也。《本草》
阴雾中不可远行。《千金要方》
凡重雾三日,必大雨,雨未降,雾不可冒行。《帝王世纪》
露
柏叶上露主明目。《本草》
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同上
百草头秋露水,愈百疾,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同上
伏热者,不可饮水;冲寒者,不得饮汤。同上
渎寒而寝成疾。《华佗中藏经》
地理部
地
等闲刀画地,多招不祥事。《玄宗黄帝杂忌》
掘地二尺以下,即有土气,慎之为佳。《千金要方》
卧伏地大凶。同上
山
行山中,见小人乘车马,长七八寸者,肉芝也。捉取服之,即仙矣。《抱朴子》
入名山必斋五十日,牵白犬,抱白鸡,以白盐一升,山神大喜,芝草、异药、宝玉为出。未到山百步呼曰:林兵此山王,主者名知之。却百邪。《地镜》
入山,山精老魅,多来试之,或作人形,当悬明镜九寸于背后,以辟众恶。又百鬼老物,虽能变形,而不能使镜中形影变也。其形在镜中,则消亡退步,不敢为害也。《云笈七签》
诸山有孔,云:入采宝者,唯三月、九月,余月山闭,气交死也。《千金要方》
入山之日,未至山百步,先却行百步。反是乃登山,山精不犯人。众邪伏走,百毒藏匿。《神仙传》
如入山林,默念“仪方”,不见蛇狼,念“仪康”不见虎。《琐碎录》
入深山,将后裙折三,指插于腰,蛇虫不敢近也。同上
江河
渡江河者,朱书“禹”字佩之,免风涛,保安吉。《琐碎录》
渡江不恐惧法:旋取净笔,研墨写“土”字,或以手画之亦可。同上,又《袁天罡阴阳禁忌历》云:过水手中书“土”字,自然渡浪不能翻。
水
凡遇山水坞中出泉者,不可久居,当食作瘿病。《千金要方》
深阴地冷,水不可饮,必作痎疟。同上
凡山水有沙虱处,勿在中浴,害人。欲渡者,随驴马后急渡,不伤人。同上
凡水有水弩处,射人影即死。欲渡水者,以物打水,其水弩即散,急渡不伤人。同上
远行触热,途中逢河,勿洗面,生乌䵟。同上
深山大泽中,不可渡,恐寒气逼人真气。《西山记》
陂湖水,误饮小鱼入腹,即成鱼瘕病。《巢氏病源》
井水沸,不可食之,害人。《本草》
屋漏水,误食必成恶疾。同上
塚井水有毒,人中之者,立死。欲入塚井者,当先试之法:以鸡毛投井中,毛直而下者,无毒。毛回旋而舞,似不下者,有毒。以热醋数斗,投井穴中,则可入矣。同上
甑气水,主长毛发,以物于炊饭时,承取沐头,令发长密黑润。不能多得,朝朝梳小儿头,渐觉有益好。同上
取日月不照自然水一升,与鲂鱼目三、七对,同和涂面,见鬼可指物无隐矣。《墨子秘录》
以磨刀水洗手面,生癣,名刀癣。《巢氏病源》
狗舐之水,用洗手面,生癣白点,微痒是也。同上
盆盛水饮牛,用其余水洗手面,生癣,名牛癣。同上
凡新汲水,必有尘垢,先净洗一青石,置瓮中,然后下水尘垢,皆聚于石上,水不复浊。三两日一洗瓮石,依前安石。若江水、井水已浊,便要吃时,研杏仁少许浇瓮中,以杖搅十数匝,移时水自清。《林泉备用》
冰
冰大寒,暑夏盛热,食此与气候相反,恐入腹冷热相激,却致诸疾也。《本草》
凡夏用冰,正[10]可隐快饮食,令气冷,不可打碎食之,虽复当时暂快,久皆成疾。《食谱》
人事部
身体
五脏神喜香斋,则气清神悦,百病不生。《琐碎录》
勿令发覆面,不祥。《千金要方》
勿举足向火。同上
误食耳垢,令人病耳聋,置之怀袖间治忘。《琐碎录》
极热扇手心,五体俱凉。同上
若要安,三里不要干。患风疾人,宜灸三里者,五脏六腑也,沟渠也,常欲宣通,即无风疾。同上
