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概论编

本编作者:齐巍[1]

过去两年,这个世界历经了一场试炼。

我们目睹了普通人在面对突发灾难时的脆弱,更理解了这个世界时刻充满着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才是生活的常态,而财富管理则是以博弈的思维主动适应人生的变数。

不可否认的是,在后疫情时代,世界变得更为复杂。这场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球步入的是存量博弈的“内卷时代”,传统能源与新能源齐飞,复古思潮与赛博朋克交织,旧国际秩序与新时代体系并行,以及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共存。

看似矛盾,实则合理。

说到底,我们可能正处在人类近一个世纪以来最伟大的历史拐点,同时这也是全球财富底层逻辑重塑的分水岭。

时代之下,我们无法控制这场疫情的时间长短、对生活的改变程度以及影响范围。因为无论从哪一个维度来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力均远超当年的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但唯一可控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对待风险与机遇的态度。

在《陈东升:2021年,我的思考——从长寿时代到商业向善》一文中,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提到,“‘双碳+科技’‘健康+消费’成为推动未来经济增长的两大两辅赛道”。这是新中国70多年历史、三个经济时期、六大经济板块构造的经济实体和经济史的发展脉络。[2]

可以这么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这个世界处处有矛盾,但也处处有机会。诚如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道的那样:“那是最好的时代,那是最坏的时代,那是智慧的时期,那是愚昧的时期,那是信仰的世纪,那是怀疑的世纪,那是光明的时段,那是黑暗的时段,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绝望的冬天,我们拥有了一切,我们的面前又一无所有……”[3]

对于家庭财富管理而言,更是如此,我们亟须重建一个全新的财富管理安全观。

在中国人民银行2021年底发布的《金融从业规范 财富管理》中,对财富管理的内涵是这么定义的:“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周期,在财富的创造、保有和传承过程中,通过一系列金融与非金融的规划与服务,构建个人、家庭、家族与企业的系统性安排,实现财富创造、保护、传承、再创造的良性循环。”

如果说过去30年,国人关注更多的是创造财富,那么未来30年考虑更多的则是如何更安全、更完整地实现家族物质与精神财富的代际传承。

根据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的数据,2022年1月信托行业新增家族信托规模128.99亿元,较上月增长33.54%,创近一年内新高。家族信托设立潮的到来,反映的是这一代高净值人群在需求维度上的变化。

同样,在2022年资管新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过渡期正式结束后,银行理财的“保本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时,产品净值化的普及对财富管理机构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财富配置需要考虑的不仅是单一维度,而是需要从资产配置、法律合规、养老规划、税收筹划以及信托隔离等方面做更全面、更细致的设计。

作为一家头部寿险公司的专家顾问团队,我们希望充分立足于客户的现实需求,试图从投资、法律、税务、养老、信托五个方面,结合实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用场景化、故事化的方式来帮助读者朋友更好地理解当下财富管理的风险与特征。

在资产配置编,我们会聚焦各类资产的功能、定位及其内在关系,帮助读者学会如何更好地搭建符合自身需要的投资组合。

在法律编,我们通过学习家庭财富管理中常见的基础法律知识,了解一些法律的底层逻辑,为防范家族财富流失的潜在法律风险提供必要的底线保障。

在税务编,我们剖析了在全球税务透明的大背景下常见的涉税问题,并寻找合法合规的应对方法。

在养老编,我们又回到人生的终极命题,关注百岁人生的美好未来,解读如何在长寿时代更好地解决人生后半场养老资金和养老规划的问题。

在信托编,我们详细介绍了家族信托的起源、功能及应用场景,帮助大家了解信托在共同富裕背景下的价值。

在每一编,我们都会使用“案例+问题解析”的方式,你既可以将本书作为枕边的读物,亦可以将其作为日常工作中的工具书使用。“日拱一卒,功不唐捐”,我们相信如果你每天学习一点财富管理知识,小的积累坚持下去也会带来质的飞跃。

寻找科学综合的财富配置解决模型

如果用一句话去总结你的现况,你会用到什么词呢?

