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刮痧程序

一、头面部刮痧

受术者躺在治疗床上,取仰卧位,刮痧师坐于受术者头前,刮拭面部时先在面部涂抹刮痧润肤油(无色)或刮痧润肤乳。

1.头面部刮痧操作程序

(1)刮前额5~10次。刮痧师双手各持“砭石肾形刮痧板”一个,以其凹边为着力点,用刮法(补法)刮拭前额部,由前额前正中线分开,两侧分别由内向外刮拭,前额包括前发际与眉毛之间的皮肤。经过的穴位有印堂、阳白、攒竹、鱼腰、丝竹空等。用刮法之补法手法,力量轻柔,施术5~10次。

刮前额

(2)抹前额10~15次。刮痧师双手各持“砭石肾形刮痧板”一个,以其面侧为着力点,与前额部皮肤表面贴实,由前额前正中线分开,在两侧分别做上下或左右对称的往返浮滑抹移手法。前额部皮肤包括前发际与眉毛之间的皮肤。经过的穴位有印堂、阳白、攒竹、鱼腰、丝竹空等。用抹法,着力轻浮,浮而不急,着而不滞,往返自如,动作连贯,施术10~15次。

(3)刮眼眶5~10圈。刮痧师双手各持“砭石肾形刮痧板”一个,以其两头之一为着力点,从内向外,分别刮上眼眶和下眼眶两部。刮上眼眶:从睛明穴开始,向上经攒竹→鱼腰→太阳穴。刮下眼眶:从睛明穴开始,向下经承泣、四白、瞳子髎等穴→太阳穴。刮上下眼眶为一圈,轻刮5~10圈。

刮眼眶

(4)刮脸中部5~10次。刮痧师双手各持“砭石肾形刮痧板”一个,以其凹边为着力点,用刮法(补法)刮拭两颧部(从承泣、迎香即鼻翼至鼻根处开始,至颧髎穴以上区域),分别由内向外刮拭,经过的穴位有迎香、承泣、四白、巨髎、颧髎等。力量轻柔适中,左右各施术5~10次。

(5)抹脸中部10~15次。刮痧师双手各持“砭石肾形刮痧板”一个,以其面侧为着力点,与脸中部皮肤表面贴实,做上下或左右对称的往返浮滑抹移。用抹法在两颧部(从承泣、迎香即鼻翼至鼻根处开始至颧髎穴以上区域)进行,经过的穴位有迎香、承泣、四白、巨髎、颧髎等。操作要领是着力轻浮,浮而不急,着而不滞,往返自如,动作连贯。施术10~15次。

(6)轻刮下颌至侧面部5~10次。刮痧师双手各持“砭石肾形刮痧板”一个,以其凹边为着力点,用刮法(补法)刮拭下颌部至侧面部。以承浆为中心,分别由内向左右外上刮拭。经过的穴位有承浆、地仓、大迎、颊车、下关、颧髎、听宫、听会等。手法宜轻灵,力度轻柔适中,左右各施术5~10次。

(7)抹下颌至侧面部10~15次。刮痧师双手各持“砭石肾形刮痧板”一个,以其面侧为着力点,与左右下颌至侧面部皮肤表面贴实。以承浆中心,分左右做上下或左右对称的往返浮滑抹移,分别由内向外进行。经过的穴位有承浆、地仓、大迎、颊车、下关、颧髎、听宫、听会等。着力轻浮,浮而不急,着而不滞,往返自如,动作连贯,施术10~15次。

(8)刮(梳理)头两侧部5~10次。刮痧师手持粗齿刮痧梳(砭石或水牛角粗齿刮痧梳均可),以其粗齿面为着力点,以受术者能接受的刺激量为度,呈圆弧形刮拭(梳理)头部两侧,从头两侧太阳穴开始至风池穴一带。经过的穴位包括头维、颔厌、悬颅、悬厘、率谷、天冲、浮白、脑空等。

(9)刮(梳理)前头部5~10次。刮痧师手持粗齿刮痧梳(砭石或水牛角粗齿刮痧梳均可),以其粗齿面为着力点,以受术者能接受的刺激量为度,刮拭(梳理)前头部,从百会穴开始直线向前,至前头发际以及左右延伸的区域。经过的穴位包括前顶、通天、囟会、上星、神庭、承光、五处、曲差、正营、当阳、头临泣等。

