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阳明病

阳明就是“两阳合明”之意,也就是指太阳病少阳病进一步发展,而为阳气亢旺、邪热最盛的阶段。阳明病[1]其病理是“胃家实”,实即邪盛,不专指实滞,若不夹燥矢则为阳明经证,夹燥矢则为阳明腑证,都是胃肠实热里证[2],如果胃气虚弱,中阳衰惫,太少之邪必从虚化寒,故曰:“阳明为三阴之外蔽。”

阳明病形成的原因有三:①所受病邪较重,发汗解表后未能逐邪外出,依然传里化热。②病者阳气素盛[3],外邪最易入里化热。③过用辛温发汗,误治伤津,或早用攻下,耗伤阴气[4-5]

“阳明居中土,万物所归”,故三阳之邪可向里发展为阳明病,即三阴之邪,当正气恢复,阴退阳盛,亦可转归阳明,是为出路。

阳明病主要脉证——脉大[6],身热[7],自汗出[8],不恶寒[9-10],反恶热[11]

一、阳明病类型和治疗

(一)经证

经证是阳明无形邪热,怫郁于里,主要脉证是壮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口渴[12],脉洪大。若热极阳郁不伸,四肢厥冷,脉沉而滑,白虎汤主之。

石膏一斤,知母六两,炙甘草二两,粳米六合。

方解:石膏辛寒,辛能解肌热,寒能清胃火,辛能走外,寒能沉内,两擅内外之能,故以之为君,知母苦寒泻火,故以之为臣,粳米、甘草生津液,养胃气,使大寒之剂无损伤脾胃之虑。

若大汗出,心烦口燥,脉大而芤,微喘,甚则鼻扇者,乃热伤气阴,汗出过多所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3-14]

即原方加人参三两。

(二)腑证

腑证是阳明邪热与宿垢糟粕相搏,成为痞满燥实之证,按其程度不同,可分为四个类型。

1.大承气汤证[15]

阳明腑证,日晡潮热,谵语,烦躁,腹胀坚满,疼痛拒按,甚至喘冒不得卧,腹中矢气频转,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脉沉实或迟滑,宜急下其痞满燥实,大承气汤主之。

若热灼神明[16-18],谵语如见鬼状,昏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直视微喘,或目中不了了,睛不和,里邪壅塞,销烁气阴,宜急下存阴,大承气汤主之[19-20]

若四肢厥逆[21],面赤溲迟,腹满坚痛,脉沉有力,此火极似水,热深厥深,宜下其热结,大承气汤主之。

大黄四两,厚朴半斤,枳实五枚,芒硝三合(先煮枳实、厚朴)。

方解:大黄苦寒荡涤实热,厚朴、枳实苦辛破气导滞,使大黄泻下之力更强,配芒硝咸寒泻火,软坚润燥,合而为泻下峻剂。

2.小承气汤证

阳明腑证,不大便,或大便硬,谵语,潮热,心烦,腹部胀满[22]而坚痛较轻,脉实或滑数者,小承气汤主之。

大黄四两,厚朴二两,枳实三枚(大者),三药同煎。

方解:去芒硝之软坚,减枳实、厚朴之量,且三药同煎,泻下功已减,故曰小承气汤[23]

3.调胃承气汤证

邪热初传阳明,肠中燥热,胃气不和,腑实未甚,或误用汗下,津液亏耗,肠中干燥,腹胀不大便,或热结旁流,心烦谵语,宜调和胃气,调胃承气汤主之[24]

大黄四两,芒硝半斤,炙甘草二两。

方解:去枳实、厚朴之破气,加甘草之和养胃气,以缓芒硝、大黄之急,是泻下的缓剂。

4.脾约证

由于汗出多,小便数,津液外越,而胃中有热,脾阴不足,以至大便坚硬难下,此名脾约,宜润燥通肠,麻子仁丸主之。

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半斤,大黄一斤,厚朴一尺,杏仁一升。

方解:大黄、枳实、厚朴即小承气汤,改为蜜丸,不但用量大减,而作用亦缓,无泻下之力,而有导滞通便之功,合芍药滋脾阴,火麻仁、白蜜润肠,杏仁降肺气,成为润下之剂。

【注释】

[1]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

[2]经证与腑证之分,在于肠中燥矢之有无,常有经证未罢,腑证已成者,亦有初传阳明即现腑证者,亦多始终散漫为经证,不里结者。

[3]津液素虚。

[4]太阳病,服桂枝汤,大汗出,大烦渴不解,脉洪大,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5]少阳病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

