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倒霉的民夫
- 东方序列,我靠农具成圣
- 锐萌萌的零钱袋子
- 3761字
- 2024-08-23 23:11:21
这片土地,有大玄。
但,这片土地,不仅仅只有大玄。
大玄距今正式立国已有四百余年。
立国的时候大玄仅有一府之地,现在大玄却有足足四府十三郡。
在这四百年间,大玄周边少了数十个大小不一,除了土地,连名字都没能留下的国度……
大玄多出来的这些土地,上面没有哪怕一粒沙砾,是白白捡来的。
每一寸土地都是这些年通过不断的兼并战败之国的国土。
或是收纳主动投诚的往日割据一方的将士领土、剿灭占据一地的邪魔异兽而来。
可以说,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流着大玄人的血。
……
大争之世,强则强,弱则亡!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弱肉强食,这是自然法则,本就是无可避免的事情。
可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等池塘内的虾米,乃至小鱼都被吃的差不多的时候。
剩下的那几条大鱼自然就会相碰。
在决出最终的那个胜者前,对抗,冲突、厮杀,只会是那个池塘内部的主旋律。
最多只是冲突的方式到底是摆在明面上的真刀真枪,军队厮杀。
还是通过腐蚀对方文化、思想,慢慢的钝刀子割肉。
大玄是留在后面的“大鱼”之一。
但很可惜,大玄并不是这个池塘中最大的那一条鱼。
大玄王国,东边大半为海,剩下一半为盟友,目前只需防备海里妖兽上岸即可。
而且因为生理构造的不同,海里的妖兽对陆地并不是很渴望,所以大玄东边这里的防御压力不是很大。
大玄最大的危机来自北方!
在大玄的北边,有比大玄王国更强的敌人——大乾
实力的差距有一个非常直观的对比。
那就是土地的数量多寡。
大玄目前有四府十三郡之地。
作为对手,大乾目前则有足足五府二十一郡。
因为地理地势的不同,郡、府大小也各不相同。
所以,从实际面积来看,大玄只有对方七成不到的样子。
好在,两国之间除了首尾各有一段不足百里的国土接壤外。
主要的核心疆域都有实力强大的邪魔将之分隔开来。
这些妖魔占据了数千里之地,如果将之尽数剿灭,可以得到差不多三个郡的疆域。
这些妖魔,看似强横无比。
但其实大玄和大乾双方都明白,夹在两者之间的这些邪魔妖兽,虽然实力的确不弱。
可有朝一日,真到了必要的时候,它们拦不住大玄、大乾之间的任何一方。
之所以这些妖魔以及它们栖身的险地到了现在还依然存在,甚至还得以恶名远扬。
只是因为。
大玄和大乾,双方都清楚的明白。
如无什么大的变动的话,在这场弱肉强食的淘汰赛中,自己最终的对手是谁?
所以,在自己彻底腾出手之前,双方都需要一个合适的缓冲地带来避免双方之间的直接接触。
这个缓冲地带,可以是一个小国。
可小国还会有投靠其中某一方的可能。
相比之下,这些妖魔全心全意投入某一方的可能性?
妖魔和人类国度之间没有太多“利人利己”的共同利益。
而在没有足够利益驱动的前提下,妖魔投靠其中一方的可能性真的不大。
所以,对大玄以及大乾而言,像现在这样的妖魔占据之地才是最合适的缓冲地带。
故而双方增长实力,对外扩张疆域的时候,也就比较默契的无视了中间的这些区域。
而是一个向北边和东边,一个则往西边及南边去。
这两个庞然大物,最多也就是觉得对方时局不稳的时候。
在首部和尾部那一小片区域互相掂量一下对方近些年的“成长”如何。
或者择机恶心一下对方。
.....
百灵国,疆域不大,除了国都所在的那个府之外,还有四郡之地。
地理位置则在大玄的西南方向,和位于大玄正西方向的大顺乃是盟友。
至于大顺本身的实力。
也有两府八郡之地,和百灵国两者加起来,的确可以和大玄正面掰掰手腕。
只不过因为两者早年间在扩张的时候也有过数次刀兵相见的经历。
所以即使现在因为防备大玄,两者出于短期的利益关系结为盟友。
双方目前也还是处于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
毕竟,大顺和北边的大乾国,有很长一段疆域是真的接壤。
这个距离,可比大玄和它的接壤距离长太多了。
所以,在防备最强大的大乾这件事上。
玄、顺两国又是实打实的盟友。
个别时候更是比亲哥们都铁的那种。
其实,在只剩下大乾、大玄,大顺,百灵国以及让大乾头疼不已的千岛之国这五个不依附他人、不再以部落存在的独立国度后。
国与国之间的征伐其实少了很多。
大玄王国的玄王想要。
或者恰当一点的说,是不得不。
趁着北方那个真正的强敌解决千岛之国,腾出手来对付自己前。
征伐位于自己西南之地的百灵国。
扫除一方隐患的同时,也壮大自己的实力。
所以,在正西方大顺忙于往更西边的无人之地外拓,和那些部落、妖魔打交道。
北方大乾征伐北方千岛时。
大玄的王悍然决定,南征。
此战,计划以西南之地的易郡为主,蜀郡为辅。
征调共计正卒一万五千余人,辅兵近五万,加上其余的类似军医,工匠、马夫等后勤保障人员,对外号称十万大军!
兵分两路,浩浩荡荡,誓要开凿西南之地!
对玄王本人而言,这是一个决定。
对那一万五千余正卒而言,大国征伐小国。
此行,就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可对那数以万计的辅兵而言。
此行,就是一次事关生死的巨变!