可能会想到一个字——卷。国内著名的商业咨询顾问刘润,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用到一个组合词,叫“卷?卷!卷。”[4],从问号,到感叹号,再到句号。“内卷”这个词会火,可能是因为它恰恰表达了后疫情时代普罗大众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

“内卷”之下,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或是国家都感受到了一点,由于原有需求发生结构性变化,所以竞争压力与日俱增。

在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设定为5.5%,要知道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的2019年经济实际增长了6.1%。从某种角度来讲,从来就没有所谓的“内卷”,无非是现阶段经济不断减速的“代名词”而已。但是,增速的放缓并不意味着增长的放缓,事实上中国经济在2020年便已迈入100万亿元大关,因此就算是1%的增速,对其他国家而言,也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

一方面,经济增速放缓的背后是人均GDP的跃升,2019年中国人均GDP就突破了1万美元。2021年10月,中国银行行长刘金在“2021上海全球资产管理高峰论坛”上说,“在中国现在的个人资产当中,只有20%左右的资产是金融资产。随着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我们将迎来个人资产从实物资产向金融资产转变的高峰”[5]

然而,实际情况是,当前国内居民的大部分资产依然被牢牢锁死在房地产上,随着“房住不炒”政策的不断深入,不动产这项资产的配置缺点——变现周期长、换手成本高——也开始显现,这会逐步改变人们的资产配置认知。

另一方面,新冠病毒属于单链RNA(核糖核酸)病毒,而RNA病毒又号称“变异之王”。香港大学的一项研究就表明,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的复制速度是德尔塔和原始毒株的70倍。病毒变异的层出不穷和欧美国家几乎“躺平式”的抗疫方式,导致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动态清零短期内已近乎不可能。

俄乌之战也仿佛开启了潘多拉魔盒,彻底改变了全球资本的风险偏好。2022年第一季度美元指数拉升,同时人民币兑非美元货币开启了强势升值,这势必让人们重新审视资产的“国别风险溢价”,慢慢从单一配置转向综合分散的配置习惯。

这轮疫情加速的不仅是财富配置风格的分化,更是家庭现金流甚至企业现金流的分化。近些年,我们团队在全国陪访大量客户时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这场旷日持久的疫情深刻地改变了客户的现金流状况,一类是化危为机,比如从事医用防疫设备相关行业的企业,由于全社会的抗疫需求,业绩井喷;另一类则是因疫情阻隔而深陷困境的企业,如旅游业、航空业及餐饮业,频发的疫情使线下需求锐减。对于很多民营企业主而言,三个月便是现金流的生死线。

因此,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为了更好地应对疫情发生后不断加速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当下国内的财富管理市场中亟须呼唤的是重建一个全新的财富管理知识模型(见图0-1)。

普通人改变结果,顶级高手改变财富配置模型。改变模型,才是一切问题的杠杆解。就好比顶级的医生,相比怎么解决问题,更会教人如何增强体质、如何更好地预防疾病,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图0-1 财富管理知识模型

第一,何为择势?即认清政策和市场风险。当前家庭财富管理的大势包含若干种,比如如何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简称《民法典》)时代下的法律风险,长寿时代下如何更好地解决养老的配置规划问题。

第二,何为择市?即如何有效识别金融资产的质地,比如怎么定义好资产和坏资产,跨境家庭如何应对全球涉税透明化后的税务风险,资管新规结束过渡期后净值化产品屡次破净该如何是好,以及如何更好地做税收筹划,等等。

第三,何为择时?即在对应的经济周期匹配合适的金融工具,比如学会运用美林时钟模型,而不是过分关注资产价格的涨跌,以及了解保险金信托作为阳光化的法律工具如何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配置需求。