[6]洪大有力,阳热内盛。

[7]日晡甚,蒸蒸发热,与太阳翕翕发热不同。

[8]液为热迫,腠开汗出。绵绵不绝,有如蒸炊,与桂枝证汗出不爽有别。

[9]无表邪。

[10]在腠开汗多情况下,今有背微恶寒,或时时恶风。

[11]里热甚。

[12]口干舌燥,渴喜冷饮不止,与五苓散证得水则呕不同。

[13]温疟,骨节疼烦,时呕,加桂枝;阳明湿温,脉长大,汗多身重,胸痞加苍术;气血两燔,加生地黄、麦冬,即玉女煎;加玄参、犀角,即化斑汤。

[14]加葛根,治阳明头痛。

[15]胃家实。

[16]阳明兼见少厥,热邪吸尽阴液。

[17]脉弦者生,涩者死。

[18]引吴又可“注意逐邪,勿拘结粪”一段话。

[19]三承气比较:①调胃承气汤(实而燥坚):大黄、芒硝、甘草。②大承气汤(痞满燥实坚):大黄、芒硝、厚朴、枳实。③小承气汤(实而痞满):大黄、厚朴、枳实。④大黄——泻实,厚朴——除满,枳实——泻痞,芒硝——润燥软坚,甘草——和中。

[20]此病邪深正竭,急下之中还须扶正,单用大承气汤恐不胜任,陶氏有黄龙汤,即本方加人参、当归、大枣、甘草。

[21]真热假寒。

[22]邪滞内阻,气机不定。

[23]下法的禁忌:①表未解不可下。②邪热在经不可下。③邪在上焦不可下。④胃气虚寒不可下。⑤营血虚衰不可下。⑥津亏便秘,而非邪实者不可下。

[24]津亏之甚者,舌质干红,苔燥裂,可加增液汤。

二、阳明病变证治疗

(一)栀子豉汤证

阳明病下后,余邪未尽,留于胸膈之间,或邪从太阳内传,蕴结膈上,尚未归并中焦,出现心中懊img而烦,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舌有黄苔等,宜用栀子豉汤宣透膈间邪热(方见太阳病篇)。

(二)猪苓汤证

阳明里热,下移膀胱,水气不得下溲,出现脉浮发热,渴欲饮水[1],小便不利,舌赤苔黄(此与五苓散证之主要辨别)者,猪苓汤主之。

猪苓、茯苓、泽泻[2]、滑石[3]、阿胶[4]各一两。

方解:五苓散证是太阳表邪传入膀胱,阳气不行,故用辛温温阳化气行水,猪苓汤证是阳明热邪传入膀胱,热盛伤津,水气不行,故用咸寒滋阴清热行水,此五苓散用桂枝、白术,猪苓汤用阿胶、滑石,不同之点在此。

(三)发黄证

阳明病发黄的原因是“瘀热在里”,所谓“瘀热”,是指湿热痰热不行,故阳明病无汗,则热不能外越,小便不利,则水湿不能下行,热与湿郁于中土,故发黄。此为阳黄,与太阴寒湿所发之阴黄有别。

1.茵陈蒿汤证——阳明发黄,如橘子色;但头汗出[5],小便不利,渴欲饮水,腹部痞满,此中焦瘀热内实,宜清热利湿兼泻实热,茵陈蒿汤主之[6]

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大黄二两,服后小便当利,黄从小便去。

方解:三药性味均属苦寒,苦胜湿,寒胜热,大黄佐茵陈则清泄之力更著,故阳黄兼里实者宜之。

2.栀子柏皮汤证——身热发黄,小便黄赤,无表里证[7],宜清热利湿,栀子柏皮汤主之。

肥栀子十五枚,炙甘草一两,黄柏二两。

方解:栀子、黄柏均能清热利湿,因无腑滞腹满,故不用大黄之峻,而用甘草之缓。

3.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本太阳病失于发汗,与阳明湿热交郁,表实无汗[8],身痛发黄,小便不利,宜清热利湿兼解表邪,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麻黄二两,连翘二两,杏仁四十个,赤小豆一升,大枣十二枚,生梓白皮一升,生姜二两,炙甘草二两。

方解:麻黄、杏仁、生姜外解表邪,连翘、赤小豆、生梓白皮清热利湿,大枣、炙甘草和中,合而为表里兼治之方,故阳黄兼表实者宜之。

【注释】

[1]有呕吐,但无多饮则呕。

[2]与五苓散同。

[3]彼有表寒用桂枝,此有内热有滑石。

[4]彼属阳气不足故用白术,此属阴虚有火故用阿胶。

[5]剂颈而还。

[6]先煮茵陈。

[7]里指里实。

[8]当有恶寒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