凡五色皆损目,唯皂糊屏风,可养目力。同上
肝恶风,心恶热,肺恶寒,脾恶湿,肾恶渗。同上
乱头发,不可顿璧缝房内,招祟。《琐碎录》
头发,不可在鱼鲊中,杀人。同上
老翁须一大把,酒、水各一碗,煎服之,治瘰疬。同上
眼不点不昏,耳不斡不聋。同上
头边放火炉,久而发脑痈疮疖。同上
张苍,常服人乳,故年百岁余,肥白如瓠。《本草》
收自己乱头发洗净,干,每一两入椒五十粒,泥固封入炉,大火一煅,如黑糟,细研,酒服一钱匕[11],髯发长黑。同上
刘君安,烧自己发,合头垢等分,合服如大豆许三丸,名曰还精,令头不白。《服气精义》
取七岁男齿、女发与自己颈垢,合烧服之。一岁,则不知老。常为之,使老有少容也。《刘根别传》
有饮油五斤以来,方始快意,长得吃得安,不尔则病。此是发入胃,被气血裹了化为虫。治用雄黄半两为末,水调服,虫自出。如虫出活者,置于油中,逡巡间自耗。《夏子益治奇疾方》
去鼻中毛,神道往来,则为庐宅,昼夜绵绵,无休息也。《黄庭经注》。又《云笈七签》:除鼻中毛,所谓通神路也。
误食头发成发瘕病。《巢氏病源》
爪筋之穷不数截,筋不替。《云笈七签》
凡梳头发及爪,皆理之,勿投水火,正尔抛掷。一则敬父母之遗体,二则有鸟曰鹄,夜入人家,取其爪发,则伤魂。同上
甲寅日可割指甲,午日可割脚甲。此三尸游处,故以割除,以制尸魄也。同上,又云:凡寅日去手甲爪,午日去足爪甲,名之斩三尸。
涕唾
不可对北涕唾。《感应篇》
饮玉泉者,令人延年,除百病。玉泉者,口中唾也。鸡鸣、平旦、晡时、黄昏、夜半,一日一夕,凡七漱玉泉饮之,每饮辄满口,咽之延年。《云笈七签》
勿向西北唾,犯魁罡神凶。《千金要方》
咳唾,唾不用远,或肺病令人手足重及背痛咳嗽。同上
远唾不如近唾,近唾不如不唾。《琐碎录》
远唾损气,多唾损神。同上
勿咳唾,失肌汁。《云笈七签》
多唾令人心烦。同上
俗人但知贪于五味,不知有元气可饮,圣人知五味之毒焉,故不贪,知元气可服,故闭口不言,精气息应也。唾不咽,则气海不润,气海不润,则津液乏。是以服元气,饮醴泉,乃延年之本也。同上
若能竟日不唾涕者,亦可含一枣,咽津液也。《王母内传》。又《云笈七签》曰:人能终日涕唾,常含枣核咽之,令人受气生津液也。取津液,非咽核。
亥子日不可唾,亡精失气,减损年命。《神仙传》
汗
大汗,急敷粉著。汗湿衣令人得疮,大小便不利。《养生要集》
饮食饱甚,汗出于胃。饱甚胃满,故汗出于胃也。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惊夺心精,神气浮越,阳内薄之,故汗出于心也。持重远行,汗出于肾。骨劳气越,肾复过疲,故持重远行,汗出于肾也。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暴役于筋,肝气罢极,故疾走恐惧,汗出于肝也。摇体劳苦,汗出于脾。摇体劳苦,谓动作施力,非疾走远行也。然动作用力,则谷精四布,脾化水谷,故汗出于脾也。出《黄帝素问》
劳伤,汗出成疾。《华佗中藏经》
汗出毛孔开,勿令人扇凉,亦为外风所中。《四时养生论》
人汗入诸肉,食之作下疮。《本草》。又《巢氏病源》云:人汗入诸肉,食作痈疖。
多汗损血。《琐碎录》
背汗倚壁,成遁注病。《巢氏病源》谓:劳气遁注经络,四肢沉、腹内痛也。
大汗,勿偏脱衣,喜偏风,半身不遂。同上
嚏