(10)刮(梳理)后头部5~10次。刮痧师手持粗齿刮痧梳(砭石或水牛角粗齿刮痧梳均可),以其粗齿面为着力点,以受术者能接受的刺激量为度,刮拭(梳理)后头部,从百会穴开始直线向下,到后头发际以及左右延伸的区域。经过的穴位包括后顶、络却、强间、脑户、玉枕、脑空、风府、哑门、天柱等。

(11)刮(梳理)全头部2分钟左右。刮痧师手持粗齿刮痧梳(砭石或水牛角粗齿刮痧梳均可),以其粗齿面(用多功能砭石刮痧板厚边、薄边和厚边棱角也可)为着力点,以受术者能接受的刺激量为度,刮拭(梳理)全头部,以百会为中心呈放射状的方式向全头部刮拭(梳理)。经过全头穴位和运动区、感觉区、言语区、晕听区、视区、胃区、胸腔区、生殖区等。

(12)按印堂至百会3次。刮痧师手持“砭石圆头按摩棒”,以其圆头为着力点;或刮痧板(多功能砭石刮痧板)厚边棱角面侧为着力点,自印堂穴起按压至百会,按压经过的穴位有神庭、上星、囟会、前顶。按压时力度应轻柔适度,以受术者局部感觉有酸、麻、胀、痛感为度,并稍做停留。从印堂起至百会穴止为一次,做3次。

(13)点按风池1~2分钟。刮痧师手持“砭石点穴按摩棒”,以其尖端为着力点;或手持多功能砭石刮痧板,以其厚边棱角(边侧或面侧)为着力点,点按受术者风池穴。施术中应随时与受术者进行语言交流,问其感觉,力度应从轻渐渐加重,以受术者感到酸、麻、胀、痛感为度,并停留10~15秒,然后提起,再按。共持续1~2分钟。

2.头面部刮痧功效

刮拭头部具有改善头部血液循环,疏通经络,促进全身阳气运行等作用。刮拭(梳理、点按)头部后,受术者一般有轻松舒服和精神焕发的感觉。另外刮拭(梳理、点按)头部还可防治脑栓塞、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神经衰弱、头痛(各种类型)、高血压、眩晕、记忆力减退、头发早白、感冒、脱发等。

刮拭面部,以受术者感觉面部气血通畅,肌肉放松,轻松舒服为目标,对面部保养及防皱美容有一定效果,另外还可防治如鼻病、耳病、面瘫、口腔疾病、雀斑、痤疮等病症。

3.头面部保健刮痧注意事项

(1)面部刮痧需先在面部涂抹刮痧润肤油(无色)或刮痧润肤乳(白色)。

(2)面部刮痧宜用轻柔手法,禁止重力刮拭。

(3)面部刮痧宜用刮痧板厚边为着力点进行刮拭,不会损伤皮肤。

(4)面部使用刮痧手法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为目的,不必出痧。

(5)头部刮痧(梳理、点按)时不需涂抹刮痧润肤油或乳。

(6)头部刮痧(梳理、点按)手法应力度适中,不可太重。

(7)施术后,若局部有痛、酸、胀、麻等感觉,是正常得气现象,不用紧张。

(8)给受术者头部使用刮痧手法时可双手配合,一手扶持受术者(被刮者)头部,一手刮拭,以保持头部稳定和安全。

二、胸腹部刮痧

受术者取仰卧位,刮痧师站或坐其一侧,或站或坐其头前。先暴露胸部待刮拭部位(皮肤),刮痧师先在其上涂抹刮痧润肤油或润肤乳。

1.胸腹部刮痧操作程序

(1)刮胸部正中线5~8次。刮痧师手持刮痧板(多功能砭石或牛角刮痧板均可),以其薄边为着力点,用刮法(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刮拭胸部正中线(任脉胸部循行部分),从天突穴经膻中至鸠尾穴上,从上向下刮。在膻中穴可重点刮拭,正中线可让其出痧。手法力度适中,不可太重。

刮胸部正中线

(2)刮胸部正中线至两侧5~8次。刮痧师手持刮痧板(多功能砭石或牛角刮痧板均可),以其薄边为着力点,用刮法(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刮拭胸部两侧,从胸部正中线开始由内向外刮拭。女性应避开乳头。手法宜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不出痧或少量出痧。

