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化贸易文献评述

第一节 国内外文化贸易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文化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化产品贸易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和贸易竞争力三个方面,其中关于文化产品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是最为重要的核心领域,因为相对于传统货物贸易商品,文化产品贸易呈现出更多的易受其他因素影响的特征。识别各类因素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方向,是一个国家有效开展文化产品贸易的重要前提。

一、关于文化贸易发展现状的研究

Florida和Richard(2002)、Jones和Peteretal(2004)、Markusen(2006)、厉无畏(2006)、刘晓惠(2007)以及张京成(2007)等人对文化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和发达国家促进文化产品贸易的发展经验进行了分析和介绍;白远和陶英桥(2009)、何伟和常深(2009)、曲如晓和董程(2012)等人针对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中国文化产品对外贸易发展较快,竞争力提升迅速,并在世界文化产品贸易中占据重要位置,但存在商品结构单一、文化服务贸易逆差等问题;李嘉珊(2007)对中国与英国文化产业发展及对外贸易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文化产业已经初步形成规模,但文化贸易的逆差现象在短时期内不能克服;聂聆和薛元(2012)对中国与东盟文化商品贸易的比较优势与分工模式进行了研究。

二、关于文化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

Marvasti(1994,2005)、Schulze(1999)、Hanson和Xiang(2008)、Gabriel和Farid(2009)、Disdier(2010)等人分析了诸如共同语言、殖民关系、国界毗邻、宗教信仰、和平年代、文化相似性等变量对文化贸易的影响;Head(1998)、Kogut和Singh(1988)、Hofstede(2001)、Linders等(2005)、White和Tadesse(2008)、Nicola(2009)等人从“文化距离”的角度研究了文化差异对文化贸易的影响效应;赵有广(2007)、周锦和顾江(2009)、曲如晓和韩丽丽(2010)、张宏伟(2011)、方惠(2012)等人针对中国文化贸易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对象国的经济水平、产业规模、市场发育度、国土面积、共同的语言和与中国的文化距离对中国文化产品贸易有正向影响,而地理距离、贸易条件对中国文化产品贸易有反向影响;戴翔(2010)对创意产品贸易决定因素以及其对双边总贸易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性研究,认为世界文化产品贸易具有的消费偏好的传递性,对后期的文化产品贸易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三、关于文化贸易竞争力的研究

胡飞和葛秋颖(2009)运用一系列贸易指数将中国与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文化产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对比;尚涛(2010)对1996—2006年的中国文化商品贸易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文化商品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较强,并且有进一步增强的趋势,但文化服务整体则处于比较劣势,国际竞争力较弱,且劣势在进一步增加;周经(2011)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发现,发达国家在文化产品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发展中国家的潜力巨大;尚涛(2011)通过对1996—2006年的数据分析认为,中国的文化产品在高文化附加、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部门的国际竞争力低下,具有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典型特征;曲国明(2012)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贸易竞争力指数(TC)并根据“钻石”模型剖析了中美两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认为中国文化产品依靠低成本优势提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但目前仍处于初级形态,文化服务竞争力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相关的资源优势还没有被充分利用,依然停留在较低水平;周升起和兰珍先(2012)针对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服务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认为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服务的国际竞争力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但近年来上升趋势明显;李红和章超斌(2012)针对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竞争力的研究表明,中国在工艺品、设计、音乐和新媒体等文化产品的贸易有显著的国际比较优势,但在文化服务及一些包含大量文化元素在内的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仍然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