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玉龙求救,猴子低头
- 让你写现实,你写暗黑西游?
- 你叫我毛毛虫
- 2058字
- 2024-03-01 21:21:25
“这是我能看的西游?我以前看的就是这样的西游吗?”
“二师兄一个妖怪吃五谷?这真的就是五谷,莫不是饭碗?”
“果然,宇宙的尽头是入编,神仙也不例外。”
“楼上的,莫乱说,主播可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别给整没了。”
“不是,我搜的都是一些学习资料啊,怎么变成西游解读了?”
“以前我还觉得菩萨好,是一个救苦救难扫三灾救八难的好神仙。”
“没想到,他对沙僧吃人是一句不提,对二师兄吃人是上纲上线,双标拉满了。”
陈何解读出的菩萨面对不同妖怪具有灵活的吃人底线,展现出不同的标准。
对于观看解读不信仙神的网友来说,这个想法他们是感兴趣的,像是发现新大陆一样。
神、仙?就一定得高高在上,受人尊敬?
当然,这毕竟只是一种观点,不同的的人对这样认知有着不同的看法。
“这解读的是什么东西啊?跟没看过原著一样。”
“求求你去看看原主再来吧。”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道理是一点都不知道是吧。”
“世界那么大,没见过就说没有,这是一点也不尊重仙神。”
“奢华取众,一派胡言!”
对于直播间的情况,站在台上的陈何是一概不知。
既然这一次解读大赛的评委方没有说什么,他也就没有停顿,继续下去。
“收下猪妖之后,我们都知道这是八戒师兄。”
“话说菩萨同木吒驾云腾雾,继续东行。”
“这一次正走到一半,突然在半空之中看见一条玉龙在叫唤。”
“玉龙直奔主题,开始诉苦。”
“说他是东海龙王敖润的儿子,因为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被龙王告他忤逆。”
“玉帝把他吊在空中,打了好几百下,过几天就要被诛杀了。”
“祈求菩萨搭救。”
“菩萨觉得此龙或许有些作用,把它收下也可刚好给取经人当坐骑。”
“或许还能有其他作用。”
“转瞬之间,菩萨直上南天门,要求直面天庭最高领导人玉帝。”
“玉帝听说是菩萨的到来,慌忙下殿迎接。”
“菩萨对玉帝诉说了释放玉龙的述求,要求征用玉龙。”
“对此,玉帝也不辩解,也没谈判,直接命人放了玉龙。”
“玉龙潜伏在深涧之中,等候取经人的到来,到时候再来找机会趁机加入取经西行项目组。”
“玉龙被菩萨救了性命,自然是千恩万谢。”
“表示一切听从菩萨吩咐,愿听调遣,甘愿鞍前马后,至死方休。”
“毕竟能让玉帝撤销旨意的大慈大悲观世音,这背后所代表的能量已经远超所有人的想象。”
“玉龙能够臣服这样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他的荣幸。”
“观音收了玉龙之后,再次踏上征途,往东前行,寻找取经人。”
“这次行过不久,忽见金光万道,蕊气千条。”
“还是木吒机灵,忙着就向菩萨介绍道:【师傅,那放光之处乃是五行山了,如来的压贴还在那里呢。】”
“菩萨对悟空倒是非常尊敬,询问:【这是否是那只搅乱蟠桃会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今乃压在此也?】”
“木吒回:【正是,正是。】”
“五百年过去,菩萨仍旧没有忘记悟空封号是齐天大圣,即使没有当着悟空的面,却依旧称其尊号。”
“这其中很难不说是菩萨对悟空有着发自内心的尊重。”
“为什么菩萨会对悟空如此尊敬呢?”
“观音和木吒二人上山观看如来的帖子,乃是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
“菩萨看见悟空如今的模样,已不复当年时光,顿时感慨。”
“十万军中无敌手,九重天上有威风。”
“自遭我佛如来困,何日舒伸再显功!”
“这是菩萨作的是诗,十万军中无敌手,他对悟空当年的行为显然做出了极高的评价。”
“但在最后一句何日再显功,透露出深深的无力和遗憾。”
“令人惊奇的是,菩萨作为佛祖得力的下属之一,对如来恭敬如命,不敢违抗。”
“但是对悟空五百年前的抗争敬佩不已,对悟空遭到的际遇,久久叹息。”
“有没有可能这是看见悟空回想到以往的峥嵘少年时光,就像是看见曾经自己的影子,而这叹息则是跨越千万年的惺惺相惜。”
“菩萨念诗之间,被山下的悟空听到了。”
“悟空直接冲着上面喊道,是哪个在山上吟诗揭我的短?”
“菩萨在土地山神的引路之下,找到悟空在看压的位置,收起叹息的神情,变而威严的说道:【姓孙的,你认得我么?】”
“悟空的嘴像是抹了蜜一样,点头高叫:【我怎么不认得你?你好的,是那南海普陀珞珈山救苦救难,大慈大悲南无观世音菩萨。】”
“悟空赶紧询问观音为何会来看他。”
“这五百年间,猴子在此是度日如年,也不曾有一个人前来看望他。”
“怎么会突然有一个仙神来看望他?”
“菩萨也不隐瞒,说的是:【奉佛旨上东土寻取经人去,从这里经过,特地来看望你。】”
“【如来哄了我,把我押在此山五百余年,不能展挣,万万菩萨方便一二,救我老孙一救!】”
“菩萨没有急着答应悟空的话:【你这个厮罪业弥深,救你出来,救你出来怕你再生事端,这不是一件好事。】”
“悟空毕竟关押了五百年,岁月可以教会人很多东西,他知道该低下头了。”
“我知悔了,但愿大慈悲,指条门路,请愿修行。”
“这是观世音寻找取经人的一小步,没想到却是孙悟空成佛路上的一大步。”
“那个惺惺相惜的那个五百年前的敌人却已一去不复返,再难有今朝。”
“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之。”
“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人心生一念,天地又为什么不知道呢?”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在西游里面都是由神佛们定义的。”
“就如同佛祖认为妖魔遍地,杀人如麻的西牛贺州是不贪不杀一样。”
“乾坤真的终有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