刮胸部正中线至两侧

(3)刮腹部正中线5~8次。刮痧师手持刮痧板(多功能砭石或牛角刮痧板均可),以其薄边为着力点,用刮法(补法)刮拭腹部正中线(腹部任脉循行部分),从鸠尾穴开始至水分穴,避开神阙穴,再从阴交穴至曲骨穴。腹部刮痧力度宜轻柔,不可向下用力过大,以免伤及内脏。刮拭时可让受术者腹部稍加臌气,可使腹部稍出痧。

(4)刮腹部两侧5~8次。刮痧师手持刮痧板(多功能砭石或牛角刮痧板均可),以其薄边或厚边为着力点,用刮法(补法)刮拭腹部两侧,从幽门、不容、日月向下,经肓俞、天枢、大横至横骨、气冲、冲门。腹部刮拭力量宜轻柔,不可向下用力过大,以免伤及内脏。刮拭时可让受术者腹部稍加臌气,可使腹部稍出痧。

2.胸腹部刮痧功效

刮拭胸部具有宽胸理气、疏肝解郁的功效,刮拭后受术者可自感气机畅通,轻松自如。刮拭胸部还可防治如冠心病、心绞痛、心律不齐、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病症。另外对防治妇女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炎、乳腺癌有一定效果。

刮拭腹部具有调理肝胆、健脾和胃、培补肾精、通利膀胱的功效,可防治如胆囊炎、慢性肝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呕吐、胃痛、消化不良、慢性肾炎、前列腺炎、便秘、泄泻、月经不调、卵巢囊肿、更年期综合征、不孕症等病症。

3.胸腹部刮痧注意事项

(1)胸部正中线用刮法之补法,即用力轻柔,切忌用力过大。

(2)胸部两侧用刮法时,一般采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对于病久、体弱胸部肌肉消瘦的患者,刮拭时可用刮痧板厚边棱角沿两肋间隙之间刮拭。妇女乳头部禁刮。

(3)饭后半小时以内禁在腹部刮拭。

(4)脐中即神阙穴处禁止刮拭。

(5)肝硬化腹水、胃出血、腹部新近手术、肠穿孔等腹部疾病患者的腹部禁刮。

三、上肢刮痧

受术者躺在治疗床上,取仰卧位,刮痧师站或坐其一侧。首先,受术者需暴露待刮拭的皮肤,刮痧师先在其上涂抹刮痧润肤油或润肤乳。

1.上肢刮痧操作程序

(1)刮上肢内侧5~10次。刮痧师手持刮痧板(多功能砭石或牛角刮痧板均可),以其薄边为着力点,用刮法(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刮拭上肢内侧部,从上向下经过手三阴经即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刮拭时从肩部内侧开始,向下至腕横纹处,在肘横纹处可做停留;或以肘横纹处为中点,先从肩部内侧刮到肘横纹处,再从肘横纹处刮到腕横纹处。重点刮拭肘横纹处的尺泽、曲泽、少海穴及腕横纹处的内关穴。手法宜刚柔相济,可让其少许出痧。

刮上肢内侧

(2)刮上肢外侧5~10次。刮痧师手持刮痧板(多功能砭石或牛角刮痧板均可),以其薄边为着力点,用刮法(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刮拭上肢外侧部,从上向下经过手三阳经即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刮拭时从肩部外侧部(肩髃、肩髎、肩贞)开始到肘尖、天井和曲池一带;再以此为开始,从上向下刮至臂外侧桡腕关节处。手法宜刚柔相济,可让其少许出痧。

刮上肢外侧

(3)点按曲池等穴1~2分钟。刮痧师手持“砭石点穴按摩棒”,以其尖端为着力点;或手持多功能砭石刮痧板,以其厚边棱角(边侧或面侧)为着力点,点按曲池、合谷、内关1~2分钟。点按时力度应从轻渐渐加重,至受术者自感局部有酸、麻、胀、痛感为度,并停留10秒左右,提起再点按。

点按合谷

点按内关

(4)刮拭手部(包括手掌面、手背面及手指)1~2分钟。刮痧师手持刮痧板(多功能砭石刮痧板),以其厚边或棱角之间凹陷处为着力点,对手掌面、手背面及手指进行刮拭(补法)。

2.上肢刮痧功效

受术者自感刮拭后上肢放松,轻松自如。

另外,如刮拭上肢内侧前部的手太阴肺经循行部位,可防治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病症。

