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4章 孔颖达:这茶才是我们读书人喝的

“买茶叶?难不成,他想以更低的价格,买下我们的春茶?”

“老爷,我一开始也是这样想的,但他根本就没想那么多,想要把我们茶园里还没摘下来的嫩茶买下来,而且开出的价格还很离谱。”

“是不会开了低价?哼!那我们就不卖了。”

杨本满心想这王富贵也太逗了吧,难道他不知道长安城里最大的茶坊是他的吗,怎么可能用这么低的价格来收购他的茶叶?

“若真是如此,老奴自然不会卖,不过……我也不知道王富贵是怎么想的,居然开出了天价。”

听到这句话,杨老四的表情不禁有些古怪。

“天价?”

杨本满也懵了,这剧本不对啊。

“是啊,我粗略的估算了一下,就算我们把这些茶叶摘下来,做成茶饼卖出去,也不会比新鲜的茶叶多多少。所以,我也不知道要不要卖掉它,所以才会来告诉老爷。”

杨老四担心王富贵的交易有猫腻,不敢自作主张。

“你确定,如果我们把这些茶叶做成茶饼,利润和直接卖茶差不多?”

“没错!这还是因为今年的茶饼价格稍微上涨了一些,如果还是跟去年一样,我们可能会损失更多。更不要说,我们还要把这些茶叶加工成茶饼。”

“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杨本满皱了皱眉,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不过,现在卖了能赚更多的钱,没道理不卖。”

“这倒也是。”

“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吗?你去告诉王富贵,如果他愿意先给钱,都可以卖给他。”

杨本满已经想好了万全之策,只要钱到手,不管王富贵和李想有什么阴谋诡计,他都不惧。

真当他这个御史是吃干饭的?

……

这两年来,天香阁一直被怡红楼压着打。

自从紫霞姑娘走后,天香阁的头牌们就再也争不过怡红楼的淑芳姑娘了,原本势均力敌的两大青楼,现在却是隐隐有了一种高下之势。

不过,这些日子以来,天香阁倒是来了不少的文人雅士。

“淼淼姐姐,没想到紫霞姐姐送的这龙井茶,竟然有这么大的功效,吸引了那么多的才子前来。”

小丫鬟小莲正给淼淼梳头,镜子里倒映着她那张绝美的脸庞。

“我去找紫霞姐姐,学会了茶道,又比怡红楼先拿到龙井茶,这些读书人,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茶,自然会蜂拥而至。”

淼淼身为天香阁新的当家花旦,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一等一的好。

之所以一直被怡红楼压着打,是因为双方在读书人中的影响力不同。

不过,经过这几天的表演,再加上难得的龙井茶,淼淼的人气一下子就上来了。

“说的也是,不过淼淼姐姐泡茶的样子可真好看,你没看到那些所谓的才子们,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皮痒了是吧,竟然敢戏弄我。”淼淼忍不住呸了一声,道:“下次一定要好好谢谢紫霞姐姐,她虽然不在天香阁了,但是她对我们还是很好的。”

“可不是嘛,听说她现在在观狮山书院当教书先生了,大家都很尊敬她。”

……

国子监,孔颖达端着一杯香气扑鼻的茶水,细细品着。

“太好喝了!好茶!这茶,完全是给我们这些读书人喝的。卢韶,你从哪里弄到的?”

“先生,此茶名为龙井茶,叔父做为礼部侍郎,陛下赏赐的。但听闻此茶为燕王府所产,便不愿饮,学生觉此茶别有一番风味,读书之时,品一杯香茗,唇齿留香,似是从书中传来。”

卢韶虽然看李想不顺眼,但卢家的布庄虽然和燕王府有矛盾,但龙井茶是燕王府的,他也不会拒绝。

那样的话,家里的镜子就得扔掉了。

“这叫龙井茶吗?燕王终于做了件好事!”

孔颖达虽然和李想没有撕破脸皮,但观狮山书院对先圣不敬,这让孔颖达很是不满。

不过,龙井茶的味道,跟以前吃的完全不一样,孔颖达总不能因为这是燕王府的茶,就一辈子不喝吧?

该骂就骂,该弹劾就弹劾,该喝茶还是得喝茶。

“如果您喜欢,我会想办法弄点给你送过去的。”

卢韶看得很清楚,燕王府既然推出了龙井茶,又买了这么多的茶园,肯定会卖出去的。

现在龙井茶如此难得,很有可能就是李想的手笔。

延康坊位于西城,距离大明宫并不远,可以说是长安城的中心。

延康坊西苑旁,有一座江南风格的精致院落,亭台楼阁,亭台楼阁,一看就知道,主人的家境应该不差。

院中凉亭中,一个略显肥胖的少年,满脸愁容。

“老爷,您能考上明法科二甲,已经是天大的喜事了,就算吏部不给你安排具体的工作,那也无所谓,反正我们家也不缺钱。”

一名管家模样的人,劝道。

“哎,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我还是有点不服气。你看王兄,当年也是如此,我喜欢明法科,而他喜欢明算科。可现在,他已经是泉州市舶司司长了,前途无量,而我,却只是个二等官,实在是太丢人了。”

这人是苏若器,王平的好朋友,富商之子,和王平在长安城的时候关系匪浅。

这一年,苏若器参加明法科,考了第二名。

“听闻此次明法科,都是由吏部侍郎韦挺主持,老爷不妨备上重礼,前去韦府走一遭,虽说未必能见着韦侍郎一面,但总归是一番辛苦,此生无憾了。”

“话是这么说没错,不过他是吏部侍郎,京兆韦氏嫡家之子,什么样的东西没见过?送什么礼物比较好?”

苏若器有些头疼,虽说苏家也算有点家底,但送些俗物也没什么意思。

礼物一定要贵重,但又不能太俗气,实在是不知道该送什么好。

送礼,可不是闹着玩的。

“老爷有所不知,老奴与韦府的管事乃是同乡,昨日从他口中得知,韦侍郎这几日好饮龙井香茗,只是这茶叶难得,陛下赏赐给他,但也快见底了,我那同乡正愁上哪儿买去。”

“若是能把那特殊的茶叶买来,送给韦侍郎,岂不是正合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