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蒙:京剧常识与鉴赏一本通
- 张永和 张婧
- 1468字
- 2024-04-19 18:22:23
序言
永和老师是我非常敬重的戏曲界师辈前辈。他的新著《开蒙:京剧常识与鉴赏一本通》付梓之际,嘱我写篇文字。我是有些犹豫的,深恐难胜其托,但看过目录和部分内容之后,颇为感动。全书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介绍京剧历史和行当、流派、音乐、服装的专题,以及京剧艺术家德艺双馨的小故事;后一部分是专门给孩子们创作的十四出京剧历史故事剧和十出现代小京剧,这是极其少见的开山之举。文字新出、不炒冷饭,字里行间浸透着一名老剧作家、剧评家对戏曲事业的绵绵挚爱、对继学少年的深深期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责任为这本书做推介,希望有更多的青少年朋友阅读这本书,喜欢这本书,从中有更多的收获。
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戏曲艺术,具有艺术欣赏、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重价值,即使在文化样式目不暇接的当今,也有其独一无二的地位与作用。传统艺术绵延到今天,需要我们倍加珍惜、爱护、学习、延续,乃至发展。认识到这些也许不难,但身体力行地推广戏曲艺术并非易事,并不是什么人都愿意去做的,特别是从孩子抓起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与精力,需要对戏曲艺术有更多的虔诚与热爱。我知道,有一批人,常年痴心地做少年儿童京剧和戏曲艺术普及工作,为祖师爷传道,有时甚至还要自掏腰包。他们是国粹艺术最可敬最忠实的追随人、传承人,永和老师就是其中的积极实践者。
永和老师是老北京,进过剧团、当过主编,退休后笔耕不辍。他师承名师、见多识广,学问厚实、成果丰富,肚里宽绰、见解服众,是公认的德高望重的行家里手。他撰写的剧评和戏曲散文,涉猎颇广,令人百读不厌且有权威性;他编创的京剧《风雨同仁堂》、昆曲《贵妃东渡》等名动菊坛,成就了不少名家;特别是他编创的《珍妃泪》《烟壶》《龙须沟》等,在我看来更是直接推动了北京曲剧重焕新颜,居功至伟。这样的大家,能躬身换笔为孩子们创作,令人不仅感动于他作为老一辈戏曲人的执着尽责,更感动于一位耄耋老人勇敢面对挑战,闯进儿童少年文学领域的真性情。众所周知,儿童少年文学迥异于其他文学创作,对动笔人的要求很高。粗读全书,一个个少年形象跃然纸上,不禁为永和老师喝一个肥彩!
据永和老师自述,他自小喜欢看戏,上高中时对京剧已属酷爱,并开始交往戏曲名家。他平生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就是介绍京剧演员的。他曾为名角马长礼创作过个人处女作剧本《圯桥进履》,虽未排演,但此事他一直没有放下。我们欣喜地发现,那个剧本在本书中又“活”了,即为重新加工的《张良捡鞋》,孩子在永和老师心中的分量由此可知。这个小剧的创作时长也许又是一个“之最”,体现了他对儿童少年戏剧创作的价值追求。纵观全书,二十多个历史和现代小戏,都是名人名事,孟母断机、花木兰替父从军、包拯家训、岳侯训子、司马光砸缸和老舍、施今墨、钟南山、张桂梅、梅兰芳等,都是在倡导正能量,思想性与艺术性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很适合儿童和青少年,寓教于乐、通俗易懂。再者,其中的若干小戏是排演过的,是经历过舞台检验的本子。
掩卷而思,永和老师的这本新著,应该引起我们更深的思考:如何在青少年群体和中小学推广戏曲。国粹艺术延续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精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当然要处理好审美与育人、普及与传承、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等关系,但更需要的是实际行动。要让孩子们在感兴趣的基础上,走进戏曲艺术、热爱戏曲艺术。光说不行,得有更多的永和老师们行动起来,哪怕一点一滴。而事情往往就在于一点一滴,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有时就是一瞬间的火花,激发了一个孩子一生的兴趣和追求。无数个瞬间的组合,就是传统的继承、辉煌的再现、未来的曙光。
刘宇辉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
202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