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都偏爱科普作品,当宇宙或自然的奥秘被层层剥开,那种抽象之美,即便只懂一二,也令人流连沉迷。另一层迷人之处来自那些科学探索中的解谜者,除了拥有普通人望尘莫及的智慧头脑,他们的人生,也似乎同样被命运之绳牵系,跌宕一如戏剧。即便日常打交道的不是自然科学,而是社会科学中的刑法,像科普作品那样来写“法普”的念头还是油然而生。

刑法给人的印象,严峻倒在其次,只是与之关联的一概都是法条、案例、学说,难免不易于法科之外的人走近,因此,写作主题的选择成了难点。既不能完全陷入法条解释和案例分析,导致主题散乱,读之无味;也不能一味钻研具体刑法问题的理论学说和解决路径,那样又太偏学术,读之有畏。

思来想去,犯罪构成理论仍然是最为合适的主题。远处,百余年理论变迁史中,众多的刑法学家提供了真知灼见,不同国家之间的选择也颇有参考价值;近处,刑法学界本身还处在三阶层论和四要件说的持续争论之中,任何一套理论工具,皆需刑事实务的反复检验。作为刑法学理论中的一根主线,它不仅能够串起刑法总论中的其他相关主题,也是刑法分论中各个罪名共通的硬核所在。借助于此,还可以顺便铺陈一众法学家的人生故事和选择。刑法学不仅是“刑”的学科,更是“人”的学科,思想和人生原本就难以分割。

刑法世界是如此复杂错落,折射在理论之中,不仅需要逻辑和经验,还需要我们抬起头来、延伸视角,去发掘历史、把脉时代,探索那些各具特色的规则体系。所有关于犯罪构成的结构和设计,虽然都是理论建构,却无一不根植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正义之路既艰且险,社会变迁永不停息,正是在超越个案的世情洞察中,刑法理论展现出了它应有的价值和魅力。

这本书所希冀的,不只是再次领略法学家们的智慧贡献,或者喟叹一下历史本身的波澜诡谲,我更看重的,是这种结合能否为刑法的实践层面多增加一个有效链接。对刑事司法官们来说,参详这些来龙去脉,学会的未必都是断案的招式,但裁判的内力,或许能增加一成。繁重而琐屑的日常司法实务,容易忽视抽象体系的构建,因为它们并不直接关联案件与法条。如何认定犯罪,在某些时候的确很困难,容易迷失在具体条文或司法解释的格子间里。这个时候,倒是可以在走廊过道里溜达一圈,或者干脆到建筑之外驻足一会儿。目之所及,心之所见,都不妨再开阔一些。

2019年6月草拟于北京清华园

2021年6月改定于南京清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