换句话说,一笔卓越的财富配置是离不开合适的金融工具或资产去择时的,这样的时机又必须建立在对的市场上,而对的市场又离不开对宏观经济趋势的准确研判。

就像一个有经验的水手,出海前首先是观风向,也就是择势。其次,需要的是一张航海图来选择最佳的行动路径,比如知晓哪里有礁石、哪里有浅滩,即择市。最后,如何合理调整船上的船员配置、辎重配比,以及如何收放桅杆以应对任何方向的风浪,即择时。我们要灵活调整家族财富的配置结构,管控潜在的风险损失。

全球顶级的资管公司贝莱德集团(又称黑岩集团)就有一个阿拉丁系统,可以帮助其预测如铜、铝、锌等大宗商品的价格,预测行业未来的波峰波谷,增强其对市场和行业的分析判断力。

靠着这套模型决策系统,贝莱德集团一举挺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并将管理的资产推升至4.32万亿美元。你可能没有办法像贝莱德集团一样建立这样庞大的系统,但是你可以通过构建一个完整的家庭财富管理知识图谱体系,来帮助你主动规避未来财富人生的大部分雷区。

说到底,无论是择势、择市还是择时,现如今的财富管理比10多年前的投资环境更为复杂。而这些都需要你学会以多视角、跨学科的方式重新评估配置的得与失。要知道如果没有管理的过程,就不可能得到一个比较好的财富结果。比如,择市和择时都需要用到资产配置的投资技巧,而择市在金税四期的大背景下更需要具备税务的底线思维。

以风为帆,顺“势”而为

《孙子兵法》有云:“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就财富管理而言,所谓择势,就是看准政策制度,尤其是法律规则的大方向。

随着依法治国的稳步推进和法治观念的深入人心,在法律框架下创造、保有和传承家庭财富,已经成了全社会的共识;将国家治理、经济行为和社会活动逐步纳入法治的轨道上,更是大势所趋。这意味着,通过非法手段“创造”的财富,不仅无法成为我们幸福人生的基石,反而会衍生无穷祸患,正所谓“玩火者必自焚”,这也符合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背景下坚决取缔非法收入的政策导向。

与此同时,家庭财富的保有和传承,也需要未雨绸缪、依法筹划。我国已正式步入《民法典》时代,煌煌法典昭示的是从摇篮到天堂都将受到规则的约束和保护,唯有善用规则者,才能抵御婚姻中的惊涛骇浪,才能化解传承时的人性贪婪,才能守护家庭财富免受经营风险的冲击和威胁。

这就需要我们在智商、情商、财商之外,还要具备足够的法商智慧。我们或许可以不关心法律的规则变化和制度沿革,但法律却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

家庭财富管理,不仅要关注投资成败与收益多寡,还要关注家庭财富是否足够安全、可否定向传承、能否为“我”所用,这对于家庭而言同样重要。因此,对家庭财富的保有和传承,要慎之又慎,选择恰当的法律工具,筹划恰当的法律方案,适用恰当的法律程序,这才是长久之计。古语有言:“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唯有站在家庭财富管理的宏观视角统筹全局,才能应对家族企业的交接班,确定财富分配的度量衡,厘清婚姻围城的内与外,把握经营旋涡的危与机。

此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家庭财富管理方案的设计与筹划亦是如此,虽无一定之规,但也有章可循。我们不妨一起来拨开迷雾、探寻路径,为家庭财富保驾护航。

一方面是法律政策的大势,另一方面则是长寿时代的大势。有学者就曾表示:“大家一定要重视中国的老龄化、少子化的加速到来,这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我们相信国家后面会出台很多政策,我国的教培行业、住房和医疗制度,都要为我们的人口政策给予支持。

陈东升董事长在《长寿时代》一书中曾提到“短期看宏观,中期看结构,长期看人口”。这是他多年以来作为一位成熟的经济学学者,在研究宏观经济时形成的重要认识,也是他用来分析市场的一种方法论。随着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人口结构会发生快速转变,而这一转变最终将达到一种新均衡、新稳态。

