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植物篇(上)

很小的时候,家里的院子每到了万物生长的季节,都是蓊蓊郁郁的,每种蔬菜各成一萁,有香葱、豆角、韭菜……油菜花是最先盛放的,金黄金黄的,吸引了许多蜜蜂和蝴蝶,最喜欢找到开得最灿烂的一朵,摘下来,别在窗边,看它随风招展;春回大地,乍暖还寒,刚种上的豆角、小葱都要盖膜保温,才更好发芽,再过上几天,一棵棵幼苗就迫不及待地想要顶破这最后一层障碍,真正感受日月精华。砖缝里总会钻出蒲公英和一些不知名的野菜,蹲下身就会发现,蒲公英花上总会有一些小蚂蚁在爬上爬下,大概这就是它们童年的安乐窝吧。

春风总是带着泥土和阳光的味道,有时候是微风,有时候虽声势浩大,吹在脸上却很舒服,“像是一双大手在温柔抚摸着你的脸。”记忆里,我的童年和小学课文总是脱不了关系,它就像是除夕的烟花,不经意间总能让人柔肠百结。

院子里有一颗很大的香椿树,比我的年纪还大,每次抬头仰望,心中总带着几分敬畏。每到了夏季,家里人就会搭梯上房,用带钩子的竹竿把香椿最嫩的地方掐下来,生吃或者香椿炒鸡蛋,若是太多了,就洗好了冻冰箱里留着以后吃。唯一遗憾的是,我天生不喜香椿的味道,觉得吃起来怪怪的,体会不到大人们的快乐,不过,我最喜欢的是站在树底下,看到哪一枝的香椿被打掉了,抢着去拾起来。俯仰之间,不觉中,我已经拾了满满一篮子了,欣喜若狂地向祖父炫耀成果,“拾这么多,一会儿给你炒鸡蛋吃!”“不要!”丢下篮子,我就又冲出门玩去了。

后来,这棵香椿树越长越高,越来越粗,每到了夏季就遮天蔽日,屋子里都少了许多光亮,而且到了秋天,落叶总能铺满了大半个院子。不知哪一年,香椿树最终是被砍掉了。看到比脸盆还大的树墩,我抚摸了很久,数着精细的年轮,知道以后再也看不到祖父坐在树荫下,摇着蒲扇闭目养神的场景了。

葡萄架是在很小的时候种下的,它依偎在银杏树底下,好像受不住什么风雨。我总是问祖父,葡萄架为什么不能像香椿树一样长那么高,祖父说,因为它生来就是依附旁人而生的藤蔓,没有经历过风雨的洗礼,自然只能生活在别人的庇护下。我尝试拉开它的藤蔓,发现缠得很牢固,再一用力,就会断了,即使抽出来一根,也立即蔫头耷脑地垂落。就连春天来了,它也是最晚睡醒的那个。到了成熟的季节,葡萄总是容易从枝头脱落,掉了一地,不过还是很甜。小时候觉得葡萄的惊人之处在于一年能吃两次,即分为一茬二茬,一般二茬不如头一茬好吃,就像跑步一样,力气大都分给了前半部分,后面的力气就不够了。后来因为它结果越来越少,有人提议应该铲除所有的藤蔓,让它重新长出来,才会长得好,结果事与愿违,它好像懒得动了一般,再也没有长出茂盛的枝桠,最终和所有往事一样,随着时光埋葬。

院子里还有一棵不起眼的石榴树,常年里只是一岁一枯荣,不爱开花不爱结果,总是枝干茂盛,还爱分叉,看起来很不美观,祖父常常给它修剪,用铁丝把不听话的枝干绑在一起,无数次风吹雨打,倒是没受过什么影响。因为结果太少,所以每到了四五月份,大家看到石榴树开花都会觉得稀罕,期待这一年能吃到酸甜的石榴。可是哪有那么容易,除了开花,还要授粉,保证期间风吹不掉雨打不掉,等结了果,还不能让虫蛀、让鸟啄,最后顶着炎炎烈日,直到和烤山药一样,表面变得通红,最后和课文里写得一样“笑得裂开了嘴,露出晶莹剔透的牙齿”,才算修成正果。另外,吃的时候还要格外小心,很多小虫子是最知道哪个石榴最甜的。

其实院子里最多的是银杏树和柿子树,因为常见,反而更容易让人忽略了。先说说银杏树吧,因为小学的一篇课文《活化石》让我觉得它充满了神秘色彩:“银杏树,又叫白果树,它是几亿年前的树种,十分珍贵。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扇子。银杏树长的慢极了,如果你小时候种下一棵银杏树,一直要等你当上爷爷,才能吃到它的果子。所以,银杏树又叫公孙树。”它的叶子确实很漂亮,不管是形状还是颜色,总有它自己独特的美。当第一场春雨来临时,一些比小孩子的手掌还小的银杏叶不安分地从树干表面钻了出来。因为够不到高处的叶子,树干横出的银杏叶常常被我拔光,用来喂我亲爱的小白兔,看到它很爱吃,我就更加不知餍足地拔光所有能够到的银杏叶。后来才知道,兔子是不能吃沾有露水的叶子的,容易腹泻。等到了夏天,银杏树葱葱郁郁,叶子从嫩绿变成了成熟的深绿色,扇子的形状更加形象了。入了秋,秋风就会给银杏叶镶上一层金边,青黄交接,别有一番韵味;等再下几场秋雨,银杏叶就会褪下所有的青涩,换上最浪漫的金黄色皮肤,这时候最适合作书签了。

不知到了哪一年,银杏树突然结果了,这让我很惊讶,毕竟我还没有当上奶奶啊,后来祖父告诉我,有一种技术叫做嫁接,可以让银杏树快速长出果实。当我把银杏果从地上捡起来,跑去问祖父为什么不卖了呢?这么珍贵的活化石的果实一定能卖个好价钱。“谁稀罕呢?若是晒干了泡水喝可能不错。”后来,我发现院子里到处都是银杏果了,不管是哪个角落,都会有它的踪迹,最让我难以忍受的是,银杏果落地之后会腐烂,散发出很臭很臭的味道,整个院子的空气都不清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