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圣人明阴阳变化而设卦,先天八卦与后天六十四卦,皆是圣人洞幽阴阳爻变所设;
有诸卦,而观象入卦命名;又作卦辞与爻辞来解释诸卦,凡大象小象各不相同,时也,位也;
之所以能明吉凶,阴阳爻变,刚柔相推,而生诸般变化;
是故吉凶者,得失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
吉凶,具现在人事上,便有得失之象;悔吝,具现在人事上,便有忧虞之象;
吉、凶、悔、吝,人事上逃不过这四种状态;有得便吉,有失便凶,有忧便悔,有虞便吝;
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卦有六爻,六爻之进退变化成象也。
其初难知,其上易知。初辞拟之,卒成终之。
二与四同功而异位,二多益,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
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耶。
刚柔者,昼夜之象也,阴阳之变也;
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三极天、地、人,也;初、二两爻,地极之道;三、四两爻,人极之道;五、上两爻,天极之道。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易之序,就是周之道,六十四卦之大象也;君子居而安者,随道而行,即孔子随心所欲,不逾矩也;
爻之辞,易之小象,小序之时也、位也;君子乐而玩者,得失无所着也;
中国自古有句老话: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依;
又有言: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得失、吉凶,本为一体,吉凶可相互转化,得失自然也可相互转化;
所谓知进退,明得失矣。
君子静则随心,动则顺天,自有天佑,无不利;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也。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卦辞,依卦作解;象辞,依卦取象,以象得辞;彖辞,断语,依象作解;爻辞,依爻释象之辞;
彖辞,便是依象作断言之语;爻辞,便是依爻之刚、柔、时、位之变动,解释卦象;
爻之变动,就有吉、凶、悔、吝生乎其中;言小疵者,悔吝忧虞也;言无咎者,善补过也;
凡六十四卦卦名有好有坏,诸爻亦有好有坏;
《易经》不是教人向命运低头的学问:
卦名好的,爻辞一般都不咋好,居安思危,方有安之所以安。居安纵欲,骄奢淫逸,好的也会转变为坏的;
卦名不好的,爻辞大都还不错,居危有恐,求变则安也,坏的可以转变为好的。居危不思变,一意孤行则凶生其间。
所以孔子言: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所以乾之象辞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贵贱者,位也;得其位则贵,非其位则贱;与事物本身,关系不大;站在风口上,猪也能上树;
小大者,卦也,时也;得其时,小卦也可以是大卦;不得其时,大卦也可以是小卦;
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卦辞,象辞,彖辞,爻辞,各有所指;有释大象,有释小象,有释各爻,时也、位也,各不相同。
再往下便是由形而上的《易》,引申为指导人事活动的方式方法;
基于各个领域不同,角度不同,时世不同,所得之解当然不同;
每个人解得的答案也不一样,但其中之道,是相同的;
若不同则寻正见,何为正见?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惶惶然大道哉!
儒学所讲“格物”,以何为格?
以道为格,则致正见之知;
不符于《易》,脱于治世之经,当为邪见,是魔所说。
自此《系辞》先告一段落,再往下也没什么好说的,无非是各人依文讲故事罢了;
故事虽有异,及其为《易》之骨架,一也。
至于明天说哪个?先保密。
(其实我也还没想好。。。)
今时且谈今日雨,哪管明日风何忧?
以上皆我之见,亦非我之见;
——末法时代后生文柒参上
——时甲辰年戊辰月辛丑日
2024.4.7