如果说市场经济带来的全球化已经改变了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将人类社会、政治和经济带入新的平衡状态,而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反思,将碳达峰、碳中和这一生态文明理念带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变革之中,那么长寿时代带来的新挑战、新思考和新均衡,则会将人类社会带入关乎自身发展的大变革之中。

从漫长的狩猎-采集时代到快速发展的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人类文明的发展速度随着生产力的大幅提升,科技的快速进步呈现几何式爆发增长。人们渴求更长久的寿命,渴求更美好的生活,渴求更高层次的价值,但随之而来的痛点便是超预期的寿命对个人的养老、健康和财富管理提出的更高需求。

据预测,到2025年前后,中国出生人口数量与同期死亡人口数量就会旗鼓相当。中国不仅要面对“碳达峰”,同时中国人口总量也要面对“人达峰”。陈东升董事长所描绘的长寿时代,便是“人口增速大幅减缓(甚至陷入负增长),同时人口年龄结构向‘柱状’收敛后,老年人口占比很高的一种社会状态”,这种社会状态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长寿时代是一个无法回避且即将到来的新时代。

在长寿时代下,中国人口结构将面临一种新均衡、新常态。如果把人类寿命的尺度拉长到100年,过去人们习以为常的人生的三个阶段——学习、工作、退休——将被改写,人们不得不面对长寿时代下的就业、健康和财富挑战。

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十四五”期间要让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再提高1岁,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这让我们意识到,我国已经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2021年5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出炉,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亿人,占比达到18.7%。这让我们再次感叹中国老年人数量之多,老龄化速度之快。如果我们不提前做点什么,未来养老恐怕将成为难题。

2021年8月,全国人大正式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正式写入法律。这也让我们再次惊讶新生儿越来越少居然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到2030年,全国30%的人口会超过60岁,中国将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如果未来10多年我国经济能继续保持年均6%左右的增速,那个时候我们国家的GDP总量大概会在150万亿元。而这150万亿元中的23%将与老年产业相关,跟养老产业直接相关的大概占10%,也就是15万亿元的养老产业,那么13年后养老产业大概率会替代房地产行业成为中国的第一大产业。

然而,随着中国长寿时代的加速到来,中国的大健康产业在未来10年将极有可能以超过10%的年平均增速,成为一个从2021年不到2万亿美元到2030年超过5万亿美元的市场,并且极有可能是全球唯一既有如此规模,又有如此增速的数万亿美元量级的国家市场。这一系列数据和可能发生的变化告诉我们,一定要抓住养老产业最黄金的入场时机,同时,我们更要以一种未雨绸缪的心态建立与生命等长的现金流,规划能提供持续照料的长寿居所。

以险为尺,择“市”而动

展望未来10年,你还认为房产是唯一能获得超额收益的资产吗?

资产买得越多、买得越贵,未必真意味着是财富。财富往往取决于净资产,存亡取决于现金流。而判断什么是好资产、什么是坏资产,更不是一件易事。

我们认为的财富自由的底层逻辑,实际上是一种掌控被动现金流,也就是一笔生息资产的能力。在长寿时代下家庭资产负债表的最优杠杆解,对于中国广大家庭而言是要实现更合理的财富配置结构。

聪明的财富规划者会不断把收入转化为能带来收益的资产,而不仅仅是转化为让自己越过越好的工具。比如买一件奢侈品或做一次美容,可以带来情绪价值,但无法产生长期收益,而这要求我们更加懂得如何分清什么是好资产,什么又是坏资产,以及如何尽可能地承担最低利息的负债。

做好财富规划,我们不仅需要识别资产的好坏质地,更需要了解每一笔配置的显性和隐性价格。而事实上,客户在这个市场待得越久,就越会明白一个道理:短期预测的准确率与国足冲进世界杯的概率差不多。预测价格波动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精准捕捉每一次潮水的涨落,而在于帮助我们更好地看清潮头奔袭的趋势方向。