向日取嚏法:欲得延年,洗面精神,至日更洗漱也。日出三丈,正面向日,口吐死气,服日后便为之死气,四时吐之也。鼻噏日精,须鼻得嚏便止,是为气通。若不得嚏,以软物通导之,使必得嚏也。以补精复胎,长生之方也。向日正心,欲得使心正常,以日出三丈,取嚏讫仍为之,错手著两肩上,左手在上,以日当心,开衣出心,令正当之,常能行之佳。《云笈七签》
食后,以小纸捻,打喷嚏数次,气通则目自明,痰自化。《琐碎录》
便溺
不可对北溺。《感应篇》
忍尿不便,膝冷成痹。《千金要方》
忍大便不出,成气痔。同上
小便勿努,令两足及膝冷。同上
丈夫饥,欲坐小便。若饱,则立小便,慎之无病。同上
大便,不用呼气及强努,令人腰疼目涩,宜任之,佳。同上
夜间小便时,仰面开眼,至老眼不昏。《琐碎录》
忍小便成淋疾。同上
久忍小便,成冷痹。《云笈七签》
凡人求道,勿犯五逆,有犯者凶。大小便向南一逆,向北二逆,向日三逆,向月四逆,仰视天及星辰五逆。同上
行
行不得语,令人失气。《千金要方》
凡欲行来,常存魁罡在头上,所向皆吉。同上
夜行,用手掠脑后发,长精神,鬼魅不敢近。《琐碎录》
夜行损筋。同上
夜行常琢齿,琢齿亦无正限数也,然鬼邪畏琢齿声,是故不得犯人。《真诰》
行不多言,恐神散而损气。《西山记》
夜行,及冥卧,心中恐者,存日月还入于明堂中,须臾百邪自灭,山居恒尔此为佳。同上
夜归,左手或右手,以中指书手心,作“我是鬼”三字,再握固,则不恐惧。《琐碎录》
久行伤筋,劳于肝也。《黄帝素问》
立
久立伤骨,劳于肾也。《黄帝素问》
久立则肾病。《华佗中藏经》
久立低湿成疾。同上
坐立莫于灯心后,使人无事被牵连。《袁天罡阴阳禁忌历》
坐
久坐伤肉,劳于脾也。《黄帝素问》
坐卧于塚墓之间,精神自散。《西山记》
勿跂床悬脚,成血痹,两足重,腰疼。《千金要方》
饱食终日,久坐损寿。同上
勿竖膝坐而交臂膝上,不祥。《云笈七签》
勿北向坐思惟,不祥起。同上
枯木大树之下不可息,防阴气触人阳神。同上
坐卧莫当风,频于暖处浴。《孙真人枕中歌》
暑日月晒处,虽冷石不可便坐,热则令人生疮,冷则成小肠气。《琐碎录》
早起
清旦常言好事,勿恶言。闻恶事,即向所求方三唾之,吉。又勿嗔怒,勿叱咤咄呼,勿嗟叹,勿唱奈何,名曰请祸。《千金要方》
凡鸡鸣时,叩齿三十六遍讫,抵唇漱口,舌撩上齿,咽之三过,杀虫补虚劳,令人强壮。《琐碎录》
早起先以左足下床,则一日平宁。同上
早起以左右手摩肾,次摩脚心,则无脚气诸疾。或以热手摩面上,则令人悦色。以手背揉眼,则明目。
煨生姜,早晨含少许,生胃气,辟山瘴邪气。同上
每日下床先左脚,念“乾元亨利贞”,下右脚念“日月保长生”,如此各念三遍,则终日吉。同上
晨兴,以钟乳粉入白粥中,拌和食之,极益人。同上
早起不可用刷牙子,恐根浮兼牙疏易摇,久之患牙痛。盖刷牙,皆是马尾为之,极有所损。今时出牙者,尽用马尾灰,盖马尾能腐齿龈。同上
早起东向坐,以两手相摩令热,以手摩额上至顶上,满二九止,名曰存泥丸。《太平御览》
清旦初起,以两手又[12],两手极上下之二七止,令人不聋。次缩鼻闭气,右手从头上引左耳二七止,次引两发鬓举之,令人血气流通,头不白。又摩手令热,以摩身体,从上至下,名干浴。令人胜风寒,时气寒热,头疼百病,皆除之。同上
凡人旦起常言善事,天与之福。《云笈七签》
夜起
夜起裸行不祥。《云笈七签》
夜起坐,以手攀脚底,则无筋转之疾。《琐碎录》
愁泣
勿久泣神悲蹙。《云笈七签》
大愁气不通。同上
多愁则心慑。《小有经》
学生之法,不可泣泪及多唾泄,此皆为损液漏精,使喉脑大竭。是以真人、道士,常吐纳咽味,以和六液。《真诰》