......
原身陈田乃是家中长子。
老父身残,已无力再战。
彼时胞弟尚幼,未到服役之龄。
徭役之事自然落在了陈田他的头上。
去年春末,原身正在离家不远的东河县上服力役。
此次力役乃是修整河流工事,没什么风险,只需出苦力即可。
只不过,一月之后,陈田的力役才刚刚服完。
原身还没来得及回家帮助家人收拾田地间的庄稼。
上面的官吏们眼看着庄稼已经收拾的差不多,征调民夫对今年粮食收成的影响不会太大。
便开始将征调民夫随军的命令下发到了最基层的乡里之间。
当时陈田胞弟年已十六,可服役。
按此次命令,大玄西南之地的易郡,蜀郡这两地,下辖的几个县,家中但凡有两子及以上者,需要抽出一人服此次军役。
陈田当时已经服过两次力役,也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更卒。
而胞弟陈地刚刚才到服役的年纪,未经过任何训练。
县里小吏也很明事理,知道兄弟俩对大军而言谁更好用,于是没有经过任何商议。
陈田和一同服力役的同伴们便直接被编入此次征西南军(易郡顺成县部)充当民夫。
这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子承父业了。
老爹陈不饿是填沟壑的炮灰。
儿子陈田也是消耗敌方箭矢的好靶子。
这一点倒是有点言过其实了。
其实作为民夫。
陈田等人平时只需负责给正卒们运送粮草,军备物资。
随军的日常工作就是给正卒们干一下舂米,挑水,这些杂活。
当然,如果大军占领一个地方,需要移动中军大营的话。
在修建军营时,陈田他们这些随军的民夫也能成为真正的土木“主力”。
因为这场对西南百灵国的大战是自夏末始。
所以陈田他们这些民夫甚至还回归本业,短时间内干过收割庄稼的活。
当时的情况是大玄的大军把敌人军队歼灭,打跑。
然后让陈田他们这些民夫充当的辅兵们去收割对方百姓地里的粮食以作军用。
总而言之,战场上的好处不知道归谁。
前提是有好处的话。
但所有的杂活累活,没啥油水的辛苦差事。都是陈田他们这些民夫来干。
………
此次征伐西南,因为大玄上上下下准备的时间足够久。
所以取得的战果理想的有点超常。
陈田他们所在的这一路大军乃是由偏将军李世策率领。
因为西南多山地,不适合大部队行军,所以南线战场这一路,大玄的兵马人数不多,正卒只有不到五千人,辅兵也只有一万六千多人的样子。
可不知是己方的大军实力太强,还是敌军将所有精锐都投入北线战场的缘故。
短短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明明是用来作为牵制的南路大军,也就是陈田他们所在的这支部队。
都已经连破八城,拿下三县之地。
更别说大军主力所在的北线战场,更是捷报频传。
一直到冬季来临,大军这个征伐的进度才慢慢降了下来……
李世策用兵,突出一个稳字。
再加之偏军的性质也决定了南路军不可随意冒进。
夺八城,下三县之地,已经是意料之外了。
故而察觉到冬季即将来临,李世策他便决定不再急于攻城拔寨。
而是打算让一部分正卒们带着民夫,开始去新拿下的这三县之地修缮先前进攻时被大家毁去的城墙。
准备迎接百灵国的真正反扑。
同时,为了粮草安全。
李世策下令在几条关键的粮道沿途修筑要塞、据点来防止敌军派人袭击粮道。
可不知是百密一疏,还是到了李世策他那个地位的人根本不在乎几位民夫的生死。
陈田他们这些夏日去服力役,还未归家又紧接着来西南之地服军役的民夫。
根本来不及准备任何过冬的衣物!!
更可怕的是,对于这个情况。
军方到目前,毫无反应!
留在城池内修缮城墙的兄弟们还好,有个挡风的地方,大家挤在一起,穿的少一些也不存在冻死的风险。
可世间不缺乏倒霉蛋,像陈田他们这样的。
被带出来在粮道沿途修建据点,有随时被敌军偷袭的危险不说,还真的有冻毙之忧。
一想到这里,再回想起今天早上醒来时,自己似乎是睡在军帐的最外面。
陈田也算明白了原身的死因。
居然是上一世难以想象的冻死。
不行,自己必须得赶快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不然自己就算侥幸扛过这次,早晚也有一晚会冻死在这西南之地。
现在自己已经没啥称王作祖的念头了,只想活着回去收拾家里那几亩地……
真的,我真的只想回去种地啊!
回原来那个世界种地更好。
回现在这个世界的家种地,也行!
能活的像个人一样,就行……
————
“咱什长说了,你们丙丑队的民夫兄弟们今天要是能干完这些活,晚上粮管够,还有肉!”
闻听此言,还在搬运石块,滚木的一众民夫们短暂忘记了身上的疲倦,纷纷出声欢呼。
人群中的陈慕武。不!现在应该叫陈田。
听到这个声音后也连忙抬头。
只见一个浑身干瘦,眼里闪着一丝精光的正卒此刻正一脸骄傲的站在一块岩石凸起上方。
右手无意义的挥舞着,同时大声的对民夫们说着激励之语。
陈田将对方的模样记住,准备有机会去寻他。
看能不能付出一点代价,哪怕是借个高利贷啥的。
然后请他想个办法,给自己这个未准备过冬衣物的人置办一身御寒衣物啥的。
不然。
前身大哥亲身体验…
真的已经冻死人了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