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康复学:第2版(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规划教材)
- 唐强主编
- 2268字
- 2024-06-21 17:16:37
第二节 中医康复学的发展概况
中医康复学,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按照独特的康复理论与治疗方法进行康复的一门医学科学。它是伴随中医学的医疗活动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历代中医学的发展也不断充实和完善了中医康复学的理论与实践。
先秦时代,《吕氏春秋》就有关于导引、运动康复法较早的记载。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医康复学发展的最初阶段。《黄帝内经》中的整体观、矛盾观、经络学、藏象学、病因病机学、养生和预防医学以及诊断治疗原则等各方面的论述,不仅指出了人体功能与自然、社会综合考虑全面康复的原则,还奠定了中医康复基本理论体系。书中在论述瘫痪、麻木、肌肉痉挛等疾患的治疗时,就重视应用导引术、按(推拿)、熨疗(热敷)等传统康复疗法进行功能上的康复,并总结出许多康复医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素问》中则记载“喜怒不节则伤脏”“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的情志致病的规律以及治疗情志病的心理康复法。在这一时期还形成了一些专门的康复设施,如齐国宰相管仲就设立了康复机构,专门收容聋哑、偏瘫、肢体运动障碍、精神病、畸形等残疾患者,予以康复调治。可以认为,这是我国最早的康复医疗专门设施。战国初年石刻文中的《行气玉佩铭》就有最早的且完整地描述呼吸锻炼的方法。
汉晋时期,传统康复医学有了较大的发展。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疗体操图、有氧操图谱。该图描绘了44个不同性别、年龄的人在做各种导引动作,动作姿态大致分为三类:呼吸运动,活动四肢及躯干运动,持械运动。《却谷食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气功导引专著,主要记载导引行气的方法和四时食气的宜忌。书中提出要根据月朔望晦和时辰早晚及不同年龄特征来行气,讲究呼吸吐纳,尽量吐故纳新,做好深呼吸,并提出要顺从四时阴阳变化的规律来行气。华佗指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提出体育康复养生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此外,他结合古代的导引运气吐纳,模仿虎、鹿、猿、熊、鸟的动作神态,创立了“五禽戏”,动作简朴,实用性强,对肢体功能障碍者、慢性病患者和老年病患者,有很好的康复与保健作用。张衡的《温泉赋》中已用温泉治病。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列举了许多疾病,且于绝大部分证候下都载有导引、吐纳的方法,有260余种,同时提出了许多康复治疗中的方法、原则及注意事项。
唐代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专列“食治”一门,应用羊、鹿的甲状腺来治疗甲状腺肿,用动物肝脏治青光眼和夜盲,对食疗康复法具有较大贡献。同时书中还大量收集了针灸、推拿、药熨、熏洗、敷贴等多种外治法,大大丰富了中医康复治疗的手段。此外,孙氏特别强调“气息得理,即百病不生”的呼吸锻炼作用。他还介绍了六字诀的具体运用,以及动功“天竺国按摩婆罗门法”计十八势、“老子按摩法”计四十九个动作。王焘的《外台秘要》是中国古代康复技术的专书,对于消渴病的运动康复加以理论说明,“不欲饱食便卧,亦不宜终日久坐”。
宋元时期危亦林所撰的《世医得效方》,对整骨金镞设有专篇论述,除论述各种骨折和脱臼的治法外,有关麻醉法和悬吊复位法的记载比较突出。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是一本饮食康复专著,书中记载了饮食卫生法、食物烹调法和多种补养食物的服用方法,还记载了195种单味食物的气味性能以及有关食物禁忌和食物中毒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宋代《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方书中也有食疗食养内容,如用鲤鱼粥或黑豆粥治疗水肿、杏仁粥治疗咳嗽等。齐德之《外科精义》中所载之浴渍、溻渍、温罨诸法,具有温热作用,其机理与现代康复医学中水疗法相似。
明清以来,药物疗法、食疗、药膳等方面发展较快。如:张景岳的《景岳全书》、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记载了不少康复方药。曹庭栋的《老老恒言》以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涉及了养生各个方面(饮食、散步、导引、按摩)的内容,并且大量记载了药粥、药膳的制作和食用方法,对于老年病、慢性病的康复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杨继洲《针灸大成》论述了经络、穴位、针灸手法及适应证等,介绍了应用针灸与药物综合治疗的经验。胡廷光《伤科汇纂》对伤科的复位指标、术后功能锻炼都有详细的记载。而吴尚先的《理瀹骈文》则总结了熏、洗、熨、擦、敷、贴、坐、吹等各种外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伴随着中医药学的不断挖掘整理,以及现代康复医学不断引入,中医在康复医学方面的独特理论和方法得到系统的整理和总结。在康复医疗机构人员的构成方面,既有西医医师、护士和医疗技术人员,又有中医的有关人员,体现了我国中西医结合发展康复医学的重要特色。1983年成立了“中国康复医学研究会”,1986年《中国康复医学杂志》公开发行,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决定在中医院校开设康复专业,1989年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国际传统康复医学学术会议。在学术研究方面,出版了《中国传统康复医学》等专著,《中国脑血管康复医学杂志》《中国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等。中医康复学专门人才的培养被纳入国家高等教育计划,学术活动蓬勃开展,学术水平不断提高。中医康复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已经逐步形成。
总之,中医康复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是整个中医药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卓绝的贡献,同时传播到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即便在现代康复医学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医康复医学中自然药物、针灸、推拿等康复疗法,仍为世界康复医学所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