不可对灶哭。《感应篇》
哭者,亦趣死之音,哀者,乃朽骨之大患,恐吾子未悟之,相为忧耳。同上
哭泣悲来,新哭讫,不用即食,久成气病。《巢氏病源》
不可泣哭,便喉涩大渴。同上
愤懑伤神通于舌,损心则謇吃。同上
怒叫
勿朔旦号怒。《感应篇》
勿对北恶骂。同上
勿向灶骂詈,不祥。《千金要方》
勿卒呼,惊魂魄,勿恚怒,神不乐。《云笈七签》
多怒则百脉不定。《小有经》
喜笑
大乐气飞扬。《云笈七签》
多笑则伤脏,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小有经》
恣乐伤魂魄,通于目,损于肝,则目暗。《巢氏病源》
笑多则肾转腰痛。同上
歌舞
不可晦腊歌舞。《感应篇》
不可对灶吟咏。同上
凡欲眠,勿歌咏,不祥。《云笈七签》
慎勿上床卧歌,凶。同上
语言
凡言语读诵,常想声在气海中。《千金要方》
食上[13]不得语,语而食者,常患胸背痛。同上
寝卧,不得多言,笑言,五脏如钟磐,不悬则不可发声。同上
行不得语,若欲语,须住乃语,行语则令人失气也。同上
眠勿大语,损人气力。同上
走不得大语。《琐碎录》
多语则气争。《云笈七签》
不得与女人语笑同处,致尸鬼,惑乱精神。《太一真君》
食不语,寝不言。《论语》
思念
勿念内,志恍惚。《云笈七签》
多忌,则神怠,多念,则神散。《小有经》
不可北向思惟,不祥起。《云笈七签》
思虑伤心,心伤则吐、衄血,发则发焦。《巢氏病源》
睡卧枕附
久卧伤气,劳于肺也。《黄帝素问》
不可当风卧,不可令人扇之,皆卧得病也。《千金要方》
凡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头勿北卧,及墙北亦勿安床。同上
凡欲眠,勿歌咏,不祥。同上
上床坐,先脱左足,卧勿当舍脊下。卧讫,勿留灯烛,令魂魄及六神不安,多愁怨。人头边勿安火炉,日久引水气,头重目赤,睛及鼻干。同上
夜卧,当耳勿有孔,吹人即耳聋。同上
夏夜勿覆其头,得长寿。同上
凡人眠,勿以脚悬踏高处,久成肾水,损房足冷。同上
不得昼眠,令人失气。同上
卧勿大语,损人气力。同上
暮卧,常习闭口,口开即失气,且邪恶从口入,久成消渴及失血色。同上
屈膝侧卧,益人气力,胜正偃卧。按孔子不尸卧,故曰:睡不厌踧,觉不厌舒。同上
凡人舒睡,则有鬼痛魔邪。同上
凡眠先卧心,后卧眼,一夜当作五度反覆,常逐更转。同上
勿湿头卧,使人头风、眩闷、发秃、面黑、齿痛、耳聋、头生白屑。同上
凡睡觉,勿饮水更眠,令人作水癖。《巢氏病源》
夜卧,或侧或仰,一足伸屈不并,则无梦泄之患也。《琐碎录》
临卧,用黄柏皮,蜜炙含少许,一生不患咽喉。同上
雷鸣勿仰卧。同上
人睡著,不可将笔画面,其人神魂外游,回视不认尸,有至死者。同上
卧处,不可以首近火,必有目疾。亦不可当风,必患头风等疾。背受风则嗽,胸无禁。同上
多睡令人目盲。《云笈七签》
丈夫勿头北向卧,令人神不安,多愁忘。同上
凡人卧,不用隐膊下,令人六神不安。同上
凡卧,欲得数侧,语笑欲令至少,莫令声高。同上
慎勿上床卧歌,凶。同上
暮卧,先读《黄庭内景玉经》一遍乃卧,使人魂魄自然制炼。常行此法,二十八年亦成仙矣。《正一修真旨要》
饱食便卧,损寿也。同上
人若睡,必须侧卧蜷跼,阴魄全也。亦觉,即须展两脚叉两手,令气通遍,浑身阳气布也。《云笈七签》
寝无伏。出《礼记》。又《云笈七签》云:始卧伏卧床,凶。
