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着佃纳粮

夜黑风高,古寺客堂内烛光闪烁,人影浮动。乌鸦凄鸣,给寂静的古寺增加了一丝凄厉。

丹初目光炯炯,说道:“方今乱世,鞑虏窃据中原,乾坤颠倒,伦常失序,生灵涂炭。先生有不世之才,纷纶五经,融会百家,理应奋袂报国,岂能自废于山野林泉之间?”

经历过许多大起大落,方以智早已看破红尘:京师陷,他曾苦临东华门,被执,加刑见两踝骨。弘光朝,马士英排斥东林,兴起大狱,逮方以智入诏狱,天下大哗。永历朝,权阉王坤倾陷方以智……

既已看破红尘,也就失去斗志,方以智轻易不会出山,更不会轻易追随一个十八岁的少年。他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点嘲讽,说道:

“明祚已衰,如今帝非帝,臣非臣,将非将,大祸恐将不远。奋起报国,不过是竹篮打水,除了增加百姓痛苦,难道还能扭转乾坤?”

“先生之言差矣!”丹初加重语气,打断了方以智,说道:

“若论增加百姓痛苦,鞑虏屠我城池,污我妻女,圈占土地,投充百姓为奴,禁我百姓入关,变我衣冠,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江阴八十一日,罪恶累累,擢发难数!

“先生归隐山林,坐看生灵涂炭,置天下苍生于不顾,陷天下百姓于痛苦,岂忍心乎?行医治病可以救人,却不能救国,亦无助于减轻百姓痛苦。恕某直言,先生消极避世,不过是胆怯而已。”

方以智心里一动,暗自佩服丹初善辩。

毕方济则说道:“密之,古人云‘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艰,做则必成’。明虽衰,仍有西南数省。清虽盛,各省义军蜂起。我一介外人,尚不相信清能代明。密之出自缙绅大家,何必自怨自艾呢?”

严炜与方以智一样,都可归为东林党,此刻亦正色道:

“泾阳先生(顾宪成)在无锡东林书院撰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等皆为东林党人,立志匡时救弊,若都像密之这样归隐山林,大好河山拱手让给鞑虏矣。”

方以智默然不语,似有悔悟。

丹初趁热打铁,说道:“圣人云,‘虽千万人,吾往矣’。文文山(文天祥)孤忠岭外,虽功业不能以尺寸,而志节昭灼乎终古。

“当是时,蒙元军强,冠绝天下,势及海外。文文山不为所动,志图补天,虽百死而无悔。元代宋,遂亡国,亡天下,文化湮寂,文明湮没。

“太祖奋起,合天下英杰,驱除鞑虏,恢复中原,开创大明三百年盛世。今日之势,鞑虏人口不如蒙元,军力不如蒙元,而大明英杰遍天下。

“只要天下英杰万众一心,奋太祖之余烈,众志成城,何愁不能中兴大明?”

方以智意有所动,喝了口茶,叹道:“太祖授天智勇,崛起布衣,纬武经文,故能驱除鞑虏。此英武伟烈之主,非寻常帝王可比。

“自古明君,务必揽大权、壹法令、齐赏罚。值此危亡之际,主上庸弱不堪,无威无权无兵无粮,虽是太祖子孙,却非中兴之主。若论中兴大明,何其难也!”

说白了,这就是组织领导的问题。干大事,若无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很难成功的。

经过将近一年的探索,丹初心中已经有了答案,直言不讳地说道:

“今上黯弱,无中兴之志,有苟且之心。朝廷文臣党争,武将跋扈,地方自行其是。大明已经积重难返,病入膏肓,唯有下一剂猛药,方有起死回生的可能。”

“何为猛药?”方以智来了兴趣,追问道。

丹初胸有成竹,说道:“另起炉灶,着佃纳粮。”

绕过朝廷另起炉灶,免受掣肘,确有必要。方以智明白这个道理,问道:“何为着佃纳粮?”

丹初停顿一下,喝了口茶,说道:

“华夏收取赋税,自古以来皆为输租纳粮。佃农租种田主的土地,向田主输送田租,田主再以田租向官府纳税。朝廷财政不继,只得向天下各地加派赋税。

“王朝每至后期,土地兼并加剧,朝廷可收取的赋税已经大为减少。朝廷加一分税,官府加两分税,田主加三分租。层层加码,加到佃农身上,已经苦不堪言,甚至走投无路,只能铤而走险。

“华夏历朝历代,很难超过三百年,根源便在于此。大明的衰亡,不是因为满清的崛起,而是土地兼并问题日益严重,已经威胁国本。

“何为着佃纳粮?便是官府不再向田主收税,而是绕过田主,直接向佃农收税。譬如说,规定田地收成五五分成,佃户得五成,官府得五成。

“官府从五成收成中,分出一部分给田主,譬如一成或两成。此中的妙处,在于承认田主对田地的产权,却剥夺了田主对田地的收益,提高了佃农的生产积极性。

“天下人口,大部分都是佃农。只要我们能得到他们的拥护,何事不可济?”

经过大半年来的观察和思索,丹初已经确定,以当今的国情来看,均田免赋并不可行。

原因大致有三个:一、华夏几千年来的田地关系,是不可能轻易摧毁的。二、没有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缺少一支足够强大的部队。三、地方豪强势力盘根错节,若要直接没收他们的田地,他们绝对要拼命。

相反,着佃纳粮却是一个相当可行的政策,既能维护现有的田地关系,不至于遭到田主的激烈反抗,又能减少田主、官吏的盘剥,使官府尽可能地收获赋税。

这在历史上也有明证。

就在南明时,孙可望在云南、贵州、川西等地实行营田制,实际上就是着佃纳粮,取得了显著成功。全国各省耕地和粮产量都不同程度地下降,唯独在孙可望治下的云贵,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幅度提高,耕地和粮产量大幅度提高。云贵向来贫瘠,在孙可望的治理下,却养活了数十万大西军。

太平天国也曾在占领区内实行着佃纳粮政策。只不过,太平军向佃户收粮后,并不向田主转移租赋,断绝了田主的生路,因而激起田主的激烈反抗。

方以智绝顶聪明,一点就通,对着佃纳粮政策非常神往。

出家为僧后,方以智也多了些悲天悯人的情怀。老百姓的主体还是佃农,生活悲惨,衣食不继,令人悲痛。放眼天下,南北各地佃变四起,着佃纳粮政策若能执行下去,百姓的生活将改善许多。

他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说道:“镇台打算何时何地推行着佃纳粮?贫僧倒是想去见识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