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汐国度:生命的繁衍密语
- 刘毅 尉鹏
- 2032字
- 2024-05-17 18:05:28
前言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岸上的柳树抽出了新芽,三角梅展开了嫩叶,木棉花和黄花风铃木铆足了劲盛放满树的鲜花,装点着春的印记。海边同样春意盎然,礁石上、沙滩上、淤泥上,裹满了各种大型藻类,有浅绿色的、翠绿色的、深绿色的、褐色的、棕色的、红色的,好似铺了一张点缀着碎花的富有层次的绿地毯。
潮间带的动物自然不会辜负春天的大好时光,各种螃蟹、贝类、海绵、海星、海胆、鱼类争先恐后加入这场春的盛宴。它们当中有许多种类蛰伏了整个冬季蓄积能量,有些还专门从浅海迁移到潮间带,只为寻找同类交配繁殖,实现传宗接代、物种延续的终极使命。
为了完成这一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时刻,许多生物都用尽了浑身解数,渲染繁殖的浪漫。一些鸟类在繁殖期装饰光鲜亮丽的繁殖羽,用以吸引异性,它们当中还有部分佼佼者,会配上奇特的行为和舞步,增强婚配的仪式感,比如孔雀开屏的浪漫;昆虫界也不乏浪漫主义者,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萤火虫,它们一生经历了漫长的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只为了在繁殖期短暂绽放的漫天星光的浪漫;雄螳螂在交配后甘愿将自己的身体作为产卵的营养补充供给雌螳螂享用,看似残忍,但这是它们大快朵颐的浪漫;在繁殖期,雄弹涂鱼会邀请雌弹涂鱼参观它挖的洞穴,从而吸引“准新娘”,这是“直男式”安居的浪漫。在贝类的圈子里,除了一部分移动速度快、表面布满色素细胞的头足类能展现浪漫的繁殖行为外,大部分贝类,尤其是腹足类,受限于较慢的移动速度和已成型的外壳,很难在繁殖期间呈现特殊的求偶行为和特异的婚配外观,它们则绞尽脑汁,在产卵过程中展现浪漫。
产卵意味着生生不息。在潮间带的礁石区、沙滩上和淤泥表面,我们都能找到贝类的产卵痕迹,不同物种的产卵方式、卵的形状和配色又有各自的亮点。有一些像盛放的花朵,有一些像团起的米粉,有一些像成熟的葡萄串,加上五颜六色的配色,在漫涨的潮水的浸润下摇曳生姿,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产卵需要耗费生物大量的能量,也关系着种族的未来,绝对不能含糊。从求偶过程、交配形式到产房选址、产卵方式和护卵行为,不同生物有各自的繁殖策略,但最终目的都是提升幼体的孵化率和存活率,保障后代的生存品质。以成员庞大的海蛞蝓家族为例,有些通过柄部或一侧黏附在基质上,防止被海水带走;有些通过弯曲折叠扩大与水体接触的表面积从而获取更多的氧气;有些通过加宽的卵带增强在水流中摆动的频率和幅度,除了获得更多的气体交换机会外,还保持了卵囊群外部的洁净;有些直接将卵囊群产在寄主身上,通过同样的配色让卵囊群完美“隐身”,获得更高的孵化概率,未来孵出来的幼体也可以就近找到寄主;大多数卵囊群都包裹并保护着数量众多的卵,在外形上还呈现不同程度的“聚拢”倾向……各种类型的卵囊群都是长期演化的结果,都有它们存在的意义,这便是海蛞蝓繁殖的智慧。
为了适应复杂的潮间带环境和气候,并非所有的贝类都在春季繁殖,有些可以跨越整个春季和夏季,甚至在秋末还能看到少数种类仍在上演着这亘古不变的繁殖的浪漫。
撰写本书的初衷就是分享潮间带生物的繁殖策略和浪漫故事。最早的定位是一本关于软体动物中头足类和腹足类及其特定时节可见的卵囊群的图鉴,虽然我国已经有一些关于这两大类群的图鉴和科普书籍,但对于它们的卵囊群,没有专门的出版物进行介绍。除了“这种贝类是什么物种?”“能不能吃?”以外,“这坨东西(卵囊群)到底是什么?”也是被读者们经常咨询的问题。后来通过需求调研,本书定位转变为以潮间带生物的繁殖策略为切入点,介绍不同类群的生物和它们的精彩故事,包括行为、习性、繁殖、栖息地、捕食关系和面临的问题等,希望在提升科普认知的同时,引发读者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层面的更多思考。在生物类群选择上,除了原定的头足类和腹足类,还增加了餐桌上常见的双壳类、蟹类、鱼类以及海绵、海参、鲎、文昌鱼等类群,尽可能介绍更多读者关心的和一些不常见的生物类群,还原潮间带生机盎然的场景。
然而,本书定位的更新和篇幅的增加意味着工作量的加大和创作难度的提高,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大量的野外补充调查及室内研究、文献查阅、照片拍摄和行为记录,有些物种的观察和研究甚至需要跨越十几年时间。值得庆幸的是,在本书创作过程中得到了许多老师和朋友的帮助和支持。郭翔、钟丹丹、蒋冰冰、曾阳、高张斌、吴润宏、刘东浩、林大声、郭宝忠、黄宏进、黄云云、江松晟等在野外调查和标本提供上给予了长期支持;张继灵、张旭、张驰、刘勐伶、杨德援、潘昀浩、黄宇、王举昊、关杰耀、吕屹峰等在物种鉴定上给予了大力帮助;郭翔、钟丹丹、黄宇、王举昊、张继灵、万迎朗、洪清漳、潘昀浩、高张斌、吕屹峰、陈洪新、黄宏进、关杰耀、符益健、杜俊义、黄鑫磊、付新华等提供了照片,在此一并致谢!
本书适用于科研单位、管理部门、科普机构及保育组织,同时也是认识潮间带及其生物多样性尤其是潮间带生物繁殖策略的科普窗口。由于作者的水平和经验有限,加之本书覆盖的生物类群很广,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刘毅
202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