夜卧,自胫以下,常须覆薄被。不如此则风毒潜入,血气不行,直至觉来,顽痹、瘫缓、软脚、偏风,因兹交至。《四时养生论》
睡不张口,恐泄气而损神。《西山记》
卧湿当风,则真气自弱。同上
夜卧,当耳勿得有孔,风入耳中,喜令口㖞。《巢氏病源》
饱食仰卧,久成气疾病头风。同上
人见十步直墙,勿顺墙而卧,风利吹人,必发癫痫及体重。同上
汗出不可露卧及浴,使人身振、寒热、风疹。同上
麻黄末五分,日中面向南杵之,水调方寸匕,日可三服,不睡。若要睡,用糯米粥、葵菜汤解之依旧,此炼丹守炉之秘法也。《墨子秘录》
煮通草茗饮之,不睡矣。同上
将麝香一剂,安于枕中,能除邪辟恶。《狐刚子粉图》
决明子置之枕中最明眼。《琐碎录》
不可用菊花为枕,久之令人脑冷。同上
神枕法:昔太山下,有老翁者,失其名字。汉武东巡,见老翁锄于道,背上有白光,高数尺。帝怪而问之:“有道术否?”老翁对曰:“臣昔年八十五时,衰老垂死,头白齿落,有道士者,教臣服枣、饮水、绝谷,并作神枕法。中有三十二物。其三十二物中,二十四物善,以当二十四气,其八物毒,以应八风。臣行之转少,白发返黑,堕齿复生,日行三百里。臣今年一百八十矣。不能弃世入山,顾念孙子,复还,食谷又已一十余年,犹得神枕之力,往不复老。”武帝视老翁类状,当如五十许,又验问其邻,皆云信然。帝乃从受其方作枕,而不能随其绝欲饮水也。方用五月五日、七月七日取山林柏以为枕,长一尺二寸,高四寸,空中容一斗二升,以柏心赤者为盖,厚二分,盖致之令密,又当使可开用也。又钻盖上为三行,行四十孔,凡一百二十孔,令容粟米大。其用药芎、当归、白芷、辛夷、杜衡、白术、藁本、木兰、蜀椒、桂、干姜、防风、人参、桔梗、白薇、荆实、肉苁蓉、飞廉、柏实、薏苡子、款冬花、白衡、秦椒、蘪芜凡二十四物,以应二十四气,加毒者八物应八风,乌头、附子、黎芦、皂荚、菵草、矾石、半夏、细辛。上三十二物各一两,皆㕮咀,以毒药上安之满枕中。用布囊以衣枕,百日面有光泽。一年体中所疾,及有风疾,一一皆愈瘥,而身尽香。四年白发变黑,齿落更生,耳目聪明。神方验秘,不传非其人也。藁本是老芎母也。武帝以问东方朔,答曰:昔女廉以此方传玉青,玉青以传广成子,广成子以传黄帝。近者谷城道士淳于公枕此药枕耳,百余岁而头发不白。夫痛之来,皆从阳脉,今枕药枕,风邪不得侵入矣。又虽以布囊衣枕,犹当复以帏衾重包之,须欲卧枕时,乃脱去之耳。诏赐老翁疋帛,老翁不受,曰:陛下好善,故进之耳。帝止。《云笈七签》
益眼者,无如磁石,以为盆枕,可老而不昏,宁王宫中用之。《丰宁传》
梦
夜梦恶不须说,旦以水面东噀之,咒曰:恶梦著草木,好梦成宝玉。即无咎矣。《千金要方》
说梦者凶。《千金翼方》
善梦可说,恶梦默之,则使人延命矣。此出《云笈七签》。又《千金要方》云:梦之善恶皆勿说,为吉。
夜停烛而寝招恶梦。《琐碎录》
枕麝香一具于颈间,辟水注之,永绝恶梦。《真诰》
魇
人卧不悟,皆是魂魄外游,为他邪所执录,欲还未得,致成魇也。忌火照,火照则神魂遂不复入,乃至于死。而人有于烟光前魇者,是本由明出,是以不忌火也。《巢氏病源》
人魇勿燃明唤之,魇死不疑,暗唤唯好,得远唤,亦不得迫而急唤,亦喜失魂魄也。同上
夜卧,以鞋一覆一仰,亦无魇恶梦。《琐碎录》
枕北而寝,多魇。同上
夜魇之人,急取梁尘,吹鼻中,即醒。同上
取雄黄一块,带之不魇。《墨子秘录》
人忽不寤,勿以灯照之,杀人。但痛啮拇指甲际,而唾其面,则活。取韭捣汁吹鼻中,薤汁亦得,冬月用韭根汁,灌于口中。葛洪《肘后方》
沐浴
