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红梅初放

陈衣收了分身,那红孩儿见了这分身,才知自己之前抓的并非是唐僧本体。

只见陈衣左手摊开道:“你不是最喜剥人衣裤,拆人庙门,放火烧山么,今日也让你尝尝这三昧真火的滋味如何?”

红孩儿见陈衣手中有微微火焰跳动,他不屑道:“哼,你这点儿火也敢称三昧真火!”

陈衣道:“你那是真火蒙昧,妄念造出的嗔火,只能焚烧世间之物,却无慈悲,当知慈悲之火可生长万物。”

他将手中真火御风送出,那火飘飘悠悠,轻落在红孩儿披挂上,“呼剌剌”一声,那披挂连着战裙,便燃成灰烬,随风散去,只给这圣婴留了个裤衩。

红孩儿讥笑道:“这点儿技俩也敢与我真火相比。”

陈衣未理会,走到旁边一株一人高的梅树旁,树上梅花含苞待放,如童子眉心朱砂。

他又生出一丝真火来,那火入了梅树,却并未将树烧成灰烬,反而温养了花苞。刹那,朱红的花瓣缓缓展开,朱红点缀山间,成了这山中第一株盛开的红梅。隐隐还飘来一丝清新梅香。

红孩儿有些呆住,心中惊奇,也想要这样的本领,却又不敢露了怯。他吞吐道:“这,这不过雕虫小技而已。”

陈衣叹道:“本不愿以火攻火,因为如此,会比以水克火还要更痛苦些,但你若想试试看是否是雕虫小技,倒是可以演示一番。”

他手中真火挥出,径钻入红孩儿鼻中,游遍四肢经脉,上下丹田,直烧得这魔王哇哇乱叫,倒在地上,不停打滚。

天眼通看去,这红孩儿体内生出的玄红嗔火,与金光真火冲撞,顽抗一瞬,便被真火吞噬。每吞灭一丝嗔火,这红孩儿就少了一份狰狞,同时,也散了一分妖力。

半响,陈衣收了神通,那红孩儿蜷在地上,脸色惨白,大汗淋漓。

陈衣缓步走去,蹲在他面前道:“你体内嗔火,已尽数除去。若想习这真三昧,便从此皈依佛门,受持戒律。若不愿,那就将你交给这山神土地,看看如何了了你与他们之间的因果。”

这魔王哪里敢说不愿二字?这还需要选?分明就是在逼迫他!

红孩儿虚弱道:“我,我自是愿意,愿意皈依佛门。”

还未等陈衣说话,那红孩儿体内嗔火又起,不由得浑身剧痛,惨叫一声。

陈衣道:“你被你父母宠溺,不敬长辈,不尊鬼神,统领这山中小妖,却仗着自己本领大,到处欺负弱小,并无半分德行。这些都是助长你嗔火之缘,若不去除你这嗔习,他日必定为这世间大魔。我在你体内留了那真火,若你起了嗔心,必被反噬。”

红孩儿道:“你,不是圣僧么?怎如此心狠,这不让我生不如死?”

陈衣摇头道:“只是不想你误入歧途而已。只要你不起嗔念,这火伤不了你。”

陈衣将红孩儿扶起,让他就地打坐,尝试入定。

这圣婴果真天赋异禀,竟也马上抛了杂念,专心修习起来。

陈衣引导道:“嗔火由嗔念而来。你且观一观,这个嗔念从何而来?”

这牛圣婴道:“嗔念,自然是因有人辱我、伤我、不服从我而生。”

陈衣道:“既是如此,这个‘我’又是谁?是前一念的‘我’,还是后一念的‘我’,又或是当下这个‘我’?”

圣婴道:“后念未起,当下正观,自然是前念之我。”

陈衣道:“你且再观,这嗔念还在否?”

圣婴奇道:“已是不在,却不知何故而灭。”

陈衣道:“如此,可知了?”

圣婴恍然大悟,体内嗔火灭尽,心中真火燃出,他道:“原来如此,一念之间可观三世因果,那嗔念不过游朋尘劳,客居久矣,竟差点儿蒙昧真心。”

圣婴拜道:“蒙圣僧教诲,今客尘已出,悟了真心法门,从此愿一心归正。”

陈衣解了他身上白骨佛珠串,扶起道:“善哉,善哉。”

此时,空中祥云霭霭,梵音阵阵,观世音菩萨携善财龙女、引路鹦哥现于九天之上。

山间众人皆跪拜菩萨。

陈衣笑道:“菩萨来得及时,也省了悟空使那筋斗云了。”

观世音菩萨慈悲笑道:“唐僧,你这一路辛苦,可有怨言?”

陈衣道:“菩萨说笑了,我这一路做了这许多功绩,哪里有什么怨言。”

菩萨道:“此番魔难重重,要多加小心了。”

陈衣道:“谢菩萨提点。”

菩萨又对红孩儿道:“你佛缘深厚,今已斩了心贼,可愿入我法门中,勤修出离之法?”

红孩儿磕头道:“愿。”

菩萨道:“既如此,我与你摩顶受戒。”

说罢,菩萨从袖中取出一把金剃头刀儿,近前去,把红孩儿分顶剃了几刀,剃作一个泰山压顶,与他留下三个顶搭,挽起三个窝角揪儿。

悟空在旁笑道:“这妖精大晦气!弄得不男不女,不知像个什么东西!”

陈衣道:“悟空,既是修行,何分男女,但问自心,如如不动,不取于相。”

悟空合掌道:“是,师父。”

菩萨又对红孩儿道:“你今既受我戒,我却也不慢你,称你做善财童子,如何?”

红孩儿点头受持,立于菩萨身侧。

陈衣道:“菩萨,今有一事,还望菩萨恩准。”

菩萨道:“何事?”

陈衣道:“这红孩儿真心归正,但他父母却未必乐意,可否让他先行去与父母告别,也好让父母不生心结。”

红孩儿也道:“菩萨,今我自愿出家,父母定然牵挂,若是现身,我母定要想法留我,不若我修书一封回翠云山,说明缘由。”

菩萨颔首,着了白鹦哥将书信送去了翠云山。

菩萨慈悲,见了众山神土地庙宇破败,山间被红孩儿摧残得焦败不堪,便将杨柳枝蘸了一滴甘露出来,洒在山中。甘露落地,这六百里钻头号山的焦土全无,枯木逢春,整个号山青翠一片,散发勃勃生机,鬼神的庙宇也顷刻修复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