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风热夹惊案

孙某,男,4岁。2018年6月28日初诊。

主诉:反复感冒2月,发热抽搐1次。

患儿近2月来反复感冒,并发急性喉炎、急性中耳炎,予常规对症处理后好转。6月19日曾高热抽搐1次,体温39℃。刻诊:患儿无恶寒发热,咳嗽偶作,清涕少许,喷嚏偶作,汗多,纳少,进食较多时腹痛易作,伴呃逆,寐多翻身,大便2~3日一行,质地偏干,睡眠较浅,咽稍红,舌苔薄白。心肺听诊阴性。辅助检查:①血常规:白细胞总数9.28×109/L,中性粒细胞40.6%、淋巴细胞48.2%、嗜酸性粒细胞3.6%。CRP<8mg/L。②脑电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2018年6月26日南京市某医院)。患儿2017年7月曾有高热抽搐1次,体温40℃。2018年急性喉炎发作4次。辨证为肺卫不固,肝风妄动。治法:补肺固表,平肝运脾。治以玉屏风散加味合羚珠散。

处方1:炙黄芪15g,白术10g,防风5g,制黄精10g,煅龙骨15g(先煎),煅牡蛎15g(先煎),蝉蜕6g,百部10g,钩藤10g(后下),虎杖12g,焦山楂15g,焦六神曲15g。14剂。每日1剂,水煎服。

处方2:羚珠散0.6g×8支。每服0.6g,1日2次,连服2日。感冒发热初起时即服。

7月15日二诊:患儿服上药后发热未起,咳嗽几平,仅声咳偶作,未闻痰音,流涕不显,喷嚏偶作,时有揉眼揉鼻,出汗减少,食欲较前改善,食量仍偏少,大便间日一行,质地偏干,偶诉腹痛,片刻可自行缓解,夜寐尚安,咽稍红,扁桃体Ⅱ度肿大,舌苔薄黄。近期证候稳定,治以前方出入。

9月2日三诊:患儿近期未罹患外感。现咳嗽偶作,每咳1~2声,干咳无痰,无流涕、喷嚏,偶有揉眼揉鼻,汗多,纳食欠佳,挑食明显,进食较多较急时腹痛易作,嗳气时作,大便间日一行,质调,夜寐鼻塞,张口呼吸,伴有打鼾,咽稍红,扁桃体Ⅱ度肿大,舌苔薄黄。心肺听诊阴性。证候稳定,治疗仍用前法加减。

10月28日四诊:患儿10月22日受凉后发热,体温38.5℃,予羚珠散口服,身热渐退,抽搐未作。前日起咳嗽加重,痰黏难咳,伴有流涕,自予小儿栀翘清热颗粒加川贝止咳糖浆口服,诸症稍有减轻。刻诊:患儿咳嗽仍作,可闻痰音,晨起鼻塞偶作,伴有流涕,时有揉眼,汗出仍多,纳食一般,大便日行一次、质调,夜寐鼻塞,张口呼吸,轻微打鼾,咽红,扁桃体左侧Ⅱ度肿大、右侧I度肿大,舌质红,舌苔薄黄。心肺听诊阴性,颈下淋巴结肿大。辨证为复感外邪,肺气宣肃失司。治法:宣肃肺气,清金化痰。

处方:桑叶10g,桑白皮10g,辛夷6g,前胡10g,远志6g,桔梗6g,胆南星6g,黛蛤散10g(包煎),浙贝母6g,黄芩10g,蒲公英12g,甘草3g。14剂。每日1剂,水煎服。

2019年6月23日家长来诊,欲增强患儿体质。其母诉患儿自上次就诊至今曾有2次发热,即给服羚珠散,未惊。患儿既往有2次热惊,自2018年6月28日来诊后近1年间虽有感冒发热,热惊迄未再作。

按语:感冒夹惊在儿科临床常见,其因总由外感风邪引动肝风妄动而作,且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殊为家长担忧。羚珠散由羚羊角粉、珍珠粉、牛黄、僵蚕、朱砂、琥珀、胆南星、冰片、石菖蒲油组成,具有解热、镇静、抗惊等作用。近年来余用于既往有热性惊厥史的儿童,嘱家长在下次患儿发热初起时便可使用,疗程2天(若2天后仍有发热惊厥则必须就诊,由医生作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再作处理),临床观察有明显的镇惊兼解热作用。需注意的是,方中朱砂为有毒药材,根据本药用法用量计算得出羚珠散中朱砂日服用量最高约0.24g,符合药典规定的朱砂日服用量0.1~0.5g范围。但尽管如此,我们通常并不建议患儿久服此药,只是在有热性惊厥既往史的患儿发热时临床服用,临床观察有效且未见到毒副反应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