沐浴未干而熟睡成疾。《华佗中藏经》
浴[14]冷水则生肾痺之疾。同上
新沐发讫,勿当风,勿湿萦髻,勿湿头卧,使人头风眩闷,发秃面黑,齿痛耳聋,头生白屑。《千金要方》
夜沐发不食即卧,令人心虚,饶汗多梦。同上
热泔洗头,冷水濯之,作头风。同上
饮水沐头作头风。同上
冬浴不必汗出霡霖。同上
时行病新汗方解,勿冷水洗浴,损心。同上
凡居家,不欲数沐浴。若沐浴必须密室,不能大热,亦不得大寒,皆生百病。同上
沐浴后不得触风寒。同上
饥忌浴,饱忌沐,沐讫,须进少许食饮乃出。同上
常以晦日浴,朔日沐吉。同上
沐浴忌三伏、二社、四杀日,宜择申酉亥子日大吉也。《琐碎录》
人能一生断沐,未[15]无眼疾。同上
洗头不可冷水,成头风疾。同上
浴出不可和衫裙寝熟,恐成外肾疼,腰背拳曲。同上
有目疾,切忌酒后澡浴,令人目盲。同上
饱食沐发作头风。《巢氏病源》
汗出,不可露卧及浴,使人身振、寒热、风疹。同上
沐与浴同日,凶。《千金翼方》又云:夫妻同日沐浴,凶。
旧说眼疾不可浴,浴则病,甚至有失明者。白彦良云:未壮之前,岁岁患赤眼。一道人劝,但能断沐头则不复病此。彦良不沐,今七十余,更无眼疾。方勺《泊宅编》
向午后阴气起,不可沐发,令人心虚,饶汗多梦及头风也。《云笈七签》
汗出不宜洗身,令人五脏干,少津液。同上
沐浴无常不吉。同上
新沐浴讫,不得露头当风,不幸得大风、刺风疾。同上
五香沐浴者,青木香也。青木华,叶五节,五五相结,故辟恶气,捡魂魄,制鬼烟,致灵迹。以其有五五之节,所以为益于人耳。此香多生沧浪之东,东方之神人,名之为青木之香焉。同上
沐浴用五种香汤:一者白芷能去三尸,二者桃皮能辟邪气,三者柏叶能降真仙,四者零陵能集灵圣,五者青木香能消秽召真。《沐浴身心经》
上元斋者,用云水三斛,青木香四两,真檀七两,玄参二两,四种合煮一沸,清澄适寒温,先沐后浴。此难办者,用桃皮、竹叶剉之,水一二斛,随多少煮一沸,令有香气,辟恶邪不祥。沐浴室令香净,勿近圈圂,勿逼井灶,勿傍堂坛,勿用秽地。《洞神经》
甑气水沐发,令发长密黑润。《本草》
沐用旬,浴用五。夫五则五气流传,浴之荣卫通畅,旬则数满复还,真气在脑,沐之则耳目聪明。若频频浴者,血凝而气散,虽肌体光泽,而气自损,故有痈疽之疾者,气不胜血,神不胜形也。若频频沐者,气壅于脑,滞于中,令人体重形疲,久而经络不能通畅。故古人以阳养阳,阳不耗散,以阴炼阳,阳必损弱。《西山记》
数澡洗,每至甲子当沐。不尔,当以几月旦,使人通灵。浴不患数,患人不能耳。荡炼尸臭而真气来入。《正一平经》
沐浴不数,魄之性也。违魄反真,是炼其浊秽,魄自亡矣。《真诰》
洗面
旦起勿开目洗面,令人目涩失明,饶泪。《千金要方》
盛热中自日中来,不得用冷水沃面,恐成目疾也。《琐碎录》
叩齿
叩齿之法:左相叩名曰打天钟,右相叩名曰搥天磐,中央上下相叩,名曰鸣天鼓。若卒遇凶恶不祥,当打天钟三十六遍。若经凶恶辟邪威神大咒,当搥天磐三十六遍。若存思念道,致真招灵,当鸣天鼓。以正中四齿相叩,闭口缓颊,使声虚而深响也。《九真高上宝书神明经》
夜行常琢齿,琢齿亦无正限数也,煞鬼邪,鬼常畏琢齿声,是故不得犯人也。若兼之漱液、祝说亦善。昔鲍助者都不学道,亦不知法术,年四十余,忽得面风气,口目不正。炁入口而两齿上下惟相切拍,甚有声响,如此昼夜不止,得寿百二十七岁。《真诰》
齿,骨之穷。朝久琢齿,齿不龋。《云笈七签》
齿宜数叩。《黄庭内经》
朝暮叩齿,以会身神。《黄庭外经注》
栉发梳附