如刮拭上肢内侧中、后部的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循行部位,可防治心痛、胸闷、心烦、癫狂等心血管系统病症。

如刮拭上肢外侧前部的手阳明大肠经循行部位,可防治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等方面病症。

如刮拭上肢外侧中部的手少阳三焦经循行部位,可防治腹胀、水肿、遗尿、小便不利、耳鸣、耳聋、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等病症。

如刮拭上肢外侧后部的手太阳小肠经循行部位,可防治少腹、腰脊痛引睾丸,耳聋、目黄、咽喉肿痛等病症。

3.上肢刮痧注意事项

(1)上肢肌肉相对于其他部位少,刮拭时应避开手部的骨骼暴露处,手法宜轻柔,不可过力。

(2)上肢肘、腕关节急性创伤、挫伤时,不可对受伤部位进行刮拭。

四、下肢前、内、外侧刮痧

受术者在治疗床上,取仰卧位,刮痧师站或坐其一侧,首先暴露受术者待刮拭的皮肤,刮痧师先在其上涂抹刮痧润肤油或润肤乳。

1.下肢前、内、外侧刮痧操作程序

(1)刮下肢内侧(脾经、肝经、肾经)5~10次。刮痧师手持刮痧板(多功能砭石或水牛角刮痧板均可),以其薄边为着力点,用刮法(平补平泻法或补法)刮拭下肢内侧部,从上向下经过足三阴经即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刮拭下肢内侧从腹股沟开始经过膝关节内侧至内踝关节上。重点穴位有血海、曲泉、阴陵泉、三阴交。手法宜沉稳,速度稍缓,可让受术者少量出痧。

刮下肢内侧

(2)刮下肢前侧(胃经)5~8次。刮痧师手持刮痧板(多功能砭石或水牛角刮痧板均可),以其薄边为着力点,用刮法(平补平泻法或补法)刮拭下肢外侧前部,从上向下经过足阳明胃经,刮拭从腹股沟韧带外侧髀关穴附近开始,沿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的连线,即沿足阳明胃经经髌骨外缘至足背解溪穴,重点刮拭穴位有梁丘、足三里、条口、丰隆、解溪。刮痧应避开胫骨粗隆和腓骨头,手法宜沉稳,速度稍缓,可使受术者少量出痧。

刮下肢前侧

(3)刮下肢外侧(胆经)5~8次。刮痧师手持刮痧板(多功能砭石或水牛角刮痧板均可),以其薄边为着力点,用刮法(平补平泻法或补法)刮拭下肢外侧部(足少阳胆经)。从上向下刮拭,从环跳穴附近开始,沿腿外侧之足少阳胆经向下,经膝关节外侧至外踝尖上。重点刮拭穴位有膝阳关、阳陵泉、光明等穴。手法宜沉稳,速度稍缓,使受术者少量出痧。

刮下肢外侧

2.膝关节前、内、外侧刮痧操作程序

(1)点膝眼1~2分钟。刮痧师手持“砭石点穴按摩棒”,以其尖端为着力点;点双膝眼1~2分钟。

(2)刮膝关节以上部(前面)5~8次。刮痧师手持刮痧板(多功能砭石或牛角刮痧板均可),以其薄边为着力点,用刮法(平补平泻法或补法)刮拭膝关节以上部位,从伏兔经阴市至梁丘穴。

(3)刮膝关节内侧部(包括上、下部)5~8次。保健刮痧师手持刮痧板(多功能砭石或牛角刮痧板均可),以其薄边为着力点,用刮法(平补平泻法或补法)刮拭膝关节内侧部(足三阴经所经过膝关节内侧周围部分),刮拭穴位有血海、曲泉、阴谷、阴陵泉、膝关等。

(4)刮膝关节外侧部(包括上、下部)5~8次。保健刮痧师手持刮痧板(多功能砭石或牛角刮痧板均可),以其薄边为着力点,用刮法(平补平泻法或补法)刮拭膝关节外侧部(足少阳胆经所经过膝关节外侧周围部分),刮拭穴位有膝阳关、阳陵泉等。

