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康复学:第2版(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规划教材)
- 唐强主编
- 9字
- 2024-06-21 17:16:39
第二章 功能恢复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中医康复基础
一、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属唯物辩证对立统一的古代哲学理论,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特思想。阴阳学说认为,宇宙的万事万物是由于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产生的,也是由于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最初朴素地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以及运动状态的动和静等。古人看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方面,便采用“阴阳”的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阴阳是宇宙的根本规律,《易传·系辞传上》总结性提出“一阴一阳谓之道”。“道”指的是规律的意思。《黄帝内经》中用阴阳学说阐述人体的生命活动特点,并指导临床的疾病预防、诊治及康复,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的对立制约、依存互根、消长平衡与相互转化是阴阳学说运用于中医康复学的理论根基。
《黄帝内经》运用阴阳学说来阐明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康复的规律,创立了许多重要的中医康复学理论、原则和学术观点。如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其实体现的是人体阴阳两方面彼此消长的过程,经历“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人体在健康的状态下,处于一个阴平阳秘、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但是这种平衡状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阴阳之间相互消长,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换,是一个相对的动态平衡。一旦这种动态平衡被破坏,就表现出病理变化,人就会生病。这是因为阴阳失衡,阴阳失衡是一切疾病发生的根源,故《黄帝内经》中提出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而这里的本就是指阴阳。基于此,我们在中医康复临床实践中,也要遵从“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原则,通过应用多种中医康复手段,以达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
阴阳学说在中医康复学的临床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调和阴阳,以平为期,是中医康复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中医康复学中如针灸、食疗等众多康复疗法中均贯穿了这一指导思想。其次,重视阳气。《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提出“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气体现着人体功能,在疾病康复中,要重点顾护补益阳气,只有阳气密固,才能实现人体功能的康复。最后,强调阴阳转化。中医康复学在临床中采用不同的康复方法来创造促进阴阳相互转化的条件,但由于康复患者所特有的病程较长等病症特点,其康复过程也比较长。
五行学说属于我国古代唯物论的哲学范畴,且是人们认识事物和现象的重要系统结构观。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构成的。五行各有各的特性,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推动了宇宙万物的发生和发展,运动变化。五脏的生理病理变化也是遵从五行学说,五行之间相互资生、相互制约。根据这个规律,就可以治疗和防治疾病的传变,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治未病的代表思想,则是根据该五行生克关系制定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是预防康复观的具体体现。五行理论在中医康复的临床应用广泛,比如针灸、药物、情志疗法、音乐疗法等,都体现了该治则,如常用的“培土生金,抑木扶土”等治法充分体现了五行理论在中医康复治疗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