因此,最为重要的并不是让短期盲目预测指挥我们的实际行动,而是要通过合理化、科学化的模型配置,不让短期的价格波动扰乱我们的配置心态和计划。运用科学化的配置决策模型,是一种制度化的约束,让我们来之不易的财富不因随意的、盲目的决策受损,而要充分聚焦和赋能个人及家庭每一个生命阶段的目标,不卑不亢,每一步的实施均能有理有据。

不同的经济周期,都存在着表现十分突出的资产,资产的轮动或市场风格的切换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未必是一件很容易把握的事情,尤其是在当下动荡的周期。比如,在当今中国最大的风险就是房地产风险,有的经济学家就坦言,“20世纪以来,世界上130多次金融危机中,100多次与房地产有关”,“房地产是现阶段我国金融风险方面最大的‘灰犀牛’”。

因此,完善的资产配置模型,能够自成系统地辨别不同资产的优势及劣势,让家庭财富的运行不会大起大落,在整体上表现出平稳与祥和。只有适时地调整资产配置的投资组合,学会系统性分散风险,将不明朗的“市”固化在投资组合之中,为己所用,才能真正把积累的资产转化为稳稳的财富。

投资不仅要选择对的资产,对于现今很多跨境家庭而言,更现实的一点是要学会应对全球化的跨境税务风险。

瑞士信贷发布的《2021年全球财富报告》显示,全球最富有的10%的人群拥有全球82%的财富,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没有使高净值人群的财富减少,反而加速了其财富的进一步积累,全球财富格局的K形分化进一步扩大。

面对不断加剧的全球贫富差距与财政失衡,各国纷纷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向高净值人群征收额外的富人税或加强对于高净值人群的税收征管。综观全球,阿根廷已于2020年12月通过立法,向资产超过2亿阿根廷比索(约合1 580万元人民币)的富人征收最高3.5%的财富税,而中国以共同富裕为政策目标的税收征管改革则备受社会各方的关注。

2021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其中提到,到2023年“基本建成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风险’监管为基础的税务监管新体系,实现从‘以票管税’向‘以数治税’分类精准监管转变。到2025年,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建成功能强大的智慧税务,形成国内一流的智能化行政应用系统,全方位提高税务执法、服务、监管能力”。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表示:“要想方设法把名义税率降下来,想方设法把实际征收率提上去,想方设法把偷逃税行为打击掉,绝不能让‘劣币’驱逐‘良币’。依法打击偷逃税者是对广大遵纪守法纳税人最有力的支持、最强力的帮助,也是对法治、公平税收营商环境最大的推动、最好的保护。”

在税收严监管趋势下,人们需要提升纳税遵从意识,依法纳税,这样才具有长期的竞争力。在资产配置过程中,建议个人要优化自己的财富配置,借助结构合理的金融工具,适当调整财富架构,控制税务风险,优化税务成本。

我们以为,在科学的家庭资产配置中,并不是所有财富都是用来“进攻”的。跳伞高手的厉害之处,并不在于每一次起跳有多高,而在于每次降落都能安全到达目的地。

落袋为安,“时”来运转

新冠肺炎疫情终将平息,但它对世界的改变将是永久的。在这场疫情之后,整个世界在各个环节都出现了分化,向上是生长,向下是消亡。可以说,疫情发生的这几年,世界经济实质上经历了一轮美林时钟的小周期。而这更让我们明白,家庭财富管理中最难的,并不完全是选择对的资产,更是要在对的时机去配置对的资产。有时候,买在对的时机比买什么资产更重要。

美林投资时钟理论,是大类资产配置的基本框架,一直被各个机构奉为圭臬。这个模型来自2004年11月10日美林证券发表的著名报告《投资时钟》(The Investment Clock),该报告总结了1973—2004年长达30年间的美国经济数据,研究了不同阶段对应的投资策略和优先配置资产,完整展示了在一轮经济周期中复苏、过热、滞胀、衰退循环时债市股市大宗商品轮流领跑的大类资产轮动现象。