3.下肢前、内、外侧刮痧功效

受术者自感下肢放松,轻健有力、气血通畅。

另外,如刮拭下肢前外侧部即足阳明胃经循行的路线,可防治胃肠病、头面、五官、神志病等病症。

如刮拭下肢外侧部即足少阳胆经循行的路线,可防治口苦、眩晕、头痛等病症。

如刮拭下肢内侧前部即足太阴脾经循行的路线,可防治胃脘痛、呕吐、嗳气、腹胀便溏、身重无力等病症。

如刮拭下肢内侧中部即足厥阴肝经循行的路线,可防治腰痛、胸满、呃逆、遗尿、小便不利、少腹痛等病症。

如刮拭下肢内侧后部即足少阴肾经循行的路线,可防治气喘、舌干、大便秘结、泄泻、腰痛、足心热等病症。

4.下肢前、内、外侧刮痧注意事项

(1)下肢刮痧用刮法时应尽量拉长,遇关节部位可停顿,不可强力重刮。

(2)下肢皮下不明原因的包块、感染病灶、皮肤破溃、痣瘤等处,应避开进行刮拭。

(3)下肢多见的急性骨关节创伤、挫伤之处,不宜刮痧。

(4)下肢静脉曲张、水肿患者,刮痧时应从下向上以刮痧板厚边为着力点用刮法之补法轻柔刮拭。

五、颈肩部刮痧

受术者在治疗床上,取仰卧位,或取坐位(反坐在椅子上),刮痧师站或坐其一侧,或站或坐于受术者头前,或站于受术者身后,先暴露受术者颈肩部的待刮拭皮肤,然后刮痧师应在其上涂抹刮痧润肤油或润肤乳。

1.颈肩部刮痧操作程序

(1)刮颈部正中线5~8次。刮痧师手持刮痧板(多功能砭石或水牛角刮痧板均可),主要以其薄边为着力点,用刮法(平补平泻法或补法)刮拭颈部正中线(督脉颈部循行部分),从哑门穴开始至大椎穴。并在大椎穴重点刮拭,但力量宜轻。

(2)刮颈部两侧至巨骨穴5~8次。刮痧师手持刮痧板(多功能砭石或水牛角刮痧板均可),主要以其薄边为着力点,用刮法(平补平泻法或补法)分别刮拭颈部两侧到肩上,即从风池穴开始经肩井至巨骨穴一带。经过的穴位包括肩中俞、肩外俞、天髎、秉风等。刮拭应使局部皮肤出现痧斑。

(3)点按风池穴1分钟。刮痧师手持“砭石点穴按摩棒”,以其尖端为着力点;或手持多功能砭石刮痧板,以其厚边棱角(边侧或面侧)为着力点,点按风池穴1分钟,以受术者局部感觉酸、麻、胀、痛感为度。

(4)点按肩井穴1~2分钟。刮痧师手持“砭石点穴按摩棒”,以其尖端为着力点;或手持多功能砭石刮痧板,以其厚边棱角(边侧或面侧)为着力点,点按受术者肩井穴1~2分钟,以受术者局部感觉酸、麻、胀、痛感为度。

2.颈肩部刮痧功效

受术者刮拭后可感觉颈肩放松,局部轻快,头脑清爽,精神焕发。刮拭颈部还可防治颈、项病变如颈椎病以及头脑、眼睛、咽喉等病症,如感冒、头痛、高血压、神经衰弱、近视、咽炎等。

3.颈肩部刮痧注意事项

(1)颈部需先涂抹刮痧润肤油剂或润肤乳,方可进行刮拭。

(2)颈部正中线(督脉颈部循行部分)刮痧时尤其在第7颈椎即大椎穴处,用力要轻柔,以刮法之补法为宜,不可用力过重。

(3)刮颈两侧到肩上时,一般应尽量拉长刮拭,即从风池穴一直刮到巨骨穴附近,中途尽量不停顿。颈部到肩上肌肉较丰富,用力可沉着,一般用刮法之平补平泻手法较多,即用力柔中有刚、频率适中的手法。

(4)用点按手法时应从轻渐渐加重,以受术者局部有酸、麻、胀、痛感为度。

六、背部刮痧

受术者在治疗床上,取俯卧位,或取坐位(反坐在椅子上)刮痧师站或坐其一侧,先需暴露待刮拭的腰背部皮肤,并在其上涂抹刮痧润肤油或润肤乳。

1.背部刮痧操作程序

(1)刮背部正中线5~8次。刮痧师手持刮痧板(多功能砭石或牛角刮痧板均可),以其薄边前段为着力点,用刮法(补法)刮拭背部正中线(督脉在胸椎、腰椎和骶椎循行部分),从大椎穴下至长强穴上,可分段刮拭,如分胸椎段、腰骶椎段分段进行刮拭。可让刮拭局部出痧,出痧颜色越深黑,表示此处气血不通越严重。手法宜轻柔,不可用大力,以免伤及脊椎。

