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浅谈荡德

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札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人世间》

德之所荡:德,道德。以道修身,固执不二是谓有德,得道也;荡者,荡漾也。如同水波,起伏不定。

何谓荡德?

满瓶水不动,半瓶子乱晃。逢人便说我有德啊,想当年我多么高尚,做了多少善事。四处宣传,恐有不知者。

这样的人有德么?没有,不仅没有,反而缺德。

一个人越是炫耀什么,越是缺什么。因为他怕,怕别人不知道他有这个。

有人炫耀自己的财富:大金链子小手表,名牌包包满街跑,他们有钱么?没有,不仅没钱,还很缺钱。他们要靠这些包装自己,使自己看上去很有钱,从而吸引众人目光。目的是为了赚取更多的钱,用以满足自己那无止尽的欲望。

有人炫耀自己的勇武:袒胸露背秀肌肉,张口便是南山打死虎,追人十条街。他们勇武么?不勇武,不仅不勇武,反而很怯懦。他们要靠这些包装自己,使自己看上去很勇武,让人一见便怕,从而不敢招惹自己。碰上更强的存在,或者被人把刀架在脖子上,你看他跪不跪。

有人炫耀自己的道德:五岁捡钱交警察,十岁扶老奶奶过马路,二十五岁赚得人生第一桶金,便给父母买新衣,年过四十事业有成,斥巨资为村民修路搭桥,听闻一方有难便火速支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样的人谁见了都得竖个大拇指,赞一句好人呐,活菩萨。

但如果自己逢人便说这些事迹,恨不得弄个专访,让全世界人们都知道。那就是无德,不仅没有德,反而缺德。他的所做所为都是在图德,为的便是德高望重,名利双收。这就是荡德,德之贼也。

就拿捐款来说:有些人默默捐款,常人无从可知;有些人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捐;有些人高调捐款,人尽皆知;有些人捐款后自己不说,请人宣传;

哪个有德,哪个缺德?静下心来,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杆称。

道义放两旁,利字摆心间。

人间见百态,群魔拜黄泉。

为什么现在好多被碰瓷的:老人倒地了,帮忙扶起来反被讹诈;捡到钱包交还失主,反被讹诈;好心劝架,结果吵架的人好了,劝架的变的里外不是人。

种种事例,其根源皆因荡德。有心办好事,却没有那个脑子,行事方法不对,就会被人钻空子。

先存诸己后存诸人,先保护好自己,再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助人之事。

出来混,身份是自己给的。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强行去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就要做好反噬己身的准备。

德荡者,终会为德所伤。

知所为出:知,智慧,有学问;出,过也。过犹不及,聪明过头就是笨。

自以为知道的很多,在某一道路上的见识超出常人,便去指点江山,非古驳今。凡是与自己的知见相左的言论,便都是错的,非要“好心”点拨别人一下,这就是笨蛋所为。

现在那些所谓的专家,坑了多少人。什么是专?小而专,范围大一点,人就麻了。偏偏好多所谓的专家,为了利益什么都敢说。管他在不在自己专精的范围之内,管他有没有保证,我只管拿钱高声吆喝,真出了事去找产品商,总会有人出来背锅的,我也是“受害者”啊。

一个人知道的越多,越知道自己有太多的不知道。

所以苏格拉底说:我知道,我不知道;

德荡乎名:德受名所累,求名逐利,所以荡德。

个人的道德修养,为什么不能坚守自己的本分,反而超过了应有的标准呢?

因为受心理的影响。什么心理呢?虚荣心!

为了获得更高的名望,毫无下限,什么都能做。待人行事超过了应有的道德标准,这就是“德荡乎名”。

知出乎争:知受争所累,是己非人,所以出知。知道的越多,意气之争越大,真正的学问也就没有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受心理的影响。什么心理呢?好胜心!

固执的认为自己的知见就是对的,不符合我的观点的,都是错的。好胜心一起,便非要辩出个朗朗乾坤不可。争强好胜,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

真有学问的人,读书不是为了人前显贵,更不是为了功成名就,飞黄腾达。他们是为了自己而读书,为了自己求知,所以他们能死而无憾。

孔子说:

你知不知道,讲道德是没错的,但不要超过了应有的标准;

你自认为自己很聪明,有智慧、有学问。但知识、学问,超过了应有的标准,就是愚笨的行为啊;

因为有名利心作祟,为了求名逐利,行事作为超越应有的标准,乃至毫无底线。谓之德荡也;

因为有好胜心作祟,为了争强好胜,行事作为超出应有的标准,乃至是非不辨,谓之知出也;

那些为了逐利而求名的人,相互倾轧,不择手段,恨不得对手都死掉才好;

那些为了好胜而求知的人,相互贬斥,努力求学,只为辩的对方江郎才尽;

名利心和争胜心,此两者皆为凶器。对外杀人不见血,对内伤己损道心。

真正有德、有知之人,是不会这样去做的。

历史上有很多官场失意的人,几遭贬谪。下放之后便寄情山水,流连于田园小筑。后人评价他们是不得志,怀才不遇。

我则认为他们是得己之人,得己之人当然是得志的人。

他们不是怀才不遇,以他们的才情,就算换个皇帝,也照样会被贬谪。不是他们不遇圣主,而是志不在于为官之道。

若读书只为吃一辈子官家饭,做大官光耀门楣。那一肚子圣贤书,读与何人说?

他们只想做个“达则兼济天下”的父母官,奈何官场上的蝇营狗苟,是他们所无法接受的龌龊。所以只能做个“穷则独善其身”的行道人。

书生意气,就是这么清澈。你要用我就用,用不了我就走。想让我跪着求你用?对不起,办不到!

若官场失意便是不得志,那求仁得仁又算什么?

以上皆我之见,亦非我之见;

——末法时代后生文柒参上

——时甲辰年辛未月乙亥日

2024.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