栉头理发,欲得过多,通流血气,散风湿也。数易栉更番用之也。亦不可频解发也,栉之使多,而不使痛,亦可令侍者栉取多也。于是血液不滞,发根常坚。《真诰》
发宜多栉。《黄庭内经》
发是血之余,一日一度梳。《琐碎录》
发,血之穷,千过梳发,发不白。《云笈七签》
玳瑁梳能去风屑。《琐碎录》
孙思邈以交加木,造百齿梳,用之养生要法也。《樵人直说》
漱口
食毕当漱口数过,令人牙齿不败,口香。《千金要方》
热食讫,以酢酱漱口者,令人口臭。常臭作唇齿病。同上
汗出不宜洗身漱口,令人五脏干,少津液。《云笈七签》
热汤不可漱口,损牙。《琐碎录》
进士刘遁,遇异人曰:世人奉养,往往倒置,早漱口不若将困而漱,去齿间所积,牙亦坚固。同上
濯足
濯足而卧,四肢无冷疾。《琐碎录》
足是人之底,一夜一次洗。同上
凡脚汗勿入水,作骨痺,亦作遁疾。《云笈七签》
井华水和粉洗足,不病恶疮。《巢氏病源》
交合
凡夏至后丙丁日,冬至后庚辛日,皆不可合阴阳,大凶。《千金要方》
凡大月十七日,小月十六日,此名毁败日,不可交合,犯之伤血脉。同上
大喜大悲,男女热病未瘥,女子月血新瘥者,不可合阴阳。热疾新瘥,交者死。同上
老子曰:凡人生多疾病者,是风日之子。生而早死者,是晦日之子。在胎而伤者,是朔日之子。生而母子俱死者,是雷霆霹雳日之子。能行步有知而死者,是下旬之子。兵血死者,是月水尽之子,又是月蚀之子。能胎不成者,是弦望之子。命不长者,是大醉之子。不痴必狂者,是大劳之子。生而不成者,是平晓之子。意多恐悸者,是日出之子。好为盗贼贪欲者,是禺中之子。性行不良者,是日中之子。命能不全者,是日映之子。好诈反妄者,是晡时之子。不盲必聋者,是人定之子。天地闭气不通,其子死。夜半合阴阳生子,上寿,贤明。夜半后合会生子,中寿,聪明智慧。鸡鸣合会生子,下寿,克父母。此乃天地之常理也。同上
天老曰:人禀五常形貌而尊卑贵贱不等,皆由父母合会,禀气寿也。得合八星,阴阳各得其时者上也,即富贵之极。得合八星,阴阳不得其时者中也,得中宫。不合八星,阴阳得其时者下也,得下宫。不合此宿,不得其时者,则为凡人矣。合宿交会者,非惟生子富贵,亦利身大吉。八星室参井鬼柳张房心,一云:凡宿也,是月宿所在星,可以合阴阳。同上
醉饱交接,小者面䵟咳嗽,大者伤绝脏脉损命。《千金要方》
多食生葫,行房伤肝气,令人面无色。同上
御女之法,能一月再泄,一岁二十四泄,皆得一百岁,有颜色,无疾病,若加以药,则可长生。同上
患赤目须忌房事,不然令人患内障。同上
人年二[16]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五十者二十日一泄,六十者闭精勿泄。若体力犹壮者,一月一泄。凡人气力,自有强盛过人者,亦不可强忍,久而不泄,致生痈疽。若年过六十,而有数旬不得交合,意中平平者,自可闭固也。同上
凡人习交合之时,常以鼻多内气,口微吐气,自然益矣。交会毕,蒸热是得气也。以菖蒲末三分,白梁粉敷摩令燥,既使强盛,又湿疮不生也。同上
几欲施泻者,当闭口张目,闭气握固,两手左右上下,缩鼻取气,又缩下部及吸腹,小偃脊膂,急以左手中两指抑屏翳穴,长吐气并琢齿千遍,则精上补脑,使人长生。若精妄出,则损神也。同上
交会者,当避丙丁日及弦望晦朔。大风、大雨、大雾、大寒、大暑、雷电、霹雳,天地晦冥,日月薄蚀,虹霓地动,若御女者,则损人神,不吉。损男百倍,令女得病,有子必癫痴顽愚,喑痖聋瞆,挛跋盲眇,多病短寿,不孝不仁。又避日月、星辰、火光之下,神庙佛寺之中,井灶圊厨之侧,坟墓尸柩之傍,皆悉不可。夫交合如法,则有福德大智善人降托胎中,仍令性行调顺,所作和合,家道日隆,祥瑞竞集。若不如法,则有薄福愚痴恶人来托胎中,仍令父母性行凶险,所作不成,家道日否,殃咎屡至。夫祸福之应,有如影响。此乃必然之理,可不再思之。同上