美林时钟模型(见图0-2)至少告诉我们三点重要启示。

第一,资产配置的底层逻辑是抓住不同经济周期的经济特征,因势利导。

第二,资产周期具有轮动特征,不要用同一个固化的思维模式套用下一个周期,要领先一步,未雨绸缪。

第三,在不同经济周期下,应把握最突出资产的主升浪机会,要顺势而为。

图0-2 美林时钟

资料来源:《投资时钟》,美林证券,2004年11月。

因此,当你没法准确把握何为对的时机时,越是处于动荡的时代拐点,我们越是要主动抓住足够让人确定的配置逻辑,比如一笔能够穿越政治经济周期、稳健的被动现金流。

美林时钟看经济,是复苏、过热、滞胀、衰退的往复规律。佛家看世界,是成、住、坏、空的循环生灭。家族看兴衰,是成立、持续、破坏、归零的浮沉起落。

我们不妨把目光转向美国历史上第四富有的阿斯特家族。家族传奇的开始——阿斯特一世是德国籍犹太人,1784年从德国远渡重洋来到美国,凭借皮毛外贸生意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而后,他凭借超前的眼光与坚定的信心,收购并持有了曼哈顿大量的土地,成了“纽约的地主”。

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百万富豪,阿斯特一世的另一个创举是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家族信托。他没有将遗产一次性传承给儿子威廉,而是将其中的一半纳入信托架构,并由一个六人委员会控制,确保这部分财富在儿子去世后留给孙辈。通过家族信托与遗嘱、婚内财产协议、家训等工具的结合,阿斯特家族守住了财富,并在第四代达到巅峰。阿斯特四世毕业于哈佛大学,是当时的世界首富,是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姻亲,是世界最高档饭店瑞吉酒店的创始人。他出资修建了当时世界上最豪华的阿斯托里亚酒店和名载史册的巨轮泰坦尼克号,获得了包括自行车闸、涡轮引擎等在内的多项专利,创作了至今在美国仍拥有大量读者的科幻小说《他星之旅》,甚至在战争期间还因为作战勇猛兼具领袖风范被授予上校军衔。

不幸的是,1912年,47岁的阿斯特四世遭遇了泰坦尼克号海难,家族财富留给了未满20岁的长子文森特。文森特不像其曾祖父威廉,他没有受到家族信托的约束,为了筹集创业资金,他抛弃祖训,大量出售家族土地。然而,他远没有祖辈创造财富的能力,自此,阿斯特家族盛极而衰,逐渐没落。1959年,一生没有子嗣的文森特与世长辞,将遗产留给了结婚6年的第三任妻子布鲁克·阿斯特。

这是一个典型的“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故事。故事的开始,创业一代凭借惊人的勇气与智慧,扬起辉煌的风帆,将家族巨轮驶向星辰大海。他为家族打造了坚固的财富保险箱——家族信托,通过法律与制度守护财产安全,使得弱小者有所扶养,奋进者得以依托,挥霍者不能恣肆,同时让家族宪章、家风家训在物质层面得以体现和巩固,疏堵结合,引导着家族富过三代,并在第四代登峰造极。然而,后人继承了先辈的财富,却丢弃了“碍事”的规则与架构。当志大才疏叠加缺乏制约,家族财富便迅速缩水、损耗殆尽。

值得回味的是,虽然阿斯特家族早已没落,但我们今天却依然经常听到这个名字。除了关于传承的故事之外,也是因为布鲁克·阿斯特对于纽约公益慈善事业的热衷。她资助了1 025个机构,获得了美国平民能够获得的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2007年,105岁的阿斯特夫人与世长辞,她用慈善的方式,让家族不再炽烈的光芒隽永地温暖着这座不眠之城。

