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年来,国际形势持续深刻复杂变化,逆全球化思潮、保护主义不断加剧,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加速重构,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产业链风险视为重大系统性风险,并将先进制造业全产业链布局提升到国家安全战略层面,部分国家甚至重新界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家安全”范围。基于成本-效益、资源配置效率等传统产业链构建原则仍将发挥基础性作用,但保障本国关键产业链、重要原材料、核心零部件等的安全成为新的重要驱动力,全球产业链分工和布局由效率主导向更加注重安全转变。一是由外部高度依存向自主重建产业链供应链转变。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以垂直分工、链条分割为特征的全球分工格局面临深度调整,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大力推行“再工业化”战略,纷纷制定计划推动制造业投资和生产回迁本国。另一方面,受中美贸易争端和新冠疫情影响,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的风险点和脆弱性进一步暴露,美日欧等国家出于供应链安全可控的考虑,加快推动自主重建产业链供应链,以降低对外依赖和产品进口风险。如,美国总统拜登在2021年2月24日发布的行政命令阐明,“多样化和安全的供应链”是经济繁荣的基础,必须依靠重建国内制造能力建设“具有弹性的供应链”。二是由区域化集中布局向多元弹性布局转变。在全球产业链集中布局、供应链集中采购风险加大的情况下,多元弹性布局正在成为规避断链风险、降低不确定性的重要选择。根据日本东京商工研究机构的调查,在业务受新冠疫情影响的日本企业中,有近30%的企业计划拓展海外采购渠道,从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企业采购产品。日本企业长期推行的“中国+1”投资战略将被更多跨国企业采纳,其中,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生产成本较低、具有出口政策便利,虽然东南亚及南亚国家的产业配套能力仍然较低,但其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上对我国的替代进程正在不断加深,可能成为国际产业链布局新的选择。三是由产品内深度分工向链条扁平发展转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兴起给全球产业发展模式带来深刻变革,产品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的链条流程正在重构,研发与制造、生产与消费、前端与终端的兼容性大幅提升。一方面,自动化智能化成为生产效率提升的新支撑,极大缓解了劳动力高成本和技能人才短缺对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的硬约束。另一方面,电子商务、“新零售”等新型消费模式兴起,极大地改变了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构成,生产制造与市场需求的动态匹配程度大幅提高,快速响应与敏捷供给正在成为新的发展要求。此外,随着3D打印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以“短链”为特征的制造新模式逐渐形成,产业的柔性化、网络化和个性化水平不断提高。四是由获取低要素成本向寻求产业生态转变。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兴起和各国重视自主发展的情况下,一国产业发展不仅取决于生产制造或研发创新单个环节的优势,更取决于是否拥有良好的、完整的产业发展生态,单纯的低成本要素已经难以支撑产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一些发达国家在考虑成本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创新、产业、市场、政策等各个环节构成的适合和支撑产业发展的生态体系。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全面参与国际分工并融入全球产业链,但价值地位相对弱势,总体位于全球价值链“微笑曲线”的中间位置,高端制造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冲突、中美贸易摩擦等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和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发展进行围追堵截,采取包括限制供应、技术脱钩、打压企业等一系列手段,严重破坏了全球产业链发展格局,我国部分产业链、供应链、技术链面临断供风险,产业链安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国内国际形势发生的复杂变化,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把统筹发展和安全纳入“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并在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安全发展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出要充分认识到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准确把握形势,精准施策、系统发力,多措并举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2022年9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明确提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坚定维护国家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总体来看,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安全发展的内涵特征、重点领域方向、实现途径等都呈现出新的变化,强化科技创新自主可控、优化产业链布局、维护供应链安全稳定,已经成为我国实现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逻辑。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国家南向西向的开放门户、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以及“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动协同发展的战略支撑点,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承担重大使命、面临重大机遇、肩负重大责任。准确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链重塑趋势,将成渝地区置身于百年变局中、新时代背景下,必须坚持“从全局谋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加快构建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更大范围、更深层次融入国内大循环;必须加快内陆开放高地建设,进一步融入全球价值链、产业链和供应链,努力在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中提升资源配置能力和整体经济效率,推动形成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发挥战略大后方作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将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构建富有弹性、多样化和安全的产业链供应链,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形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维护产业链安全稳定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但目前还缺乏系统而全面的基于安全视角的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研究。本课题以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关联理论为基础,基于产业链安全视角明确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明确产业链的协调、高效、安全发展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构建产业链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我国产业链安全的风险识别机制,探寻效率与安全的平衡路径,对我国实现产业链安全稳定高效发展具有一般性的理论指导意义。同时,对理论分析部分进行典型性案例实证分析,进一步丰富基于安全视角的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和分析工具。从现实的角度看,通过对我国产业链安全风险、效率与安全的关系分析,提出我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任务,为我国构建安全稳定高效的产业链提供战略方向。同时,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有的要素条件和产业基础对潜在的产业链安全风险点进行评估,揭示成渝地区在产业链安全发展方面面临的风险。进一步选取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业支柱性产业链进行案例分析,更加深入细致地展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效率和安全兼顾的产业链发展路径选择。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丰富和完善产业链安全和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相关的研究实践,并提出相应的产业政策和开放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可为其他区域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分析和政策设计提供参考、示范和借鉴。

王春宇

202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