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天桥,我们回来了

站台上,有人挥舞着手中的围巾,有人轻轻拍着肩膀,有人紧紧拥抱着不愿放手。

而火车上的同学们也纷纷探出头来,有的拼命向站台上的同学挥手致意,有的则跟着旋律轻声哼唱。

歌声中,大家的脸上露出了微笑,那是对友情的珍视,对青春的怀念,对未来的憧憬。

随着火车缓缓启动,站台上的同学们开始跟着火车奔跑,他们挥动着手臂,大声唱着《送别》。

火车越开越快,但歌声却越来越响亮,似乎要追随着火车,一直陪伴着每一位同学,直到他们各自到达人生的下一站。

就这样,歌声伴随着火车一路向北,穿越了浦口,穿越了田野,穿越了城市,穿越了山川。

它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连接着每一位同学的心,让他们即使在分别之后,也能感到彼此的陪伴和温暖。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告别,更是一次心灵的交融,一次情感的升华。

火车渐行渐远,站台上的同学们也慢慢停下了脚步,但他们的歌声依然在空中回荡,久久不散。

这是一次难忘的送别,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情感的升华。

他们知道,无论未来的道路多么遥远,这份深厚的友谊和难忘的记忆,将会永远伴随着他们,成为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12月20日,泉城请愿团一行人顺利返抵泉城。

当火车鸣着汽笛缓缓驶入车站,友平与同学们从车窗探出身,望着那座熟悉的天桥,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

天桥的轮廓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清晰,它不仅是城市的地标,更是他们心中家的象征。

友平的眼中闪过一丝湿润,他紧握着窗边的栏杆,心中默默说着:“天桥,我们胜利回来了!”

这句话仿佛是对自己,也是对所有同甘共苦的同学们的肯定和鼓励。

火车缓缓停靠在站台旁,友平和同学们收拾好行装,准备下车。他们的心情复杂,既有对家乡的思念,也有对这次行动的自豪。

他们知道,尽管未能直接达成目标,但他们的努力和牺牲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

在车站上,他们受到了泉城各机关、团体、工厂的爱国群众千余人的热烈欢迎和亲切慰问。

欢迎的人群中有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他们手持横幅、花束,脸上洋溢着激动和敬佩的表情。

横幅上写着“欢迎英雄归来”、“抗日救亡,青年先锋”等字样,表达了市民们对学生们行动的肯定和支持。

当学生们走下火车时,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如同海浪般汹涌澎湃,充满了对英雄归来的敬意和喜悦。

孩子们挥舞着小旗,老人们拍手称赞,年轻男女们激动地向他们投去敬佩的目光。

这一刻,友平和同学们感受到了家乡人民的温暖和力量,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感激和自豪。

市民们的热情迎接不仅是对学生们行动的认可,更是对他们精神的赞扬。

学生们这次行动,虽未能达到迫使国民政府立即抗战的目的,却对唤起民众,推动抗日救亡,有着积极的影响。

他们的勇敢和坚持,让蒋介石和国民政府看到了民众的力量,知道了全国人民是绝不允许卖国投降的。

在这一刻,友平和同学们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行动的意义和价值。他们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他们的行动虽然暂时未能改变现状,但却在人们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激发了更多人的爱国热情。

学生们回来了,韩主席终于长舒一口气。

为了减少学生们聚集搞各种活动,他干脆让教育厅责令各所学校提前进行期末考试后,直接放寒假。

友平这次与泉城的学生们一起去金陵,这一举动让校长感到非常恼火。他严厉地把友平叫进了办公室进行了训斥。

“友平,你的行为已经严重违反了学校的规定,你明白吗?”校长皱着眉头,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满和失望。

友平低着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才小声回应:“我有什么错吗,校长。”

“什么?你没有错?!你知道你的行为对学校造成了多大的影响吗?不仅影响了学校的正常秩序,还可能给你带来不可预知的危险。”校长继续说道,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

“但是,我们只是想要表达我们的心声,希望能够为国家做点什么。”友平抬起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信念。

“我理解你们的爱国情感,但作为老师,你的首要任务是教学生们学习。你们的行为不仅对自己的安全构成威胁,还可能使学校陷入不必要的麻烦。”校长的语气变得更加严肃。

“是的,校长,我明白了。”友平低下了头,声音中充满了懊悔。

“希望你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今后能够更加成熟地考虑问题。”校长最后说道,然后挥手示意友平离开。

友平默默地离开了校长的办公室,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他知道自己的行动给学校带来了麻烦,但他仍然坚信自己的初衷是正确的。

他决定以后要更加谨慎地行事,同时也要将这次经历作为成长的教训。

在这次阻止学生请愿团前往金陵以及确保他们平安归来的任务中,汪百川发挥了关键作用,因此受到了韩主席的特别表彰。

当接到金陵方面要求学生们迅速撤离的命令时,汪百川迅速行动,与申城铁路局取得联系,协调了舒适的旅客车厢,避免了使用闷罐车,这不仅减轻了学生们的旅途劳顿,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紧张情绪。

泉城的学生们因此成为最早一批离开金陵的人,并且享受到了相对舒适的旅途。然而,随后离开的其他地区学生们的境遇则大不相同。

他们中的许多人被迫乘坐闷罐车,这种车厢条件极其艰苦,当局为了防止学生们中途下车,甚至不允许他们离开车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