妇人不必颜色妍丽,但得少年,未经生乳,多肥肉益也。若细发,目睛黑白分明,体柔骨软,肌肤细滑,言语声音和调,四肢骨节皆欲足肉,而骨不大,亦益也。同上
妇人蓬头蝇面,抱项结喉,雄声大口,高鼻露齿,目睛浑浊,口颌有毛,骨节高大,发黄少肉,与之交会,皆贼命损寿也。同上
每月二十八日,人神在阴,节忌欲事。甚于甲子庚申十五日,人神在遍身,尤当戒之。同上
善摄生者,凡觉阳事转盛,必谨而抑之,不可纵心竭意,以自贼也。若一度制得,则一度火灭,一度增油。若不能制,纵情施泻,即是膏火将灭,更去其油,可不深自防?同上
房事忌五月五日、六日、七日、十五日、十六日、十七日、二十五日、二十六日、二十七日,为九毒日,犯之者不过三年。《琐碎录》
房事忌庚申甲子,本命生日,犯之者各减二年之寿。朔日减一,纪望日减十年,二元日减五年,四立二分二至社日各减四年,三伏与晦日各减一年,又切忌当此日辰,不可构婚姻之礼。同上
新沐浴及醉饱、远行归还、大疲倦,并不可行房室之事,生病,切慎之。《云笈七签》
夫妻昼合不祥。同上
终身之忌卧幕燃烛行房。同上
历节疼痛,因醉犯房而得之。《华佗中藏经》
人有所怒,血气未定,因以交合,令人发痈疽。《黄帝杂禁忌法》
不可忍小便交合,令人淋,茎中痛,面失血色。同上
远行疲乏来入房,为五劳虚损。同上
妇人月事未绝,而与交合,令人成病得白驳。同上
夫学生之夫,必夷心养神,服食活[17]病,使脑宫填满,玄精不倾,然后可以存神服霞,呼吸二景耳。若数行交接,漏泄施泻者,则气秽身亡,精灵枯竭,虽复玄挺玉箓、金书太极者,将亦不可解于非生乎。在昔先师,常诫于斯事云:学生之人,一接则倾一年药势,二接则倾二年药势,过三以往,则所倾之药,都亡于身矣。是以真仙之士,常慎于此,以为生生之大忌。《真诰》
凡甲子庚申之日,是尸鬼竞乱,精神躁秽之日也。不可与夫妻同席,及言语面会,当清斋不寝,惊备其日,遣诸可欲。同上
醉而交接,或致恶疮。《巢氏病源》
醉饱莫行房,五脏皆反覆。《孙真人枕中歌》
精液流泉去鼻香。注云:阴阳交接,漏液失精,食饮无味,鼻失芳香。若交接不停,鼻必失气,口不得味也。《黄庭外经》
雷电交合之子,必病癫狂。故曰: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备也。《玄女房中经》
凡月二日、三日、五日、九日、二十日,此生日也,交会令人无疾病。《千金翼方》
[1]视:原作“听”,据《庄子·杂篇·盗跖》改。
[2]学:疑为“养”字。
[3]休:疑为“体”字。
[4]土:原作“吐”,据《吕氏春秋》改。
[5]抇:原作“扣”,据《吕氏春秋》改。
[6]用:疑为“得”字之误。
[7]失:疑为“生”之误。
[8]气:原作“无”,据文义改。
[9]:虹。
[10]正:疑为“止”之误。止,即只。
[11]匕:原为“上”,据文义改。
[12]又:疑为“叉”字。
[13]上:疑衍。
[14]浴:原为“浴”,据文义改。
[15]未:疑为“永”字。
[16]二:原作“一”,据文意改。
[17]活:疑为“治”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