不难发现,慈善可以使家族的影响力更加正面,使传承更加隽永。而作为国内高净值人士参与慈善的重要方式,慈善信托具有灵活、运营成本低、资产保值增值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国内高净值人士的青睐。将家风教育以信托的方式予以贯彻,逐渐成为当代高净值人士家族精神财富传承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心为明镜,财富向善

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在《长寿时代,商业向善》一文中指出:“商业向善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现代西方社会都说,客户就是上帝,一切以客户为中心,这是绝对正确的。”换句话说,就是不赚短期的钱,只赚客户愿意长期给你的钱,这就是以人为本。

心学大师王阳明先生曾将格物致知分为三个层次,从高到低依次是:“‘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6]

其中,最基础的是最后一条“夭寿不二,修身以俟”,意思是即便知道自己在一年后将离开人世,也不改变向善之心。

在资产配置中,假设你能够实现对市场的认知和交易系统完美合一,你就是一个成熟而聪明的资产配置者,但这笔配置是否具备社会价值,那就不一定了。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看到了诸如教培行业的大整顿,过去校外培训如K12(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被资本疯狂涌入,就是刚需所产生的高利润吸引的结果,但这样的教培投资是否真的有利于社会进步,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否得到提升,以及是否只是在应付那个冰冷的考试成绩,这些都值得反思。

或许,我们看到的只是压在家长肩上的“数字”教育,而绝非我们社会想要的“素质”教育。

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应该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作为公民应该有的社会公德心,倘若缺失这两点,反过来只会摧毁这个社会良知的基础,造成一系列仇富和极端的社会行为问题。这可能只是局部,但也足够说明问题。

西方国家在疫情发生后纷纷暴露出来的“反智主义”(antiintellectualism)也从侧面证明了忽视常识教育,只单方面要求成绩到底有多可怕。

未来在中国的投资,必须先考虑社会价值再考虑商业价值,这样才可能活得更久。共同富裕,绝不是只提出口号而已。

诚如美国著名教育家查尔斯·司温道所言:“生活中10%是你将经历的事,而剩下的90%是你应对它的过程。”[7]

新冠肺炎疫情终将结束,但它对人类社会的改变不会停止。也许,这场疫情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我们要逐步习惯与过去一直潜伏在人类身边的风险共存。

解决危机带来的困境,则需要我们建立起360度的灾备意识,特别是对于个人而言,最起码的灾备准备是科学的财富规划,即充分发挥金融工具的自身价值进行合理配置。

而这需要我们不断提高对财富来源的认知力,因为说到底,财富是认知的变现,每一个人都只能赚到在认知范围内的财富。根据招商银行发布的《202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2020年中国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总规模达241万亿元,2018—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一方面是居民财富规模的一路狂奔,另一方面则是各种理财乱象与违约现象的不断发生。而这些问题大多与人们对财富管理的认知偏差有关。

我们希望以本书为契机,结合泰康人寿在财富管理市场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国内的相关从业者以及有财富管理需求的朋友们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帮助。

[1]齐巍,武汉大学会计硕士,RFP(美国注册财务策划师)持证人,现任泰康人寿投顾专家,“百万王牌”大额保单销售训练项目主理人,华中片区授权投顾团队负责人,多家银行及机构受邀嘉宾讲师。

[2]引自《陈东升:2021年,我的思考——从长寿时代到商业向善》,陈东升,“嘉泰先生”公众号,2022年2月6日。

[3]引自《双城记》,查尔斯·狄更斯,中信出版社,2019年10月。

[4]引自《卷?卷!卷。》,刘润,“刘润”公众号,2022年3月3日。

[5]引自《中国银行行长刘金: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 中国将迎来个人资产从实物资产向金融资产转变的高峰》,新浪财经,2021年10月13日,参见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3481361887654826&wfr=spider&for=pc。

[6]引自《传习录》,王阳明。

[7]这句话的原文是“Life is 10 percent what happens to you and 90 percent how you react to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