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序 忠义篇

何谓“忠”?《说文解字》说:“忠,敬也,尽心曰忠。”

《忠经·天地神明章第一》:“忠也者,一其心之谓也。”而《左传·桓公六年》则谓:“上思利民,忠也。”《左传·昭公元年》:“临患不忘国,忠也。”在孟子那里,“忠”隶属于“仁”,忠是诚实的表现。到了汉代,忠作为众德之一,更由原来的儒家伦理范畴而一跃成为重要的政治道德范畴。

《忠经》谓:“忠能固君臣、安社稷、感天地、动神明,而况人乎?忠兴于身,著于家,成于国,其行一也。”由此可见,“忠”的作用之宏巨。在此之后,“忠”更成了传统社会的最高道德。

而“义”呢,《中庸》说:“义者,宜也。”也就是韩愈《原道》所说的:“行而宜之之谓义。”它指的是人的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所以,《孟子·告子上》便提出了“舍身而取义”的主张。在人情味很浓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普通老百姓的理解就更为简单,那就是在别人有难需要帮助时能奋不顾身地出头出手,救人于险境,脱人于苦海,即为义。所以,“义”也是人的一种行为准则,一种道德规范。它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节操,更体现着一个人的无私无畏精神。

而“忠义”一词则出现较晚,其基本的意义就是忠贞节烈,而其承载者则是忠臣义士。由“忠”与“义”又衍生出许多相关的外延或表现形式,如忠诚、忠勇、忠贞、忠孝、忠厚、尽忠、效忠,义气、义举、义勇、义务、道义、仁义、侠义、信义、正义,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它们大都属于道德的范畴。

道德能使人们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社会人心起着调节、认识、教育、导向等功能。打个不一定恰当的比方,人性好比河流,道德就是堤岸。没有堤岸的约束,河水就可能泛滥成灾,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度里。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向来非常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

《忠义西充》作为一本以弘扬本土忠义文化为主旨的小册子,在西充这片土地上,大凡古今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高尚事业、忠于职守、忠于友谊、竭忠尽孝、行善疏财、助人为乐、行侠仗义、除暴安良、保家卫国、效命疆场等等忠臣义士,忠孝节烈的忠行善举,忠言谠论,贞操节义,都在我们本书的观照之中。

其实,远在秦末汉初,纪信将军就以其感天动地的忠勇行为,为我们西充这块热土赢得了“忠义之邦”的美名。忠义精神早已融入我们的血液之中,成为我们安身立命、为人行事的基本准则。

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让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忠义”传统文化的精华的认识和吸收、发扬光大、掊妄扶正、化民成俗,营造一种普遍的社会风气;让精神文明的发展与物质文明的进步和谐同步;让中华文化和谐而平和地融入世界先进文明的大潮之中,发挥其普世的价值。为达此目的,我们愿尽绵薄之力,乐而为之。

吉怀康

2017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