刮背部正中线

(2)刮背部正中线两侧各5~10次。刮痧师手持刮痧板(多功能砭石或牛角刮痧板均可),以其薄边为着力点,用刮法(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刮拭背部两侧(包括胸椎、腰椎和骶椎两侧),主要刮拭背部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路线即脊椎督脉旁开1.5寸和3寸的位置。手法可沉着有力,可让刮拭局部出现痧斑,痧斑颜色越深黑表示此处气血不通越严重。

刮背部正中线两侧

(3)按压背部膀胱经3~5遍。刮痧师手持刮痧板(多功能砭石刮痧板),以其厚边棱角面侧为着力点;或以“椭圆形砭石刮痧板”面侧为着力点,按压受术者背部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路线部位,即脊椎督脉旁开1.5寸和3寸的线上,从上而下,从胸椎到骶椎为一遍,反复按压3~5遍。手法柔中带刚,上下流畅,力度从轻渐渐加重,按压局部以受术者感觉有酸、麻、胀、痛感为度,并稍做停留。

(4)擦背部膀胱经6~15遍。刮痧师手持“椭圆形砭石刮痧板”,以其面侧为着力点,紧贴于受术者背部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路线,即脊椎督脉旁开1.5寸和3寸的线上,做直线往返的摩擦运动,使之产生热量并向身体深部透入,反复10~15遍。操作应一气呵成,不能停顿,且用力平稳,速度一般为100次/分钟左右。先将“椭圆形砭石刮痧板”加热,再在背部做擦法效果会更佳。

2.背部刮痧功效

刮拭背部可使背部肌肉放松,疏通经络,气血通畅,受术者有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特别解乏。

另外还可防治全身五脏六腑的病症,如刮拭心俞可防治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病症。

刮拭肺俞可防治肺脏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咳嗽等病症。

刮拭肝俞、胆俞可防治肝胆疾病如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等病症。

刮拭脾俞、胃俞可防治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症。

3.背部刮痧注意事项

(1)背部刮拭前需先涂抹刮痧润肤油剂或润肤乳,方可进行刮拭。

(2)背部正中线(督脉背部循行部分)刮拭时,手法应用刮法中的补法,不可用力过大,以免伤及脊椎。身体瘦弱、脊椎棘突突出特别明显者,可不刮背部正中线。

(3)背部两侧刮拭可视患者体质、病情,选用刮法中的平补平泻法或补法,用力应均匀,柔和、连贯,尽量拉长刮拭。

(4)在背部还可用按法等刮痧手法。

(5)背部刮痧不但可以防治疾病,还可诊断疾病。如刮拭背部在心俞部位出现明显压痛,或出现大量痧斑,即提示心脏有病变或预示心脏即将出现问题。其他类推。

(6)按压手法时应持续有力,按到一定深度时应有一个持续停顿的时间(10秒左右),重复数次。

七、下肢后侧刮痧

受术者在治疗床上,取仰卧位,刮痧师站或坐其一侧,先需暴露待刮拭的下肢后侧部皮肤,并在其上涂抹刮痧润肤油或润肤乳。

1.下肢后侧刮痧操作程序

刮下肢后侧(膀胱经)5~8次。刮痧师手持刮痧板(多功能砭石或水牛角刮痧板均可),以其薄边为着力点,用刮法(平补平泻法或补法)刮拭下肢后面部。刮拭从臀横纹正中承扶穴开始,经足太阳膀胱经在大腿后面两条线经殷门、浮郄、委阳、委中、承山至足后跟跗阳一带止。重点刮拭穴位有委中、承山等穴。

刮下肢后侧

2.下肢后侧刮痧功效

受术者自感下肢放松,轻健有力、气血通畅。

另外,如在下肢后侧部即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路线进行保健刮痧,可防治腰背酸痛和泌尿系统病症,如小便不通、遗尿等。

3.下肢后侧刮痧注意事项

(1)下肢皮下不明原因的包块、感染病灶、皮肤破溃、痣瘤等处,应避开进行刮痧。

(2)下肢多见的急性骨关节创伤、挫伤之处,不宜刮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